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法軍布局奠邊府防禦陣地 德卡斯特里的防禦構想

德卡斯特里的思考堪稱精密,他準確地判斷,越軍主力將來自東北方向。所以,那裡被定為法軍的防禦重點。

1953年12月7日,法軍佔領機場北部偏西的半月形高地,將其作為保障機場西翼安全的屏障,取名「安妮·瑪麗」。對這個小高地,越軍地圖上標作「板橋」高地。

12月9日,德卡斯特里接掌奠邊府指揮權的次日,法軍佔領了奠邊府盆地東北部海拔506米的高地,取名為「比阿特麗斯」。對這個重要的高地,隨後趕到的越軍稱之為「興蘭高地」。興蘭高地有三個山頭,都在楠雲河東邊,從山頭上能以火力控制通向奠邊府中心的第41號公路。在這個高地,德卡斯特里放上了一個以摩洛哥士兵為主的加強營。

在板橋高地正北千餘米處的奠邊府盆地北緣有一個高地,被越軍稱為「獨立高地」,它的法國名字叫「加布里埃勒」,法軍將它戲稱為「魚雷艇」。它是奠邊府機場北部的重要屏障,由一個以阿爾及利亞士兵為主的加強營駐守。

以奠邊府中心區以南七公里處為核心,圍繞那裡的備用機場,組成一個獨立的防禦區域,名為「伊莎貝爾」。法軍在那裡放了兩個營和兩門105榴彈炮、三輛輕型坦克。這個集群由拉朗德中校指揮,他的任務是以火力支援奠邊府,將步兵用作機動力量。事後證明,這個防區距離奠邊府太遠,大炮夠不著北邊的越軍火炮陣地。

1954年,奠邊府法軍司令德卡斯特里上校(未獲准將銜前)困坐指揮部

法軍在奠邊府修築了兩個機場。實際上,大戰一開,伊莎貝爾的機場就再也沒有使用過。

德卡斯特里以盆地中央的村子為中心,在中心地帶設置了四個可以相互支援的區域,配備了五個步兵營和一個105毫米榴彈炮營,再加四門155毫米榴彈炮。在陣地中心區域,德卡斯特里放上了兩個營作為預備隊,配屬了七輛輕型坦克。

根據擴展後的奠邊府防禦陣地需要,德卡斯特里於12月13日向科尼提出,奠邊府戰區共需要12個營。科尼同意德卡斯特里的看法,並且補充說,他將以較精銳的營替換下那些戰鬥力較弱的營。

接過指揮權以後,德卡斯特里經常手持拐杖出現在各個陣地上,回到指揮部則久久地凝視地圖。在構想未來戰鬥的時候,德卡斯特里突出考慮的就是炮火和坦克的配置。他的最基本構想是,法軍的火力必須做到後發制人,一旦發現越軍火力點即予以及時摧毀;坦克則主要用於引導步兵反擊,將發起進攻的越軍消滅在野戰中,並及時協助炮兵消滅越軍的大炮。

1953年12月19日,德卡斯特里上校的思路已經相當清晰,他向下屬指揮官下達一份任務書,勾畫了自己的戰鬥設想:

……我期望未來在奠邊府盆地中展開的殲滅戰將基於下列條件:

1.每一個據點都構築永久性工事,這些工事組成五個防禦分區,最終組成奠邊府整體防禦,並且利用奠邊府的地形不斷完善理想的戰場。

2.在我手中始終可以集中占整個戰場五分之四的火力支援某一個據點。

3.始終作好準備,進行大規模反擊……在戰鬥中,某防禦分區可能被包圍,即使是其中的某一個據點失守,該防禦部隊也不能撤退。他們的任務是,儘可能以自己的兵力奪回陣地;至少也要用自己的炮火,或是呼喚中心防禦區域的火力完全壓制所失陣地。

在這樣一幅戰鬥構思圖中,指揮奠邊府戰區總預備隊實施反擊的任務至關緊要,德卡斯特里把它交給了副手朗格萊中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