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多爾多涅河 第二章

愛德華·約翰斯頓是耶魯大學歷史學欽定教授。他瞟了一眼從頭頂上飛過的直升飛機,見它朝南面的多姆鎮方向飛去,因為那裡有個降落場地。他看了看錶說:「克里斯,我們繼續干吧。」

「好吧。」克里斯·休斯說著轉過身,對著放在面前的三腳架上的電腦,接上全球定位系統儀,然後打開電源開關,「我要用一分鐘時間來設定。」

克里斯托弗·斯圖爾特·休斯是約翰·斯頓教授帶的研究生之一。在現場工作的有教授——現場的人都這麼稱呼他帶來的五個研究生,還有二十多個聽了他的「西方文明」導論課而對他崇拜不已的大學本科生。

克里斯心想,人們很快就會對愛德華約翰斯頓教授崇拜得五體投地。年過六旬的約翰斯頓生就一副寬闊的肩膀,身體健壯,動作敏捷,顯得生氣勃勃、精力充沛。他的皮膚被曬得黝黑,一雙烏黑的眼睛,一副冷眼看待世事的神情。與其說他是歷史學家,不如說他更像靡菲斯特 。

可是他在衣著上卻是典型的大學教授風度,即使像現在這樣進行野外作業,他每天依然是襯衣扣子扣得整整齊齊,再紮上一條領帶。一條牛仔褲和一雙旅遊鞋是他在野外作業時所做出的唯一讓步。學生們何以如此喜歡約翰斯頓呢?因為他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他每星期在家裡請他們吃一頓飯,還照顧他們,如果他們在學習上、經濟上或者在家裡面遇到困難,他總是樂於幫助他們,雖然表面上他似乎什麼也沒做。

克里斯小翼翼地打開腳邊的一隻金屬箱,拿出一個透明的液晶顯示屏,把它垂直安裝到電腦上方的夾具上,接著重新啟動電腦,讓它識別顯示器。

「只要幾秒鐘時間,」他說道,「全球定位系統正在校正。」

約翰斯頓耐心地點點頭,微微一笑。

克里斯研究的是科學史。這是個極富爭議性的領域,不過他的研究重點不是現代科技史,而是中世紀科技史,所以完全避開了那些爭論。他正在變成中世紀冶金技術、盔甲製造技術、三熟作物輪作、製革化學工藝和十幾項其他技術方面的專家。他決定博士論文就寫有關中世紀的磨坊技術。這是一個引人入勝,但卻被人忽略了的領域。

所以,他對聖母磨坊就產生了特別的興趣。

約翰斯頓靜靜地等著。

克里斯上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的父母在一次車禍中遇難。他是家裡的獨生子,這樣他就斷了經濟來源,心想自己怕是要輟學了。約翰斯頓讓克里斯搬到他家裡住了三個月,此後數年就像父親一樣待他。不論有什麼事從他父母的遺產處理到他和女友發生的矛盾他都替他出謀劃策,而他和那些女友的矛盾還挺多。

父母死後,克里斯跟好幾個女人相好過。他的生活也因此變得亂七八糟。他從被別人拋棄的情人家裡出來,邋裡邋遢地就來參加研討課;深更半夜都會有指責他失約的電話打到他宿舍,而那時他卻正在與女人在宿舍鬼混;他還與一個正在鬧離婚的哲學副教授在旅館幽會。這些在他的生活中已司空見慣。他的學業自然也就受到影響,這時,約翰斯頓就會把他找去,花上幾個晚上時間跟他苦口婆心地談話。

可是克里斯不太想聽;沒多久,他就被校方點名勒令退學。是教授親自出面干預,才使他免於被驅逐出耶魯大學的校門。這突如其來的危機對他觸動很大,他開始埋頭學習,成績迅速上升,畢業時成績在全班名列第五,但他也因此而變得束手束腳。他今年已二十四歲,遇事往往顧慮重重,而且胃也不大好。只有跟女人在一起的時候,他才毫無顧忌。

「終於出來了。」克里斯說道。

液晶顯示屏上出現了亮綠色的輪廓線。從透明的顯示畫面上,他們可以看見由亮綠色線條勾勒出的磨坊廢墟。這是製作考古結構模型的最新方法。原先他們採用普通建築模型的製作方法,靠手工方式把白色泡沫塑料雕鑿拼接出來。那種方法很慢,而且修改起來很費事。

現在,所有的模型都在電腦上製作。電腦模型很快就能組裝完成,修改也很容易。此外,他們還用這種方法在作業現場製作模型。只要把廢墟現場的地圖坐標輸入電腦,利用全球定位系統確定三腳架的位置,屏幕上就會出現準確的透視圖。

