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程歷史紀實 第四章 西線狼煙——旋轉的右翼

俾斯麥所締造的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老牌歐洲強國無不對其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同時,德國地處歐洲中心,列強環繞,戰略上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在德意志統一不久,德國參謀本部便開始著手研究如何應對未來全面的歐洲大戰。在普法戰爭後不久,當時的總參謀長老毛奇就已經預見到了將來德國有可能會處於兩線作戰之苦。他的計畫是在未來的兩線作戰時,對法國先取守勢,快速擊敗遲緩的俄國後,再反攻法國。瓦爾德澤接任參謀總長後仍遵循老毛奇的觀點。可是到了施利芬伯爵接任總參謀長時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施利芬徹底摒棄了老毛奇的思想,把作戰的順序整個改變了,他制定了一個「先西後東」的戰略,也就是被後人所津津樂道的「施利芬計畫」。

施利芬認為俄國疆域的廣袤將阻礙他們取得確定性的勝利,但由於法國依賴一條沿著法德邊境修建的堅固防禦線與德國對峙,這使在西線取得迅速成功也同樣成為問題。所以他建議入侵比利時,這樣可以掃清法國防禦工事的周圍地區。通過比利時的德軍就可以從側翼包抄法國防線和巴黎,從而摧毀法軍。法國被消滅之後,德國就可從容對付俄國了。

德軍總參部是一架高效的戰爭機器,它的參謀人員的水平都很高,身為德國總參謀長的施利芬伯爵,跟所有的德國軍官一樣,深受克勞塞維茨「法蘭西王朝的心窩在巴黎和布魯塞爾之間」這一訓示的熏陶,但這句名言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它指引的那條路由於比利時的中立,是條涉足不得的禁途,何況比利時的中立,又是德國同另外四個歐洲大國所永遠保證的。法國以法德邊界的四個城市為中心,構築了一系列長達約200公里的堡壘,堡壘的東南從瑞士的天然屏障阿爾卑斯山開始,以堅固的混凝土堡壘從貝爾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伸展,凡爾登以北30多公里,是盧森堡、比利時和阿登崎嶇的山路和森林。要想進攻法國,施利芬認為不要指向這些大型要塞,因為攻克這些要塞需要大量的攻城裝備、時間和精力,以致有可能無法達成包圍,況且攻城只能從一面進行,因此,進攻者倒不如從其間隙中推進,為達此目的,必須破壞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的中立。1891年,施利芬一上任就提出了第一號《對法戰爭備忘錄》。施利芬認為德國要掌握戰爭主動權就必須先迅速打敗法國,因為戰爭一旦爆發法國會立刻侵入德國,而對付俄國可以利用其動員速度慢的缺點與之周旋,等到打敗法國之後再全力和俄國交戰。

施利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一個奇怪的角色,他在任期間沒有經歷過大的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時他已經去世了,但他卻對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包括在20世紀上半葉德國所有的軍事行動中,都能看到他的影子。作為一個戰略軍事家的施利芬曾制定了一個著名的計畫,被稱為「施利芬計畫」,其核心在於德軍通過比利時中部做一大迂迴運動,兵鋒指向巴黎西側,德軍兵力的右端從里爾附近突入法國迫使法軍主力向東南撤退而德軍則從其側背進攻,以同時完成了兩個戰略重心——佔領法國首都巴黎並消滅法軍有生力量。至於比利時的中立,施利芬認為那只是「一個不足道的障礙」。

對德國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東面的俄羅斯、西面的法國與海上的老牌強國英國,對於德國陸軍而言,歐洲戰爭意味著同時與法國和俄國兩面作戰,因此德軍參謀本部研究的課題便是如何同時打贏兩場戰爭。「施利芬計畫」假設德軍面臨兩線作戰,即東線和西線,因為俄國不可能很快擊敗,所以他計畫首先要在西線集中大量兵力,迅速通過比利時和荷蘭,以側翼的移動擊潰法國。考慮到俄國的原始鐵路系統會造成戰爭動員緩慢,只需在東線安排10個師以推遲沙皇部隊的前進,直到法國被壓倒為止。施利芬認為,法國雖然在普法戰爭中失敗,但其陸軍雄風不減,是德國在歐洲大陸上最大的敵人。反觀俄羅斯,雖有600萬常規部隊,但裝備落後,施利芬判斷,俄羅斯落後的軍事動員體制至少需要6~8周才能完成對德國的軍事集結,而在這段時間內,德國完全有能力迅速打敗法國。這份計畫的日程表在時間上精確到每一天,在地點上精確到了每一條鐵路和公路,即150萬人的德軍必須在動員令後12天內奪取列日,19天之內征服布魯塞爾,22天之內越過法國邊界,39天內攻佔巴黎,也就是說,要在開戰6周之內就將法國踢出戰爭——這是施利芬所估計的俄國完成全國動員所需的精確時間。

