下篇 專題解說 第四章 武器大觀

1916年9月15日,英國和德國軍隊在索姆河上進行著大規模的戰鬥,雙方都堅守著自己的陣地,誰也沒有突破對方陣地。突然,從英軍陣地上傳來隆隆的巨大響聲,一群鋼鐵碉堡似的怪物,衝出陣地,向德軍陣地壓去。德軍士兵見到這些怪物,拚命朝它射擊,用炮轟擊,可是那怪物刀槍不入,還用機槍大炮發射,一邊還照樣隆隆朝前壓來。這些鋼鐵怪物輕而易舉地進入德國陣地的縱深處,給德軍帶來極大的威脅。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各國都投入了廝殺,武器專家們紛紛在研究如何改進現有武器的性能。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這其中,有一位英軍駐法國司令部的上校也在苦思冥想,畫了一張又一張草圖,一心要設計出一種通過履帶前進,安裝有火炮和機關槍的全新戰車,以便在戰場上徹底打敗德國人。他就是斯溫頓上校。他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斯溫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製了坦克的樣車。

這巨大的活動鋼鐵堡壘,就是英國首次發明並投入戰場的「陸地巡洋艦」——坦克。它有28噸重,乘員8人,在兩側炮塔上共裝有兩門口徑為76毫米的大炮的幾挺機槍,採用過頂的重金屬履帶,剛性懸掛,最大速度為每小時不到7公里,沒有什麼通信設備,帶有幾隻信鴿,必要時就靠信鴿去聯絡。

坦克是一個能活動的裝甲堡壘,它不怕機槍的掃射,並能越塹過溝,衝破敵人障礙,在掩護步兵衝鋒的同時,還能向敵人發射火力,因而人們把這種武器稱為「機槍破壞器」。樣車於1915年9月製成,進行了首次試驗並獲得成功,被稱為「小遊民」。但是,這種武器剛剛問世的時候,並不受權威人士的重視,很多將軍對它的能力和作用估計過低,陸軍大臣乾脆把它叫作「一個美妙的機械化玩具」。斯溫頓把他的設計方案先後送交英國好幾個軍事部門,可惜都被當作不切實際的空想而打入冷宮。有的軍事要員甚至認為這個上校好出風頭,冷嘲熱諷地建議他改行去寫幻想小說。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將他從英吉利海峽對岸調回來,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工作。據報道,斯溫頓的靈感源自一位朋友的來信,在信中,他的這位朋友把美國的「霍特」農用拖拉機描述為「能夠像魔鬼一樣爬行的美國機器」,斯溫頓由此建議製造一種裝有大炮和機槍的重型履帶式拖拉機,他的這一建議於10月20日被提交到英國戰爭辦公室。實際上,斯溫頓當時只是想把現有的機器零部件拼在一起,從而組裝成一輛類似拖拉機的新式裝甲車。

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兩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但因為各種原因只有18輛投入了戰鬥。坦克可以用於摧毀敵人的鐵刺網,控制敵人的火力,能逾越任何普通的路障、溝渠、防護牆或戰壕。每輛履帶車攜帶兩三挺馬克沁式重機槍,並且裝備火焰噴射器。除非被野戰炮迎面擊中,否則它們將勢不可擋。在戰鬥中,由於履帶車十分接近敵人的戰線,所以對方大炮對它們也無能為力。坦克是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堅固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當時主要用於摧毀敵方的野戰工事,殲滅其有生力量。它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從此開闢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

首次參戰用的59輛坦克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運到前線的。有32輛進入戰鬥出發地,其中14輛按時出發,9輛晚了一些時間,有5輛陷入泥潭內難以自拔,只有9輛衝進德軍陣地,向縱深突進13公里。雖然成功率只有15%,可是那壯觀威風的場面給人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使過去攻不動的德軍陣地一片混亂,被英軍輕而易舉地突破了一部分。當時,一輛坦克爬進了一個村莊,面對這龐大的鋼鐵怪物,德軍驚恐不已,紛紛逃離據點,就這樣,一個村莊就被這輛坦克佔領了。還有一輛無意之中闖進一條塹壕,嚇得德軍無處可逃,300多名德軍乖乖地做了俘虜。這次勝利,使那些對坦克不以為然的將軍們大吃一驚,更使英國士兵受到莫大的鼓舞,從此,人們對這種能攻善守的兵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時英國戰車的設計工作在「登陸艦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著,英國人發明的坦克為什麼要稱為「陸地巡洋艦」呢?當時英國在世界稱雄是靠海軍,海軍最漂亮最有威力的是巡洋艦。坦克一問世,就好比威力強大的巡洋艦,因此就叫「陸地巡洋艦」,丘吉爾為了不讓德國人察覺這種新式武器,在將這批坦克運往前線時,所有包裝箱上都寫著「水桶」(tank)的名稱,英文字「桶」音譯成中文就是「坦克」,後來人們都把「陸地巡洋艦」稱為坦克。根據生產年代和技術水平,坦克也被分為三代。從「一戰」出現坦克到「二戰」中期,主流的坦克類型被稱為第一代坦克;「二戰」中期到20世紀60年代的主流坦克,被稱為第二代坦克,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研製的坦克被稱為第三代坦克。

