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十四章 改變戰爭天平的砝碼——美國的介入

為了戰勝同盟國,法國人將徵兵條款的年限一再拖延,這讓法蘭西流光了它的鮮血,而大英帝國則通過歇斯底里的發債,花光了從諾曼王朝到溫莎王朝之間用各種手段辛苦積攢下的全部黃金儲備。協約國的命運變得岌岌可危,有能力挽救其命運的,只有坐大洋彼岸悠閑觀戰的中立國美國。不過美國可不是輕易為協約國所動的,錢可以賺,但參戰則另論。在這千鈞一髮當口,英國人想出了一條妙計,用1000萬美元的傭金,粉碎了美國曆時百年的門羅主義,也就是它的中立政策,從而把美國拖到了協約國漏洞百出的戰船上。

1915年,華爾街的摩根財團成為協約國在美國採購軍需品的代理人。摩根財團收到一筆價值5億美元的軍火訂單,這在當時可是一筆驚人的款項。這筆生意的傭金是5億美元的2%——整整1000萬美元。條件是,這批5億美元的軍火資金由摩根財團負責利用華爾街籌集,也就是說,要暫借美國人的錢來為英國人解燃眉之急,先墊付軍火費用。戰爭初期,美國並沒有希望從戰爭得到更多的經濟好處。戰爭的第一年,即1914年,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布賴恩,就明確建議美國金融家不要對協約國貸款。1914年8月布賴恩在與總統商量後,再次通知金融家,向交戰國貸款違背了「真正的中立精神」。長期在「門羅宣言」的滋養下,幾乎所有美國人都希望摩根財團能夠遠離這份禮物,因為它顯然破壞了中立的行為,但是摩根卻不想放棄這筆百年難遇的生意,他開始行動了,在摩根的支持者們的反覆宣傳下,沐浴在和平陽光下的美國人漸漸修正了對於「無為即和平」的偏執理解,畢竟財富唾手可得,而鮮血卻遠在地球的另一面。

現在形勢逐漸變化了,協約國因為戰爭,從美國購買農產品、工業品和軍用物資,進口量逐步增加。這對美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幫助。不僅僅是銀行家和軍火商,大多數美國人也從中得到了好處。財政部長麥卡杜強烈要求改變不向交戰國貸款的政策,他的理由是為了保持美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繁榮,繼任國務卿蘭辛也認為有必要改變政策。摩根財團以美國國債的方式向美國定購了5億美元的軍火,在這批軍火生產的帶動下,美國經濟也隨之開始繁榮起來。激動人心的工業收益帶動整個華爾街證券市場欣欣向榮,鑼鼓聲中,由摩根財團承銷的5億美元戰爭債券銷售一空。美國政府為此向協約國提供了30億美元的貸款,用來幫助協約國購買美國軍火與其他補給品,英國這個垂死的老牌帝國終於從瀕臨崩潰的邊緣緩過氣來。美國擔心協約國減少進口會引起美國「生產縮減,工業蕭條,資本閑置,金融混亂和勞工階級的普遍騷亂」,為了自己的經濟繁榮,只得貸款給協約國,讓協約國拿美國的錢來買美國的貨。摩根公司實際上成為協約國在美國的金融代理人。美國公司與同盟國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美國的國務卿蘭辛對貸款的問題解釋道:「先生們,如果不同意貸款,貿易就無法形成,生產就會受到限制,工業就會蕭條,勞動力和資本就會閑滯,金融就會混亂,勞工階級就會不安定,民主國家就會受到損害……」自此,美國投資客的錢通過摩根財團的手,變成源源不斷的貸款進入美國軍火商的賬戶,再變成一船船軍火駛往戰火紛飛的歐洲戰場。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英國對德國實行嚴密的海上封鎖,美國同協約國的貿易從1914年的8億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億美元,而與同盟國的貿易則從1914年的1·7億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區區100多萬美元,幾近於無。戰爭期間,美國還供給協約國各種物資100多億美元,貸款100億美元。因此,美國同協約國在經濟利益上已經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了。軍火一船又一船地給英國人送過去了,但英國人的錢卻沒能及時返回來,英國人說數目龐大的黃金漂洋過海太危險了,搞不好會被德國人擄去,所以讓美國人不必著急,好在英國在美國人眼中還有些信譽——而且沒有也沒辦法,已經上道了就只能走下去。英國人此時付賬的方式也就變得簡單起來了,直接由美國貸款,這就使得在財政和軍需方面,美國成了協約國的支柱和主要基地,協約國終於為自己搞到了一個輸血基地。

