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法軍換將和「納瓦爾計畫」 法美協調印支政策

西北戰役的結局標誌著越軍已在越南和寮國兩個戰場上佔據了主動。特別是在至關重要的越北戰場上,若不是空軍佔有完全的制空權,法軍就只能處處挨打了。

法國政府首腦明白,若不扭轉戰局,法軍勢必被趕進大海。

法軍的印支司令部確信西北戰役已經結束的時候,一紙調職命令從巴黎飛來,沙朗將軍奉命歸國。法國總理又要換將了,這回輪到誰趕赴疆場呢?

此時,在亞洲另一端的朝鮮戰場上,交戰雙方各投入百萬大軍,僵持已久。從1951年年底以來,戰線膠著,雙方進退可以用米而不再以公里來計算。朝鮮戰爭終於到了要攤牌的時候了。

臨近1952年底,美國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宣稱一旦入主白宮,「將親自去朝鮮,並結束這場戰爭」的共和黨候選人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當選為美國第34屆總統。

艾森豪威爾於1890年10月14日出身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個貧苦的家庭里。整個青少年時期,艾森豪威爾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對軍事史著作特別感興趣。1905年,艾森豪威爾與他的二哥同時中學畢業,但是手頭拮据的父親不再支持他們上大學了。這對青年一心向學,商定哥哥先入密歇根大學讀法律,艾森豪威爾則去工作接濟哥哥;然後再由哥哥工作,支持艾森豪威爾進大學。

1953年,美國新任總統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在工作之餘堅持學習,並且接受好友的建議投考西點軍校,一來因為西點是美國最著名的軍校,號稱「將軍的搖籃」;二來那裡的免費教育可以解除他沉重的經濟負擔。1911年6月,艾森豪威爾被西點軍校錄取。

1915年,艾森豪威爾佩戴著少尉軍銜畢業,開始在軍中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艾森豪威爾任職於坦克指揮訓練中心。1918年,他正要隨一支坦克部隊去歐洲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卻結束了。戰後,1920年7月的某一天他晉陞上尉,三天後又被提升為少校,此後保持少校軍銜達16年之久。

1924年他被選入參謀學校學習,192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兩年後又在陸軍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1933年,他跟隨麥克阿瑟將軍去菲律賓,幾年後才晉陞中校。

1939年至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烽火連天。為了戰備需要,美國軍隊總兵力從19萬迅速擴充到500餘萬。1940年11月,艾森豪威爾成為上校,就任第三集團軍參謀長。這時,他的運氣來了。1941年夏季,在一次有50萬人參加的軍事大演習中,他的組織指揮才能受到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的賞識。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迅速對日對德宣戰,艾森豪威爾即被馬歇爾召入國防部作戰處,主持那裡的緊張工作。1942年3月,他升為少將,任國防部作戰處處長。

1942年6月,馬歇爾又任命艾森豪威爾擔任美國駐歐洲部隊總司令,7月晉陞中將。當年11月,艾森豪威爾受命指揮美英聯合部隊15萬人實施在北非登陸的「火炬作戰方案」。戰至1943年5月13日,艾森豪威爾揮師突尼西亞,共殲敵27.5萬人,將軸心國軍事力量趕出北非大陸。這一勝利與三個多月前蘇聯紅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大捷南北輝映,使法西斯夥伴義大利的覆滅成為定局。

北非戰役後,艾森豪威爾指揮美英聯軍進軍義大利,終結了墨索里尼的統治。接下來,艾森豪威爾任盟軍遠征軍最高司令,著手實施在歐洲大陸登陸的「霸王計畫」,開闢反法西斯第二戰場。

1944年6月6日,艾森豪威爾指揮300萬大軍成功地實施了諾曼底登陸作戰。這年12月,他晉陞為五星上將,這是美國的最高軍銜。

在艾森豪威爾指揮下的盟軍與蘇聯軍隊合作,徹底粉碎法西斯德國,於1945年5月結束了歐洲戰事。1945年6月艾森豪威爾回國,旋即就任陸軍參謀長。

1948年5月,他退出現役,出任位於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當年秋天,他出版了暢銷的戰爭回憶錄《遠征歐洲》。

1950年秋,出於對歐洲形勢的考慮,美國總統杜魯門請艾森豪威爾復出,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最高司令。在歐洲工作將近兩年之後,艾森豪威爾於1952年6月1日再次退出現役,代表共和党參加總統競選。

