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 內羅畢 1、時間線

從丹吉爾穿過非洲到內羅畢有3600英里,比從紐約穿過大西洋到倫敦還要遠,要飛行八個小時。羅斯坐在電腦終端前,計算她的所謂「多維空間概率線」。

屏幕上所顯示的是一幅由電腦生成的非洲地圖,圖上有不少彩色線條。「這些都是時間線,」羅斯說,「我們對它們進行比較就可以看出需要多少時間以及延誤因素。」在屏幕下面有個顯示實耗時間的鐘,上面的數字在不斷地改變。

「這是什麼意思?」埃利奧特問。

「電腦正在選擇一條最快的路線。你看它已經選擇了一條使我們能在6天18小時51分鐘內到達現場的路線。現在它正在試圖進一步縮短這個時間。」

埃利奧特不禁笑起來。電腦能一分不差地預測他們到達剛果某地的時間,在他看來似乎是天方夜譚。可是羅斯不是在開玩笑。

他們看到電腦上顯示的時間變成了5天25小時24分。

羅斯點點頭說:「好一點了,但還不夠。」她按下另一個鍵,線條又變了,好像幾根綁在非洲大陸上的橡皮筋。「這是我們猜測的財團採用的路線,」她說,「他們聲勢很大,30多個人的大規模行動。不過他們還不知道這個城市的確切位置,至少我們認為他們還不知道。但他們比我們出發早,至少早12個小時,因為他們的飛機已經在內羅畢編組了。」

時鐘上顯示的實耗時間為:5天9小時19分。接著她按了一個上面標著日期的鍵。這時所顯示的是:06 21 79 0814。「按照這個數字,財團將在6月21日早晨8點過後不久到達剛果現場。」

電腦發出輕輕的聲音,線條不斷地伸出又縮回。這時時鐘又顯示了一個新時間:06 21 79 1224。

「喏,」她說道,「這是我們目前的所在地。假設現在我們和他們的行動都很順利的話,財團到達現場的時間將比我們早5天4小時多一些。」

芒羅一邊吃三明治,一邊走過來。「最好另找一條路線,」他說道,「或者冒冒險。」

「我不願讓埃米冒險。」

芒羅聳聳肩。「既然時間線是這樣,我們不得不採取行動。」

埃利奧特模模糊糊地感到他們所說的不現實:他們討論的是未來五天中幾小時的差別。「今後幾天中,」他說道,「所有安排都在內羅畢進行,然後進入叢林——你們總不能過分相信這些數字吧。」

「這和過去的非洲探險不一樣,」羅斯說,「那時探險隊進入荒野地區,一去就是好幾個月,杳無音信。而現在,電腦一次關閉最多幾分鐘,比方說五天中總共關閉大約半小時。」她搖搖頭。「現在我們有一個問題,必須想辦法解決,可是風險太大了。」

「你指的是金剛石?」

她點點頭,指著屏幕底部出現的藍色合同幾個詞。他問她「藍色合同」是什麼意思。

「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羅斯說。接著她又補充了「我覺得」幾個字,因為實際上她也不很清楚。

地球資源技術服務公司的合同都有一個代號。只有特拉維斯和電腦知道簽訂合同的公司的名稱。公司里的其他人,從電腦程序員到現場工作人員只知道工程的顏色代碼:紅色合同、黃色合同、白色合同等等。這是對所涉及的其他公司的一種保護措施。但是地球資源技術服務公司的數學家們卻無法擺脫一種好奇心理,總要猜測簽訂合同的是什麼公司,這也是公司食堂里日常談話的主要話題。

藍色合同是1978年12月某單位與公司簽訂的。它要求公司在一個友好的或中立的國家找到天然的工業用金剛石。這種金剛石要是Ⅱb型的,一種「低氮」晶體。尺寸沒有要求,所以晶體大小沒關係。採集的量也沒有規定,立約人能得到多少就要多少。最不尋常的是,沒有規定單位開採成本限度。

幾乎所有合同都要規定單位開採成本限度。僅僅找到礦源還不夠,開採還不得超過一個特定的單位成本。這個單位成本又反映礦體的豐富程度、遠景、當地勞力供應、政治條件,以及有無必要修建機場、道路、醫院、礦場和精鍊廠等等。

沒有規定單位開採成本限度就簽訂合同,這就說明有人急需藍金剛石,以致不惜代價。

不出48小時,有人就在公司食堂內對藍色合同作了解釋。Ⅱb型金剛石呈藍色是因為它裡面含有微量硼元素。它作為寶石是毫無價值的,但它的電子特性發生了變化,成為每公分具有100歐姆電阻的半導體。它還有光傳導性能。

