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拂去塵埃的回望 奠邊府戰役成敗談

面對奠邊府戰役的結局,人們觀察、思考了幾十年,特別是西方人士一直在討論,越軍勝在何處?法軍敗在哪裡?

輿論認為,奠邊府戰役中,武元甲將軍當推首功。武元甲事後著文論述奠邊府戰役的成功,認為使越軍克敵制勝的因素中,最關鍵處有兩點:越軍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有高昂的士氣。武元甲沒有提到中國軍事顧問和中方援助在抗法戰爭中的意義,沒有提到中國顧問們在奠邊府前線和後方都做了些什麼。

武元甲的對手納瓦爾卻提出了許多具體的觀點:1.在奠邊府陣地防禦上,將芒清主陣地與南部分區相隔開,分散了兵力。2.不適當地在戰場上倚重了越南籍部隊,結果由於他們嘩變,丟失了關鍵的板橋陣地。3.奠邊府中心陣地分區防禦不便於反擊部隊的調動。4.陣地未按標準構築。5.預備隊使用失當。6.未能及時打掉越軍的火炮陣地。7.科尼缺乏指揮熱情。8.奠邊府的天氣情況不利於空軍行動。

當納瓦爾卸下戰袍,隱居起來埋頭撰寫回憶錄的時候,他又歸結出,在奠邊府戰役中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在奠邊府戰場上,法軍的地面部隊和空軍的力量都不足;第二點在於中國方面突然增加了援助,使法軍措手不及。後來納瓦爾又加了一條:法軍在印度支那的情報工作太差,對中國顧問團的活動規模、級別始終沒有弄清楚,導致法國司令部過低地估計了越軍的力量。

1954年5月10日,法軍軍官向越軍辦理戰場移交

但是,他迴避了關鍵性的問題,即大大低估了越軍重型火炮的裝備水平和規模。這些由中國裝備的火炮和訓練的炮手在戰役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將法軍將帥心中的「那產模式」砸成齏粉。

從戰役指揮的角度看,在戰役關鍵時刻,納瓦爾沒有及時撤換兩名最關鍵的指揮員:科尼和德卡斯特里。因為前者不能貫徹上級的戰役決心,後者缺乏戰場指揮能力。但是反過來說,科尼守衛紅河三角洲功不可沒,德卡斯特里充分發揮了朗格萊的作用,在指揮上並沒有明顯的失誤。

一種觀點認為,法軍在奠邊府失敗的原因主要在於沒有足夠的空軍,或者說沒有得到美國空軍的有力支持。

那麼,為什麼法國不向奠邊府派出足夠的空軍?或者說為什麼美國沒能武裝干涉奠邊府戰場呢?

事實說明,法國在印度支那的空軍力量不足以應付奠邊府戰役的需要。法國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德軍重創,法國大部分領土被德軍佔領四年之久。直到戰爭結束以後,法國才在美國的幫助下建立起了一支由330架輕型和中型轟炸機、723架戰鬥機組成的空軍。飛行員普遍缺乏戰鬥經驗,指揮員也缺乏協同作戰的能力。

在印度支那戰爭開始的時候,越軍力量甚弱,幾乎沒有重武器,而且嚴重分散。這種狀況使空軍的使用顯得不那麼重要。從另一個方面說,由於法軍統帥部對印度支那戰爭現代化趨向缺乏認識,沒有在那裡進行足夠的機場建設,使空軍的後勤保障很成問題。大型飛機在印度支那無法著陸,是法軍戰略部署中的一個致命錯誤。

印度支那戰局在1950年邊界戰役之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越軍發展成以師為作戰單位的野戰軍,從中國得到了充足的後勤供應,武器裝備可以滿足常規戰爭的需要。

曾任法國海外部部長的愛德華·弗雷德里克-杜邦事後說:「當我們認識到這場戰爭需要江河艦艇和直升機的時候,四年已經過去了。缺乏重型轟炸機造成了奠邊府戰役的失敗,對這個問題,印度支那的後勤人員從沒有作過認真的反映,致使國會議員也毫不知曉。一旦我們得到了這種飛機,卻又立刻發現,我們缺乏訓練基地和足夠的地勤人員。」

這位部長先生說得不無道理。查爾斯·洛贊於1953年6月30日接任法國遠東空軍司令後即向上級報告,印度支那空軍飛機不足,機場設施也缺。但是議會隨後否決了一項總金額摺合為1840萬美元、在1953~1954年財政年度改善印度支那空軍狀況的議案。

奠邊府戰役的戰例說明,無論是空降兵的超遠距離和單獨使用,還是空軍對奠邊府戰場的支援,都不能挽回奠邊府戰役的失敗。從1954年3月13日至5月7日,法軍總共向奠邊府守軍空投了6410~6900噸各種物資,使用了82926個降落傘,平均每天空投117~123噸物資,但實際落到守軍手中的每天不足100噸,而且越到後來越少。以戰役的實際消耗量計算,這些供給不足以支持戰役。

從空軍方面看,從1953年11月20日至1954年5月8日,在167天中,法國空軍共向奠邊府戰區飛行了10400架次的飛機,其中6700架次為運輸飛行,3700架次為戰鬥飛行。由此可知,奠邊府上空平均每天約有22架次飛機進行了戰鬥飛行。實際上,自3月13日大規模戰鬥開始後,法軍空軍的戰鬥飛行次數要明顯高於22架次。這些空中行動仍然是有限的,不能阻擋越軍的進攻,未能摧毀越軍的重炮陣地,也未能有效地封鎖越軍的後勤供應線。

武元甲將軍于越南停戰後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奠邊府》,是在奠邊府戰役總結的基礎上寫成的。他從戰略和戰役指揮的角度對越軍取得奠邊府大捷的原因進行了闡述。越軍奠邊府戰役的許多參加者很快撰寫和發表了回憶錄,從不同角度描述這場關鍵性的戰役。然而,這些回憶錄的作者幾乎都沒有提到這場戰役的重要參與者——中國軍事顧問——也沒有談及越軍的重炮裝備和熟練炮手都是怎麼來的。事實上,越軍有了重炮和高射炮兵,是他們獲得奠邊府大勝的重要原因。

日內瓦協議簽署後身著大將軍服的武元甲

越軍之所以在奠邊府戰場指揮方面基本上得心應手,處置得當,很少失誤,中國軍事顧問的戰場指揮能力和豐富經驗具有重要意義。法軍將帥遠非韋國清、梅嘉生等將軍的對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