為了讓手頭上那些貸款數字有效,除了繼續發放債券,摩根集團以及所有協約國的投資者們只能拚命祈盼德國人儘快投降——徹徹底底地高舉雙手投降。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德國人的口袋裡掏回投資與紅利,而摩根們則可收回債券發行費,而不是無窮無盡的官司。隨著戰爭的深入,中立使美國大發橫財的同時,也將美國一步步拖入戰爭。與協約國一邊龐大的貿易額使美國與協約國聯在一起,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的貸款即將付諸東流。尤其重要的是,美國金融家與工業家的命運同協約國也緊密聯繫在一起。戰後共和党參議員傑拉爾德·奈所成立的國會調查表明,美國1917年的參戰很大一個原因是金融家和軍火巨頭的操縱。這些人幾乎只與協約國做生意,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希望協約國取勝,這樣才能大賺其利。

當1916年底在歐洲戰場上佔據了上風的德國人提出了足以讓摩根財團跌進地獄的要求——為了和平停戰——時,美國人傻眼了:和平當然美好,可誰來為那100多億的戰爭貸款買單?是英國人還是德國人?德國人沒戰敗,當然不可能替敵人掏錢,而英國人早已是窮得沒有一個先令了。再說英國人也不願付啊,只要打下去,這筆錢早晚得由德國人掏。務實的法國總理在法國眾議院暴風驟雨般的咒罵聲中,依舊嘹亮地宣稱與德國進行談判的任何念頭都是「卑鄙和可恥的」。而勞合·喬治首相在英國下議院也再次重複了偉大盟友的決心——我們必須把對德國的戰爭進行到底。在俄國已發生「十月革命」後,新建立的蘇維埃政權與德國單獨議和並退出了戰爭,德國人從蘇俄那裡獲得了巨額的賠款,除了糧食以外,還有大批從東線解脫出來的軍隊,戰爭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向德國人傾斜,這時候著急的已經不只是協約國和摩根財團了,美國的金融家與工業家甚至美國政府的命運都已與協約國緊密聯繫在一起了。「先生們,我們不是花錢來欣賞敗仗的!」1917年的春天,眼高手低的協約國終於聽到了美國人的警告聲,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聽到的良言相勸是:「總統先生,我們都知道,如果這筆借到歐洲去的錢最終變成壞賬,就是上帝,他也得從這兒走人。」

威爾遜總統決定參戰,可是始終找不到好的借口。因為自己曾經是個「和平總統」,現在突然要食言,所以借口一定要完美。就在威爾遜絞盡腦汁的時候,德國人給了威爾遜機會。1917年4月6日,被「民意」劫持的威爾遜總統在白宮正式簽署了對德宣戰文件:「鑒於1915年的5月7日,德國潛艇在西南愛爾蘭的外海擊沉了一艘英國運輸船『盧西塔尼亞』號,隨船死亡的2000名旅客中有124名是美國公民,美國特此決定放棄中立立場,正式對德宣戰。」護財之情與愛國之心讓美國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扇窗戶、每一張桌子都燃燒著反德參戰的狂熱情緒。由於美國同交戰雙方糾纏不清的利害關係,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不可避免的了。不管美國領導人的主觀意圖如何,不管美國在名義上是否還保持「中立」,美國必然會不同程度地捲入戰爭。在英法聯軍瀕臨破產,在協約國即將分崩離析的1917年,100億美元貸款面臨著一筆勾銷,利害攸關,美國不得不參戰。歷史以宏大的敘事方式,闡述了一個古老的猶太法則——當你欠下了一百元,你是債務人;當你欠下了一百億,情況恰恰相反。

當然,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對德宣戰演說中說到參戰的目的時卻是絕對大義凜然的:「我們樂於為世界的最後和平,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為大小各國的利益作戰,我們沒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們不想征服別人,我們不為自己索取賠款,我們不為自願的犧牲尋求物質上的補償。」威爾遜總統那番激情的演說,讓許多議員都流下了眼淚,他們覺得總統的請求是極其嚴肅認真的。但議員們當真會那樣天真么?有人會相信么?當威爾遜總統離開國會大廈返回白宮時,國會大廈外面街道兩旁的人群向他歡呼。威爾遜坐在車中,悲傷地搖搖頭說:「好好想一想,他們所歡呼的是什麼,我今天所發表的演說,帶給我們年輕人的是死亡的信息,而他們卻如此地歡呼。」

綽號「政界校長」的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出生於弗吉尼亞州,小時候他被認為是一個遲鈍的初學者,9歲時還不識字,但17歲以後通過努力學習,成績進步很快,1886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曾獲霍普金斯大學政治博士學位,他本人也因博學多才、善於辭令而享有「百靈鳥」之稱。1912年,威爾遜當選美國總統,連任兩屆,是美國歷史上「學術地位最高」的一位總統,也是一位傑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1962年美國歷史學家把威爾遜排在34位美國總統的第四位——位於林肯、華盛頓、富蘭克林·羅斯福之後。

1912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