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一 中越關係兩千年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距今1.5億年的中生代侏羅紀晚世,這裡是一片汪洋大海。隨後,大陸板塊漂移、碰撞、對接,燕山期造山運動興起,地殼隆起,中國西南部變成一個遼闊的準平原。

距今3000萬年的新生代新第三紀早期,震撼全球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發生了,這塊準平原逐漸抬升,江河形成,滄海化為桑田,桑田又變成高山,中國的西南成為一個山巒重疊的地帶。

距今300萬年時,這塊山地再度被流水沖刷成波狀起伏的準平原,遍布亞熱帶森林與草原。

160萬年前,全球性的第四紀大冰期來臨了,這塊準平原繼續抬升,形成高原。古猿因此走下高山,進入河谷,在這塊土地上繁衍,從而使這裡成為著名的古人類發祥地。在雲南北部元謀出土的拉瑪古猿化石和「元謀人」猿人頭蓋骨化石證明了這一點。

由雲貴高原上的橫斷山脈南出,大山演化成長山山脈,它是中南半島的脊骨。由中國境內向南流出的元江,在中下游易名紅河,它挾帶泥土沖積出紅河三角洲平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瀾滄江流出雲南,更名湄公河,以浩大的水勢流淌過寮國,向東南沖積出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大約在1萬年前,今天的越南南部漸漸露出水面。

遠古時期是神話和傳說的天下。

今天的越南北部,古稱「交趾」。交趾這個地名,在中國遠古時期的傳說中就露面了。

《淮南子·主術訓》說:「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

《墨子·節用篇》說:「古者堯治天下,南撫交趾,北降幽都。」

「交趾」在哪裡?20世紀50年代以來,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古地理學家紛紛進行了嚴密的考證:交趾最初是對中國西南部的泛稱。中華民族經歷了春秋戰國時期的繁衍發展,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中部和北部地區。

中國古代典籍曾記載,3000多年前,交趾以南的「越裳國」有使者北上見周公的故事。《尚書大傳》中的《周傳·歸禾篇》說:「交趾之南有越裳國。周公居攝六年,制禮作樂,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曰:道路幽遠,山川阻深,音使之不通,故重譯而朝。」這個「越裳國」和今天的越南有什麼關係嗎?現有史料還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暫存此一說以待識者吧。

隨著人類文明史的到來,中國古籍最早記錄了那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情。司馬遷著《史記》以《五帝本紀》為第一篇。他注意到了「交趾」,刻竹而書:「唯禹之功為大,(地)方五千里,至於荒服。南撫交趾,北發西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發大軍,「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群、南海(郡),以適遣戍」。「陸梁地」指嶺南的遼闊地域。秦朝的南疆已擴展到今天的廣西南部,而此時的越南中、北部地區,大致還處於原始社會後期,是一片布滿原始森林的土地。

秦始皇死後,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當時任南海郡龍川令的河北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趙佗趁勢擁兵自重,「擊並桂林、象郡」,割據西南一方。漢朝政權穩固以後,漢文帝以「休養生息」的方針治國,國勢漸強。漢文帝於公元前179年派陸賈出使嶺南勸降。趙佗立即奉書漢文帝,「頓首謝,願長為藩臣,奉貢職」,表示嶺南重入漢朝版圖。(《史記·南越列傳》)在此之前,趙佗曾設置交趾郡,轄境已伸入越南北部。司馬遷記載了這些史實,在他筆下,越南有了最初的由文字記載的歷史,迄今約為2000多年。

漢武帝時,中央政權的力量益發強盛起來。漢武帝乃決定消滅趙越割據勢力。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拜衛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率兵南征。出兵之際,原屬趙越諸侯國的桂林郡監居翁起兵響應,傳「諭甌駱屬漢」,協助中央軍隊消滅割據勢力。「甌」「雒」是象郡和交趾郡的古代別稱。司馬遷為此寫下了「甌、越相攻,南越動搖」的感嘆。(《史記·南越列傳》)

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路博德平定嶺南,重新設置了9個郡,由中央政權直接管轄。這9個郡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就在今天的越南北部和中部。郡、縣的刺史和縣令兩級官吏,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在轄地推行《漢律》。從此以後1000多年的漫長時期,被越南史學界稱作「北屬時期」。其原因主要在於,這三郡故地是漢、晉、隋、唐朝代遼闊版圖的一個組成部分。

西漢時期,漢朝中央政權對南方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大抵沿用「與民休息」政策,逐步劃縣而治,於任用刺史、太守、縣令等官吏的同時,也倚重地方世襲部落首領「雒將」的勢力。向三郡移民也在秦漢時期開始,漢族移民將鐵器和耕牛帶到了那裡,提高了三郡的社會生產力,也使三郡原始社會和奴隸制社會的生產關係開始了瓦解的進程。

