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專題解說 第三章 戰爭逸聞

「一戰」爆發前,法國軍隊的進攻學派正在流行之中,在法國的軍界佔有主導地位,像貝當這種與它意見不合的人即便在軍中干到58歲也仍然不過是個等待退休的上校團長。按照這個進攻學派的代表人物——「心腸火熱、才華出眾」的朗格梅松上校——所說:「唯有進攻才與法國將士的氣質相稱,我們決心已定,要一往無前,迎戰敵軍,毫不猶豫。」在「一戰」中大名鼎鼎的聯軍總司令福煦便是這種軍事理論的重要倡導者之一。福煦在當法國軍事學院院長時,不僅為法國培養了整整一代軍官,而且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理論。他的理論的核心是進攻學說——進攻是作戰的最高原則,是獲得勝利的唯一途徑,即使瀕於失敗也不要放棄進攻。這個原則的關鍵是「意志」和「思考」。關於意志,他曾這樣說過:「克敵制勝的意志是勝利的首要條件」,簡言之,「勝利即意志,一場勝仗就是一次決不服輸的戰鬥」。因此福煦認為,只有「拚命的攻擊」才是取得勝利的唯一途徑。

在實際運用中,這就體現在他日後那道蜚聲一時的馬恩河戰役進攻令,而當時的形勢要求則是撤退。當年在他身旁的軍官們都還記得,他一面勃然作色,攘臂奮拳,咆哮如雷地吼叫「進攻!進攻」,一面像通了電似的一會兒東、一會兒西地衝來衝去。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在按照常規說來已吃敗仗的時候還要在馬恩河戰線上向前進攻,他說:「為什麼?我可不清楚。為的是我部下的士兵,為了我有一個意志,再加上——還有一個上帝。」在1913年出台的法軍《野戰條例》中,進攻學派的思想被闡述為:「法國陸軍現已恢複其傳統,自今而後,除進攻外,不知其他律令。」「決戰」,「銳意進攻,毫不猶豫」,「無情追擊,不顧疲勞」,「唯有進攻戰才能達到積極的戰果」,「勝利並不歸於傷亡最小的一方,而是屬於意志最堅強、士氣最旺盛的一方」,這一類精神至上的觀點大放光芒,成為了法國軍事理論的主流學說。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進攻學說這種軍事思想在法國軍事界一直占統治和主導地位,法國總參謀部的大部分軍官都是它的信徒,以作戰處處長朗格梅松上校為典型代表,他在演講時充滿豪氣地說:「胸懷理想、利劍在握是法蘭西的致勝之道,它的精義在於殊死進攻。唯有這樣的攻勢才能成為克勞塞維茨所說的決戰,把決戰進行到底便是戰爭的根本任務,這樣的決戰,一經交火,就不容三心二意,而必須全力以赴,死拼到底,把人的耐力發揮到極限。」甚至總參謀長兼最高軍事委員會副主席霞飛也深受它的影響。總參謀部1913年5月通過的霞飛的「第17號計畫」,10月法國政府頒布的《野戰條例》,都是這種思想的具體體現。

當法國陸軍部長梅西米根據步槍、機槍等輕武器的發展情況,建議改掉法軍1830年以來一直穿戴的醒目的紅軍帽、紅軍褲時,一片氣勢洶洶的抗議浪潮淹沒了他。《巴黎回聲報》說:取消掉「一切鮮明的色彩、一切使士兵儀容生氣勃勃的條件,是違背法國人的愛美觀念和軍隊職能的」。關於進攻戰的理論使後備兵員受到的鄙夷有增無減,這種進攻戰的思想,被認為是只能正規地灌輸給現役部隊,打好以白刃戰為象徵的使敵人無法抵禦的猛烈的短促突擊,基本的素質便是衝動,而這種衝動是不能求之於已經過上老百姓生活而有家室之累的那些男子的,那些男子是無法將自己的生命視同草芥的,後備兵員和現役部隊混在一起只會搞成「士氣低落的隊伍」,不可能有征服敵人的意志。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戰場上,法國進攻學派的理論給法軍帶來了滅頂之災。一名英國的目擊者寫道:「法國軍隊以19世紀最好的隊形出現在戰場上,戴了白手套、修飾得漂漂亮亮的軍官走在他們部隊前面18米左右,就像閱兵行進那樣安詳,他們都很勇敢,不斷冒著可怕的炮火衝鋒前進,但毫無用處,沒有一人能在向他們集中射擊的炮火中活下來。到目前為止,我沒有看見一個人能前進45米以上而不被打翻的。」事實證明,精神還是敵不過鋼鐵,不管攻擊者的精神多麼堅強,這種精神並沒有避彈的功效。這一點在隨後發生的塹壕戰中得到了證實,而主張防禦戰的貝當的主張卻成了實用的戰法。