他們看到的綠色線條在增多,逐漸形成立體圖像。圖上所顯示的是一個有棚的石橋,下面有三隻水輪。

「克里斯,你把它變成設防的了。」約翰斯頓說這話時似乎很高興。

「我知道這是冒險……」克里斯說道。

「不,不,」教授說道,「我覺得很有道理。」

文件中不乏關於設防磨坊的記載,此外還有圍繞磨坊和磨坊主權進行的無數次戰鬥的記載,可是人們所知道的設防磨坊已寥寥無幾。在布埃爾吉有一個,最近在另一個山谷,靠蒙托邦附近又發現了一個。大多數研究中世紀史的學者都認為,像這座設防磨坊實屬罕見。

「靠近水邊的立柱基座很大,」克里斯說道,「跟附近的其他東西一樣,這個磨坊也曾被人遺棄。當地人把它作為石料的來源。他們把石料搬回去建造自己的房子,可是立柱基座的石頭他們沒有搬,因為它們實在太大。我看這是一座很大的橋樑,也許是加固的。」

「你也許是對的,」約翰斯頓說,「而且我認為……」

掛在他腰間的無線電對講機響起來。「克里斯嗎?教授是不是跟你在一起?部長到現場來了。」

約翰斯頓朝修道院發掘現場那邊一條沿河的土路上看了看。一輛兩側印有白色文字的綠色越野車正朝他們開來,車後揚起一陣塵土,「果然來了,」他說道,「是弗朗索瓦。總是來去匆匆。」

「愛德華!愛德華!」弗朗索瓦·貝林捧住教授的肩膀,在他的兩頰上吻了吻。貝林塊頭很大,有點謝頂,是個洋溢著熱情的人。他的法語說得很快,「我的老朋友,一別就是很久啊。你好嗎?」

「好,好,弗朗索瓦。」約翰斯頓說。他的熱情有所減退,因為每當貝林表現得過於友好,就意味著有什麼事情。「你呢,弗朗索瓦?」約翰斯頓問道,「一切都好嗎?」

「還好,還好。不過到我這個歲數,這就很滿足了。」他朝四周看了看,然後把手放在約翰斯頓肩上詭秘地說:「愛德華,我來求你幫忙哩。我有點難辦的事。」

「哦?」

「你認識那個記者,是《快報》……」

「不,」約翰斯頓說,「根本不認識。」

「可是愛德華……」

「我在電話上跟她說過話。她是一個搞陰謀詭計的人。資本主義不好。所有的公司都很壞……」

「是的,是的,愛德華,你說得對。」他向前湊了湊,「可是她跟文化部長睡過覺。」

「這並不是理由。」約翰斯頓說道。

「愛德華,求你了。人們開始聽她的了。她會引起麻煩的。為了我,為了你,也為了這項工程。」

約翰斯頓一聲嘆息。

「你知道吧,這兒的人們有一種情緒,認為美國人自己沒有文化,還要破壞所有的文化。在電影和音樂方面已經有了不少麻煩。人們在議論要禁止美國人在法國的文化場地工作。唔?」

「這已經不是新聞了。」約翰斯頓說道。

「你們的贊助方,國際技術公司也要求你跟她談談。」

「是嗎?」

「是的。一個姓克雷默的女士要求你跟她談談。」

約翰斯頓又一聲嘆息。

「只佔你幾分鐘時間,我向你保證。」貝林說著朝那輛越野車招了招手,「她人就在車裡。」

「你還親自陪她來?」約翰斯頓問道。

「愛德華,我想跟你說的是,」貝林說道,「對這個女人不能掉以輕心。她叫路易絲·德爾韋爾。」

克里斯看見從車裡走出一個約莫四十五歲的女子,身材修長、皮膚黝黑,容貌嬌美,儀態不凡。她身上有一股歐洲成熟女子的風韻,透出誘人的綽約風姿。她的一身打扮像是要去探險,卡其布襯衣和褲子,脖子上套著掛照相機、錄像機和錄音機用的帶子。她手裡拿著筆記本,大步朝他們走來,顯得一本正經。

快走到面前的時候,她的步子慢下來。

她伸出手。「約翰斯頓教授,你在百忙中能抽空見我,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她的英語非常純正。她的微笑真誠熱情。

「這麼說就見外了。」約翰斯頓握著她的手說。「德爾韋爾小姐,你是大老遠來的。如果能幫你什麼忙,我將不勝榮幸。」

約翰斯頓繼續握著她的手。她也繼續滿臉微笑地看著他。她說他太平易近人了,他說這沒什麼,是他起碼應當做的。雙方就這樣握著手寒暄了十多秒鐘。

他們一行四人在修道院的發掘工地上慢慢地走著。約翰斯頓教授和德爾韋爾小姐走在前面,貝林和克里斯跟在後面,雖然離得不是很近,但兩人都想聽清他們談話的內容。貝林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