在當時社會,在遙遠的邊陲,不可避免地充斥著大批昏庸腐敗、以橫徵暴斂為能事的封建官僚。他們魚肉百姓,恣意妄為,必然激化邊疆的民族矛盾。

交趾土多珍產,明璣、翠羽、犀、象、玳瑁、異香、美木之屬,莫不自出。前後刺使率多無清行,上承權貴,下積私賄。財計盈給,輒復求遷代,故吏民怨叛。

——《後漢書·賈琮傳》

《後漢書》作者范曄(398~445)這段話,對三郡之地歷史情況的複雜性,作了一個很有深意的註腳。

公元34年,交趾郡太守蘇定到任,與當地部落貴族雒將詩索的矛盾激化。公元40年,蘇定殺害了詩索,詩索妻征側與妹妹征貳舉兵征討蘇定。這就是2000年後越南史學界所稱的「二征起義」。二征的軍隊攻破了三郡的65座城邑。此時恰值漢光武帝劉秀初創政權,無暇南顧,二征軍隊佔領三郡之地約兩年。

公元42年,光武帝劉秀已經穩固了中央政權,拜名將馬援為伏波將軍,率軍南下收復三郡失地。馬援迅速消滅了二征的軍隊,於次年(公元43年)「斬征側、征貳,傳首洛陽」,並且一直進軍到日南郡最南端的象林縣,盡復三郡舊觀。

馬援經略三郡,「所過輒為郡縣,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並且重新整肅了漢朝法律制度,推行漢律漢儀。(《後漢書,馬援傳》)隨馬援南征的部隊中,有一部分將士從此定居於三郡,號稱「馬留人」,畢生開發這塊熱帶土地。從此,三郡的郡縣制度得以鞏固,奴隸制度再也無法維繫下去,只能被封建制所代替。馬援這一歷史功績也是為越南史學界所確認的。

歷史地看待「二征問題」,要尊重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當時的三郡地區是漢朝版圖的一部分,是由中央政權治轄的邊疆。因此,馬援征討二征的軍隊,是一個國家的內政問題,不涉及外交。而越南和中國之間的國家關係,還要到此後1000年才發生。

在三郡地區的開發中,漢族人發揮了巨大作用。《後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凡交趾所統,雖置郡縣,而言語各異,重譯乃通……後頻徙中國罪人,使雜居其間,乃稍知言語,漸見教化。」

治理三郡也有正直清廉的太守、刺史們的貢獻。「光武中興,錫光為交趾(太守),任延守九真,於是教其耕稼,製為冠履,初設媒聘,始知姻娶。建立學校,導之禮義。」(《後漢書·西南夷傳》)

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和郡縣制的完善,過去三郡地區那種以血緣為紐帶的氏族制度衰亡了。到東漢末期,三郡地區原有的部落組織大部分瓦解。從東漢以後,史籍中就再也見不到「雒王」「雒侯」「雒將」這些古老的稱呼了。中原文化與三郡文化互為交融,彼此影響。自秦漢以降,1000多年間,中原和三郡地區只通用一種文字——漢字。漢字在三郡社會生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官方文告或是爾後的科舉考試都通用漢字,重要的政治、歷史、文學、醫學著作都用漢字撰寫。現代語言學家研究,在越南語辭彙中保存的漢語辭彙或發源於漢語的辭彙,約佔越語辭彙的一半以上。

漢朝以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央封建王朝對三郡地區實行著有效的統治。在三國和兩晉時期,三郡曾改設為交州,下轄六郡。根據史書記載,三國初,呂岱任交州刺史,此後吳主孫權將他升任為安南將軍。呂岱治交州時,曾派遣從事朱應、中郎將康泰向南招撫林邑、扶南、堂明諸國。林邑在今越南中部;扶南在今越南南部及柬埔寨的一部分;堂明在今寮國境內。由於漢使南來,這些小國君主均遣使奉貢。呂岱在交州12年,居官清正,歷年不致俸於家,以至妻子饑寒。

吳赤烏十一年(公元248年),孫權任陸胤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陸胤在交州11年,「奉宣朝恩,流民歸附,海隅肅清……自胤至州,風絕氣息,商旅平行,民無疾疫,田稼豐稔……至被詔書當出,民感其恩,以忘戀土,負老攜幼,甘心景從。」(《三國志·吳書·陸胤傳》)說明東吳政權對交州的統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