法軍的這種勇敢,也可以說是愚蠢的行為,給法軍造成了重大的傷亡以及戰鬥的失利。隨著槍械的改進,火力的加強,特別是機槍大炮的廣泛使用,法國軍人終於認識到了他們所推崇的那一套進攻學理論是不適用的了,當西線的戰局已形成塹壕戰,當先進的武器和優勢的火力主宰了戰場時,那種「拚命攻勢」已然變成了無謂的屠殺。這時的福煦已經認識到軍隊的新裝備和機械化程度具有決定作用了,從而也不再堅持他那種拚命的打法了,只可惜,他的那一大幫信徒不知卻因此誤了多少的人和事。

這時主張防禦的貝當又成了人們推崇的對象,運動戰變成了塹壕戰,法國的軍人們不再逞能了,都躲了起來,直到「一戰」結束。法國人這時總算在實踐中得到了一個最適用的軍事理論,於是在「二戰」爆發前他們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物力去修築了一條號稱無法攻破的防線——馬奇諾防線。他們認為這一下可以萬無一失了,誰想到天意弄人,「二戰」時卻又時興了進攻戰,進攻學理論在「二戰」中大放異彩。武器決定戰術,當德國的坦克群呼嘯而過,希特勒德國的閃電進攻戰使那些貓在馬奇諾防線中的法軍將士連敵人的影子還沒見到,戰爭就已然結束了——看來進攻學派的確也是實用的,直到今天也依然是,只是在他們用的時候剛好不適用。

戰爭爆發以來,德國有10艘主力戰艦以遙遠的殖民地港口為基地,逍遙於整個大洋。6支小型的英國海外遠征軍從1914年8月開始剷除德國海軍的海外基地。喪失了基地的10艘分散的德軍巡洋艦,積極進行「打了就跑」的勇敢機動的作戰,直到被消滅。從1914年底起,德屬多哥、喀麥隆、西南非洲、西薩摩亞群島以及一些德屬的太平洋島嶼先後被協約國所奪取。然而,在德屬東非,保羅·馮·雷托文-沃爾貝克擊退了英軍在坦葛尼喀的登陸行動,並繼續以令人震驚的游擊戰爭與英軍交戰達4年之久。雖然沃爾貝克的行動對整個戰爭沒有實際意義,但他畢竟牽制了部分英軍的力量,並樹立了一個堅強不屈的榜樣。

沃爾貝克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或者可能在任何時期都極具天賦的游擊戰指導者之一,他是一位純粹的職業軍官,極為靈活機智,經常使正規而保守的英軍對手驚慌失措。他長期對抗20倍左右的敵軍,從未在戰場上被征服過,卻僅僅因為戰爭正式結束而投降。他還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和壓倒性的優勢敵人作戰,獲得了他的戰士——無論黑人還是白人——的一致熱愛,而且還贏得了他的敵人的尊敬和欽佩。

沃爾貝克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是德國陸軍的一名軍官,因此他從小就被培養成一名職業軍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沃爾貝克擔任德屬東非(坦尚尼亞一帶)部隊軍事長官,在東非殖民地與協約國軍隊作戰,他憑藉劣勢兵力和裝備,以靈活多變的游擊戰術拖住了協約國大股力量,英國人在東非的作戰因此被稱為同「一個人的作戰」。1914年6月28日發生了著名的「薩拉熱窩刺殺」事件,這件事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兩個月後,早已在歐洲摩拳擦掌的兩大軍事集團兵戎相見,其戰況之激烈、傷亡之慘重前所未見,整個歐洲籠罩在戰火中。在歐洲之外的世界各地,兩大軍事集團的鬥爭也絲毫沒有因遠離主戰場而降溫,其中就包括殖民地林立的非洲。由於英國人握有制海權,所以在那些遠離歐洲大陸的戰場上,英國人是完全掌控了主動權的,而德軍則是完全失去後方支持的孤軍作戰。

作為後起之秀的德意志帝國,在非洲地區的殖民地並不多,它們包括現今的盧安達、蒲隆地、坦噶尼喀以及莫三比克北部等地區,總面積大約100多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是現在德國面積的3倍。首府定在達累斯薩拉姆,使用德屬東非盧比作為流通貨幣。德國在非洲的殖民開始得比較晚,但是對殖民地的治理卻秉持著德國人一絲不苟的傳統精神,很下了一番工夫。因此在開戰時,德國殖民地已經有不輸於英法等國殖民地的發展了。對英國人來說,這些德國殖民地雖然無力實際參戰,但它們卻可以提供德國艦艇的補給以及和德國本土通訊的無線電台,因此英法兩國就要聯合起來進攻這些德國殖民地。

德國殖民當局對德屬非洲殖民地採取了不同的統治形式,在沿海城鎮及其鄰近地區,各級政府由德國官員直接掌握和控制,在某些內陸地區,以德國人出任的地區專員為首,中下層由當地的部落酋長負責管理,這些部落酋長們則直接從屬於殖民當局。在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德國人在這些殖民地的駐軍微乎其微,既分散又弱小,也只有土著族的警備部隊,擔任相當於警察的任務,可以說是根本沒有軍事力量。歐戰爆發後,德國殖民地政府認為自己並沒什麼軍事力量,所以一直努力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