坦克雖然初次參戰就立下戰功,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一是它的越野性能還比較差,遇到稍寬一點的壕溝、彈坑就會掉進去出不來,碰到泥濘地帶更是一籌莫展;二是自身故障太多,不是履帶掉了,就是發動機熄了火,停在戰場上正好成了挨打的靶子;三是防護裝甲還嫌薄弱,有時敵軍的一發炮彈就能叫坦克車裡的乘員全部報銷。「一戰」後期,美國參加了戰爭,美國陸軍急需坦克,他們想要的是具備當時最成功的兩種坦克綜合性能的坦克。他們希望的坦克要儘可能地減少重量,但又不降低坦克的越野性能和翻越壕溝的性能,其結果就是「斯克爾頓」坦克的出現。正當陸軍決定該由誰來負責使用這種他們一直追求的新式武器裝備時,「一戰」停戰協議簽署了,陸軍隨之取消了這個計畫。

康布雷戰役是英軍第一次將坦克大規模用於集群突擊作戰的的戰例,戰役一開始,300多輛坦克同時轟鳴,向敵軍陣地衝去。首先出現在這些坦克前面的,是有刺鐵絲的障礙物,這些坦克毫不遲疑,隆隆地碾了過去。這次大規模的坦克衝擊所取得的效果,是使英軍用很小的代價,奪取了德軍陣地,贏得康布雷戰役的勝利。康布雷戰役之後,坦克確立了自己的名聲,於是,在整個1918年它們成了敵我雙方的法寶,成了英軍、法軍和美軍進攻時的決定性武器與特色。從此,坦克成了歷次常規戰爭的重要進攻武器,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攻堅力量。而隨著坦克的出現,改變了從前的戰爭模式,使大規模的運動戰成為了現實,德國在「二戰」中將坦克這種大規模的集中使用的戰術推到了頂峰,一種面貌全新的戰爭出現了。

馬克沁,全名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是馬克沁機槍的發明者。他出生於美國緬因州,後來移居英國。1901年被維多利亞女王封為爵士。他是一名優秀的武器設計師,他設計發明的馬克沁機槍開創了世界自動武器發展的新紀元。他在無煙火藥的研製中也作出了很大貢獻,這種火藥使他的機槍更能發揮效力。

馬克沁於1840年2月5日生於美國緬因州桑格斯維爾。小時候他家境貧寒,讀不起書,14歲時成為一個馬車製造商的學徒,並研製了許多新的電器。由於受到排擠,馬克沁離開美國到倫敦去開闢新電器市場,並在那裡定居。當時正值歐洲大陸戰火紛飛,敏感的馬克沁很快意識到製造武器是一個極好的賺錢機會,於是他轉變了自己的鑽研方向,投向速射武器領域。馬克沁本人是一個狩獵愛好者,在使用步槍打獵時深為兩個問題苦惱:一是頻繁裝彈的麻煩,二是強大後坐力對肩膀的傷害。這說明槍的後坐具有相當的能量,這種能量來自於槍彈發射時產生的火藥氣體。馬克沁從人們習以為常的後坐現象中,為武器的自動連續射擊找到了理想的動力。在從事自動武器研究的初期,馬克沁設計了多種自動步槍和自動手槍,但都沒有進行過商業性生產,也沒有產生過任何經濟效益。1882年,馬克沁在一支老式的溫切斯特步槍上進行改裝試驗,利用射擊時子彈噴發的火藥氣體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並減輕了槍的後坐力。這次實驗首創性地採用火藥燃氣能量進行自動循環,使武器實現全自動射擊,在步槍使用上取得了成功。

馬克沁在1884年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連續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