這位職業軍人出身的美國總統,對戰爭的體會自然與眾不同,對世界戰略的權衡,在他心中更是由來已久。

競選成功之後的1952年12月2日,艾森豪威爾帶領一行人來到朝鮮,作實地考察。

早在1946年夏天,艾森豪威爾就到過朝鮮。那時他覺得朝鮮氣候炎熱,遍地荒蕪,道路和田野里一片塵埃。而這回,飛機降落處滿目冰天雪地,朝鮮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戰場,艾森豪威爾唯一的兒子正在前線。

在前方觀察哨所,艾森豪威爾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了正面中國志願軍的陣地。他認定中國軍隊已經在朝鮮山野里找到了隱蔽和保全自己,並能向敵人實施炮火襲擊的辦法,那就是在山嶺中開鑿可以直通後方、大得可以容納火炮的坑道。這種坑道蜿蜒縱橫,猶如地下長城。

艾森豪威爾還乘坐輕型飛機在前線上空俯瞰雙方陣地。在軍事上,艾森豪威爾是個行家,他得出的結論是:「顯然,任何正面的攻擊都將遇到巨大的困難……我們不能永遠停留在一條固定不變的戰線上,繼續承受看不到任何結果的傷亡。」

艾森豪威爾於1952年12月5日結束朝鮮之行。在那之後的三個月里,「三八線」以北的中國志願軍部隊進行了大規模的「抗登陸作戰準備」。到4月底,這項準備全部完成,中、朝方面總兵力達180萬人,其中志願軍135萬人。「聯合國軍」方面總兵力近120萬人,其中南朝鮮軍有60多萬人。雙方大體上勢均力敵,美軍不可能大縱深地突破北方陣地。

解決朝鮮戰爭問題,只有談判一條路了。

通過外交和輿論渠道,艾森豪威爾透出了希望重開談判的信息。1953年2月22日,「聯合國軍」的美國司令克拉克將軍致函朝中方面,提議在停戰前先行交換傷病戰俘。3月28日,朝中方面同意這個建議,並且提議立即恢複停戰談判。4月20日,雙方開始交換傷病戰俘。4月26日,中斷了六個月的朝鮮停戰談判恢複。

在決心通過談判解決朝鮮問題的同時,艾森豪威爾開始把精力越來越多地投向印度支那。對於印度支那戰爭,他是在當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時候開始關注並加以研究的。他認定,印度支那戰爭是東西方對抗的一個焦點,交戰雙方的背後都有大國的影子。1953年3月5日,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去世使艾森豪威爾感到,似乎有機會在某種程度上與蘇聯暫時妥協,以求得一段戰略平靜或穩定狀態,以便調整世界格局。

對於美國的外交政策,艾森豪威爾在很大程度上委託給新任國務卿福斯特·杜勒斯主持,自己只是最後批准人。

就在1953年1月20日艾森豪威爾入主白宮之時,巴黎政壇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勒內·梅耶當選為法國總理。

梅耶是老資格政治家,出生於1895年,早年畢業於巴黎大學。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堅決的抗戰派,1944年任交通部部長,1945~1946年任德國事務高級專員,後來當過兩任財政部部長。他傾向於把印度支那戰爭繼續下去,直到出現軍事轉機後再尋求政治解決。

這時,按照華盛頓1952年度向法國軍援的承諾,美國已把13.7萬噸武器裝備運到了印度支那。其中包括900輛裝甲車,1500輛各種運輸工具,2500門大炮,2.4萬挺(門)自動武器,7.5萬支槍,9000套無線電通信器材。法軍空軍則收到了160架F-6和F-8戰鬥機,41架B-26轟炸機,28架C-47運輸機,以及9.8萬枚炸彈。

儘管有如此軍援,但在印支戰場上,每個月都有越來越多的法國士兵捐軀疆場,對西方世界來說,印度支那的戰局非但沒有出現期望中的改觀,反而更加惡化了。

1953年3月,一個美國代表團訪問了越南北部,法軍越北部隊司令岡薩雷斯·利那雷斯將軍向他們透露真情說,在越南北部,法越雙方正規軍兵力相差不大(實際上越軍人數更多——本書作者注),但是,越軍有能力集中4~5個師用於機動作戰,而法軍2/3的兵力被拖在各個防禦點上動彈不得,機動兵力最多只有25個營,共2萬來人。

同月,杜勒斯在會晤法國外長皮杜爾時說,艾森豪威爾和他都認為,朝鮮和印度支那是一條戰線上的不同組成部分。這是美國官方第一次將印度支那擺到和朝鮮相等的地位。而此時的朝鮮戰場漸趨平靜,簽署停戰協議的日子已經可以預見了。

但印度支那局勢卻依舊撲朔迷離,法國新任總理梅耶帶著外交部部長皮杜爾、負責印度支那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