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平原對峙拉上了雨幕 義路之戰與和平戰役

制訂作戰計畫的時候,塔西尼認為最終的抉擇應該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有一定的政治戰略意義,二是作戰遠端距離不能太遠,要便於法軍空軍和艦隊裝備的支援,法軍出擊的最遠點應在塔西尼防線以外40公里到48公里之間。這樣,就有三個打擊目標可供選擇。一是南出紅河三角洲,掃蕩塔西尼防線以南大約50公里的清化。那裡靠近北部灣,是越軍控制下的著名產糧區;二是進攻太原,那裡是越軍最穩固的中心根據地城鎮,佔領了那裡就能夠直接威脅對手的最高首腦機關,以及一些小型軍工廠。不過太原也是最難打的地方,法軍已在那個方向失敗過多次。第三個打擊目標就是和平了。

和平是越南和平省的省會,位於河內以西偏南大約70公里,距離塔西尼防線西端大約40公里,是芒族聚居區,也是越軍在國土蜂腰部北部根據地通往西部和北部的交通要道,6號公路可通達這裡。如果佔領了和平,就可以切斷越軍第3聯區與中央根據地的聯繫。從軍事地形上說,和平正北,黑水河南北垂直而下,江中可通小型艦艇,江西是群山,江東是逐漸平緩的丘陵。在和平以東,就是東西向的6號公路。法軍如果佔領了和平,有可能鞏固黑水河以東、6號公路以北的三角地帶。要是沿黑水河和6號公路構築起堅固的可以相互支援的堡壘,就有可能使塔西尼防線向前推出,使紅河三角洲得到穩固。經過再三權衡,塔西尼決定進佔和平。

塔西尼認為越軍的後勤保障能力薄弱。他通過計算髮現,越軍每進行一次戰役進攻,都需要兩個月左右建立後勤基地。例如,從邊界戰役到紅河中游戰役是兩個月,再到東北戰役是兩個半月,從那以後到發動寧平戰役又是兩個月。如果戰役時間長於一個半月,越軍就可能因為後勤接濟不上而退兵。因此,他決心把這個戰役延續得長一些。在研究最新戰報的時候,塔西尼感到有些驚異的是,越軍居然搶先一步動手了,而且把作戰位置選在了他最不願意的西北方向。

1951年9月中旬,按照武元甲的命令,黎仲迅率第312師向越南西北方向開進,向西北地區的門戶義路發起攻擊。武元甲的意圖是,使用一個師打開西北地區的大門,殲滅敵人部分有生力量,為5~6月間參加寧平戰役的部隊繼續休整贏得時間,為爾後的進軍鋪平道路。根據作戰計畫,越南地方政府從四個省緊急抽調了5000餘民工為第312師運送糧食和彈藥。

9月23日,第312師各團在富壽境內渡過紅河,翻山越嶺向義路前進。29日,第312師從三面包圍了義路。10月2日傍晚,第312師以兩個團向義路——泰族聚居的城鎮——發起攻擊。越軍初戰不順手,進攻部隊意外地遭受當地泰族武裝的抵抗,一連兩個晚上沒有打下來。

此時塔西尼正在美國,他的副司令沙朗將軍得知義路戰鬥打響後決心立即增援。鑒於義路在河內以西145公里之外,沙朗命令使用空降兵打退越軍。10月3日午後,法軍向義路西北19公里處的嘉會空投了兩個傘兵營,對越軍第209團側後展開攻擊。次日,法軍又向那裡空投了兩個營的兵力。越軍攻堅不利,發現腹背受敵,於10月10日結束戰鬥撤回越北根據地。