「施利芬計畫」實施的時間表就像火車時刻表那樣準確、刻板,他對整個西線戰事所定下的時間正好是預計中的俄國進行戰爭動員所需的時間,但在實際開戰中,俄國人未等戰爭動員完畢,就提前把軍隊投入了戰爭之中,這個變化在「施利芬計畫」中卻沒有被提及,而這又恰恰是「施利芬計畫」是否能成功的關鍵之處。這位偉大的戰略家在大戰爆發的前一年臨終時一再跟他的繼承人毛奇將軍強調:「戰爭一定會來,一定要加強右翼。」當戰爭真正開始的時候,這個計畫在被修改之後付諸實施。根據當時的戰爭局面,毛奇不得不削弱右翼力量以應付始料未及的戰況,以致部隊開到巴黎的東面而沒有完成包圍,幾個星期後,當德國人企圖用正面突擊攻佔巴黎時則在馬恩河戰役中被擊退了。施利芬的計畫在實戰中功虧一簣,終於沒能得以成功。實際上,「施利芬計畫」是一個純粹的意念中的戰爭,在一開始就已埋下了失敗的種子,因為計畫的成功施行依賴於敵對各方都要按照其為自己設計的「舞蹈動作」而行動,也就是法國要把其全部力量用以對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入侵,德軍還得順利通過比利時領土,俄國還不能提前進攻,一條出錯就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對於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指揮官們而言,施利芬備受推崇,他制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計畫也被奉為「施利芬神話」。但如此偉大的計畫為什麼會以失敗而告終呢,是不是計畫本身存在著某些缺陷和不足呢?很多歷史學家都把責任歸咎於執行者小毛奇的無能和自作主張,但戰爭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計畫,後人必須要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去制定計畫,「二戰」時的曼施坦因也是因改動了施利芬的計畫而獲得了成功。在「一戰」中,被譽為「德國戰神」的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就主張先東後西,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更容易先被解決的恰恰是東線的俄軍,而且「施利芬計畫」的關鍵之處即俄軍進攻的時間也出現了問題,由此看來,也許小毛奇所面對的「施利芬計畫」原本就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神話。

由於地理環境所決定,一旦戰爭爆發,德國無可避免地要處於兩面受敵的狀況,依德國參謀本部的判斷,德國人必須在東西兩方面同時作戰,這已成為一種無可避免的厄運,承擔打破這個厄運的參謀本部的歷屆參謀總長,都為此大傷腦筋,殫精竭慮地制定了相應的作戰計畫。在1890年的「兩線作戰」計畫中,老毛奇打算對法國採取守勢,而把德軍主力投入對俄國的戰爭。但在過去23年後,俄國已改善了通信並加快了動員,且對俄國的入侵將會是場持久戰。法軍雖比俄軍強大得多,所受訓練也好得多,但德國不能放棄在西線的一切主動權和攻勢。如若對法國採取攻勢,那將會是一場速決戰,就會很快決定勝負,如果德國勝了,德軍很快就可騰出力量向東轉移,這些是施利芬將軍改變老毛奇戰略的主要理由。

繼任參謀總長的施利芬將軍認為,俄國擁有幅員廣大的領土,如果對俄採取攻勢,假如俄國沿用1812年的「規避戰略」,不與德軍決戰,德軍可能要重蹈拿破崙征俄的覆轍。故此,他制定了一套猶如列車時刻表一樣準確而刻板的先西後東的作戰計畫,決計先在西方決戰,而後再轉移主力於東方擊破俄軍。

1906年,施利芬退休,小毛奇接任參謀總長。到了1913年,也就是「一戰」爆發的前一年,八十多歲的施利芬臨終時仍念念不忘地一再叮囑:「必有一戰時,切莫削弱我的右翼。」不過他九泉有知,一定會失望,他的繼承人小毛奇是個生性多疑且又謹小慎微的人,他並不具備施利芬那種作乾坤一擲式豪睹所需的自信、決斷、冒險精神和非凡氣魄。自從小毛奇成為德軍參謀總長後,自知能力不足的他將「施利芬計畫」當成德軍唯一的作戰方案,直到開戰前夕,小毛奇沉浸在這個計畫中已經有十年之久。小毛奇在這十年內可以說生活在一種矛盾之中,他明知世界情況正在改變,「施利芬計畫」即令毫無缺點,也還是不可能完全適應十年後的情況,但另一方面他又沒有能力對這個計畫作徹底的改變。此間,他不斷修補這個計畫,整天冥思苦想如何使這個計畫更加完美。但無論他曾做過多少次的修改,這個計畫永遠保留著一個核心論點,即速度就是勝利,德國的任何拖延都是將是致命的,如果俄國在法國被擊敗前參戰,那也將是致命的。

「施利芬計畫」規定從一開始就以最快速度將德國全部兵力通過比利時直接進攻法國,必須要在6周內徹底擊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