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兵鋒指向越西北 中國顧問提出主力轉向越西北

分析紅河三角洲平原作戰的得失,中國軍事顧問團日益明確地認為,越西北是關係抗法戰爭全局的戰略要地,為兵家所必奪。佔領了西北高原,就將越北根據地連成了一片,法軍難以實施戰略性大掃蕩,越軍則可乘勢先易後難,得手後再將兵鋒指向平原。而且,西北的少數民族同胞會提高覺悟,熱誠地支持抗法戰爭。越西北與中國的雲南接壤,解放那裡,就打開了又一條邊界大道,便於中國的援助。

和平戰役進行期間的1951年底至1952年初,中國軍事顧問團擬訂了《對越南北部敵我情況研究及今後的任務方針問題》和《1952年任務與方針》兩份重要的專題意見書,提交越共黨中央和越軍總軍委,明確提出了發起西北戰役的建議。

中國顧問團的意見是:在整體上,印度支那戰場仍然是法強越弱。法方沿紅河三角洲邊緣不斷加強著塔西尼防線,在防線內集結主要守備和機動部隊,成為戰略配製上的強點。如果越軍主力指向這個區域,則法軍容易發揮空軍、火炮和水網地帶江河炮艦的兵器優勢,大量消耗越軍的有生力量,戰鬥將十分艱苦;反過來說,越南西北部的萊州、山蘿、義路以及寮國上寮的豐沙里、桑怒等廣大山區,是印度支那的戰略要地,這裡地域遼闊,山巒起伏,如果打下來加以鞏固,可以成為越軍的重要後方,進可攻、退可守。而法軍在那裡的兵力顯得稀少,是明顯的薄弱部位。作為合理的選擇,越軍主力應向西北地區發展。

和平戰役的進程和結果使越中雙方對於未來戰略方向的意見趨於一致。

在和平戰役尾聲中的2月16日,羅貴波向越軍總軍委提出了1952年的作戰方針:大力開展游擊戰爭,輔以小規模的運動戰,但不放棄有利條件下較大規模的運動戰;部隊則輪流進行政治、軍事整訓。與此同時,越軍應準備條件,在雨季後將主力移向西北地區作戰。

中國軍事顧問團的具體建議是:雨季之前,插入敵後作戰的越軍第304、第316和第320師仍以作戰為主,發展並鞏固游擊區,襲擊法軍的交通線和突出據點,並隨時準備反掃蕩,打擊和牽製法軍,使離開了紅河三角洲邊緣戰場的部隊順利整訓。在雨季前,第308和第312師以整訓為主,但不遠離敵人,即在距離敵人一兩日行程的地點整訓,使法軍不敢抽調大量兵力掃蕩已滲入塔西尼防線建立游擊區的越軍。進入雨季,再把第304、第316、第320這三個師撤至越北中央根據地邊緣地區整訓。

羅貴波同時將建議內容上報中共中央軍委。報告說,將進一步建議越方,為了將作戰重點移向越西北,上半年作好準備,下半年進攻山蘿、萊州、義路並鞏固之,再以西北為基地,準備來年進入寮國作戰。

羅貴波的報告得到了批准,劉少奇還批示:「幫助寮國解放,甚為重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