規模並不大的義路戰鬥引起了塔西尼的警覺,他特別擔心越軍主力西移,開闢新的戰區。一旦判斷出越軍主力又重新集結在越北,塔西尼就大動干戈了,命令實施和平戰役計畫。

1951年11月14日,法軍向和平空投了3個傘兵營,克服了越軍的輕微抵抗後佔領和平。此後兩天,在沙朗將軍指揮下,15個營的法軍順利地佔領了預定的「三角地帶」。得手後的法軍立即搶修公路,並動用了20艘小型登陸艇沿黑水河而下,開通航道,向和平城裡的法軍運送給養。這些軍事行動都沒有遇到越軍的激烈抗擊,沙朗判斷,越軍主力部隊不在當地,因此拚命鞏固新佔領的地區,意在吸引越軍主力前來,尋機消滅之。

越軍根據地被打進了一個楔子,嚴峻的局面使越軍總軍委領導人頓時冷靜了下來。武元甲邀請羅貴波和鄧逸凡會商軍事對策。此時正值韋國清和梅嘉生都回國去了,羅貴波是總負責。雙方研究後認為,法軍大舉進攻固然帶來不少困難,但是敵人把大批戰略機動力量集中使用於新佔領的和平及其以北、以東廣大地區,維護新的交通線,增加了越軍消滅法軍有生力量的機會;法軍抽空了戰略預備隊,也使得紅河三角洲心臟地區顯得空虛了,這是越軍施展平原游擊戰的好機會。羅貴波進一步提出,如果和平正面戰場和平原敵後戰場兩相配合得好,法軍不難被趕走和消滅。他建議越方將一部分主力部隊派往紅河三角洲敵後,在那裡恢複游擊區,打擊法軍和保大軍。他在會商中介紹了中國軍隊在開展敵後武裝鬥爭中的主要經驗,胡志明和武元甲表示願意採納羅貴波的意見。

鄧逸凡請示了中共中央軍委後向越方建議,越軍應組織中小規模的運動戰,並積極開展游擊戰,最好避開法軍的鋒芒,從側後加以騷擾、打擊,消耗法軍的有生力量。越中雙方都判斷出,法軍意在和平地區尋找戰機與越軍決戰。羅貴波進一步提出,越軍可以用兩個師的兵力插入敵後進行廣泛的游擊戰,著力於恢複那裡的游擊根據地。

越方認為羅貴波的建議十分中肯,最終全部接受了。以至於數年之後,羅貴波調回國內就任外交部副部長之際,越南勞動黨中央特地為羅貴波作了一個鑒定,報告中共中央,其中特意說道,羅貴波在和平戰役時曾向越方提出過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意見,對奪取戰役勝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會商後,越南勞動黨中央和越軍總軍委決定在和平地區挑戰法軍。11月下旬,越軍成立和平戰役指揮部,制訂出「和平戰役」計畫,調集第308、第304、第312師三個主力步兵師和新建的第351工炮師大部分兵力進入和平戰區,與法軍的前線機動力量作戰。以第320和第316師滲入紅河三角洲平原地區,在敵後開展游擊戰。具體方案是,第316師在河內正北方向的塔西尼防線一帶作戰,伺機滲透塔西尼防線南下,直接向河內施加壓力。而由文進勇任師長兼政委的第320師,則從半年前寧平戰役時的出發位置前出,再次越過帶江,打到紅河三角洲腹地去,從南面威脅河內。

越軍總軍委決定發起和平戰役之時,中國軍事顧問團正在進行集中整訓,由於韋國清、梅嘉生不在,鄧逸凡經請示後指示軍事顧問團繼續集中整訓。因此,在和平戰役中中國軍事顧問沒有到前線協助指揮,該役成為邊界戰役之後由越方獨立進行的唯一一次重大戰役。儘管如此,中國軍事顧問團負責人仍和越軍總軍委保持密切聯繫,掌握戰役的進展情況,提出自己的建議。

寧平戰役後,越軍第304師營以上軍官會餐慶祝勝利。中間站立者為第304師顧問朱鶴雲

越軍總司令注意到:「這一戰役將沒有中國顧問參加。他們擔心,如果我們繼續投入大規模作戰遇到困難,他們負有責任。這是我們在指導作戰過程中必須注意到的正當擔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