有人在1978年11月17日的《電子新聞》中看到一篇題為《麥克菲公司放棄摻硼技術》的短文。這篇文章解釋說,馬薩諸塞州沃爾瑟姆硅酸鹽公司已經放棄了在金剛石上鍍單層硼的麥克菲技術的試驗。放棄的原因是成本太高,而且生產出的東西在「理想的半導體性能」方面並不可靠。這篇文章得出結論說:「別的公司低估了鍍單層硼的問題。今年9月芳賀見知公司(東京)放棄了長浦工藝。」這樣,在地球資源技術服務公司的食堂里,人們通過回顧過去一段時間的情況後又解開了幾個謎。

早在1971年,聖克拉拉 的英特克微電子公司首先預測,金剛石半導體將在80年代新一代「超級」電腦中起重要作用。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是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和通用自動電子計算機。它是40年代戰爭時期在保密情況下研製的,採用的是真空管。真空管的平均壽命是20小時。在一架機器中有數以千計的熾熱的電子管,有些計算機每7到20分鐘就要關機更換電子管。電子管限制了研製中的第二代計算機的規模和功率。

然而,第二代計算機並沒有使用真空管。1947年,晶體管——指甲蓋大小的一片固體夾層材料就具有真空管的全部功能——的發明開始了「固態」電子設備的新時代,這樣的設備耗電很少,發出的熱量很小,體積比電子管小,但可靠性卻比電子管高。在此後20年中,硅技術為三代電腦的越來越小型化、可靠和便宜奠定了基礎。

到了70年代,電腦設計師們開始面臨硅技術的固有極限。雖然線路已經微型化,但計算速度仍然取決於線路的長度。把已經是百萬分之一英寸的線路進一步小型化帶來了老問題:散熱問題。進一步小型化就會使線路被自身產生的熱量所融化。因此要找到某種既能消除熱量又能降低電阻的方法。

從50年代起,人們就知道,在非常低的溫度下許多金屬就變成了「超導體」,電子就可以在其中暢通無阻。1977年,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宣布:它正在設計一種只有一粒葡萄大小、用液體氮冷卻的超高速電腦。這種超導體電腦要求一種全新的技術和一系列的低溫結構材料。

摻硼金剛石將在全系統中廣泛使用。

幾天以後,地球資源技術服務公司的食堂里出現了另一種解釋。按照這種解釋,70年代是電腦空前增長的十年。雖然40年代的第一批電腦製造者預言,在可預見的將來,4台電腦就能擔負全世界的計算工作,專家們卻預測,到1990年世界上將有10億台電腦,而且其中大多數是通過通訊網路聯接起來的。這種網路並不存在,而且在理論上也許就不可能。(漢諾威研究所1975年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地球上沒有足夠的金屬來建造電腦導線。)

根據哈維·朗鮑的說法,80年代將出現電腦信息傳輸系統奇缺的狀況:「正如70年代工業化國家受到了石油短缺的突然衝擊一樣,在此後十年中世界將受到信息傳輸短缺的突然衝擊。70年代人們無法行動,而80年代人們將得不到信息。這兩種情況哪一種更加麻煩還有待證明。」

激光是處理如此巨量信息的希望,因為激光比普通金屬同軸電纜幹線傳輸的信息多2萬倍。激光傳輸要求全新的技術,包括纖細的光纖維和摻硼半導體金剛石,因此朗鮑預測,在未來的歲月中這些材料「將比石油貴重」。

更有甚者,朗鮑預測,十年之內電本身都會過時。將來電腦只用光,與光傳輸信息系統聯接。這樣做是為了增加速度。朗鮑說:「光以光的速度運動,而電做不到。我們生活在微電子技術的最後年代。」

當然,微電子技術並不像是一種垂死的技術。1979年,微電子技術工業在工業化世界中是主要工業,僅在美國年產值就達到800億美元。《財富》雜誌所列的500家大公司中,排在前20名的大公司中有6家與微電子工業有很大關係。在過去不到30年中,這些公司都經歷了激烈競爭,取得了非凡的進步。

1958年,生產廠家做到了把10個電子元件裝在一小塊矽片上。1970年,在同樣大小的矽片上可以裝上100個元件——在10年多一點的時間內就增長了10倍。

到1972年一塊晶元上已經能裝1000個元件,到1974年就能裝1萬個了。預計到1980年就能在指甲蓋大小的矽片上裝100萬個元件,然而這個目標在1978年通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