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調整戰役方向 武元甲與陳賡的默契

武元甲,1913年生於越南中部廣平省安社農村,那是北緯17度線以北越南最窮困的地方之一。武元甲的父親是個鄉村知識分子,熟悉儒家經典,參加過抗法鬥爭。武元甲12歲開始上學,13歲參加了地下組織「新越革命黨」。16歲時,武元甲進入法國人在順化市開辦的國立大學,兩年後的1930年因參加農民運動和學生罷課被學校開除。這期間武元甲曾被捕入獄,在獄中數月發奮讀書。出獄後,他來到河內,寄居在教授鄧太梅家裡,就讀於河內大學法律系。在河內大學,他認識了越南革命的重要領導人長征。

1936年,法國民主運動的發展使海外殖民地可以自由出版報紙。1937年,法國共產黨派代表來到越南,幫助雖然已經成立但是組織渙散的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展和健全組織,武元甲在此時加入印支共。也在這時,武元甲認識了日後越南的重要領導人范文同。

同年,武元甲獲得法學學士學位。他的法律學成績一般,但是政治經濟學成績十分出色,遂決定繼續求學。但這時父母已經無力供他上學了。雖然鄧太梅教授繼續供他住宿,但武元甲必須掙錢。他找到了一個中學歷史教師的職業,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學習,直到1938年獲得另一個學位。獲得學位後武元甲結婚,夫人也投身於反對殖民統治的鬥爭。1939年底,越南殖民地形勢緊張,武元甲帶著妻子回到自己的家鄉。不久,在殖民者的搜捕中,武元甲夫人被捕入獄,於1943年病逝於獄中。武元甲則在1940年逃過了追捕進入中國雲南,和范文同一起來到昆明。

武元甲結婚照

1941年5月,武元甲在昆明第一次見到了胡志明,並且接受胡志明的指示,和范文同一起來到貴陽的八路軍辦事處住了相當一段時間,準備從那裡轉道去延安學習。適逢德國希特勒軍隊向蘇聯發起大規模進攻,印度支那局勢也發生了變化,胡志明即令武元甲等人返回中越邊境秘密組織武裝鬥爭。

1944年12月22日,越南「宣傳解放軍」在高平附近的群山中成立,朱文晉任隊長,武元甲擔任指導員。從那時起,武元甲的生活就和越南的武裝鬥爭聯繫在一起了。1946年,武元甲和鄧太梅教授的女兒鄧碧霞結婚。在艱苦的日子裡,武元甲長期和胡志明在一起,深得信任。

陳賡清楚,要改變先打高平的戰役計畫,應該首先說服武元甲,再統一越軍幹部的思想。

陳賡的湖南腔漢語談吐清晰:印度支那的法軍總數雖然還在20萬人以上,但是成分十分複雜,大部分兵力分散守備,機動兵力很有限。再加上受國內反戰力量的影響,要從本土大規模增兵已經不可能。這是法軍無法解決的問題,對越軍非常有利。

那麼越軍能不能充分利用法軍的弱點呢?陳賡對武元甲說,現在的越軍正面臨著三個轉變的過程——由分散的游擊隊轉到部分集中的正規軍,由分散的游擊戰轉到適當集中的運動戰,由過去的消耗戰轉到殲滅戰的過程。要順利完成這種轉變,必須慎重初戰,第一仗打不好,會嚴重影響士氣。高平工事相當堅固,三面環水,一邊靠山,易守而難攻。以目前越軍的戰鬥力,要攻佔高平是很不容易的,即使僥倖攻下高平,也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陳賡的意見是,先不打較大的高平據點,而是先打較小的東溪,孤立高平,迫使敵人增援,越軍則爭取在野外運動中消滅敵人的援兵。這樣,在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同時,也可鍛煉和提高越軍的戰鬥力;圍困而不馬上攻擊高平,則使它原先堅固的據點不能發揮作用,這就便於爾後攻殲之。

武元甲為之釋然,說他感到陳賡的想法有說服力,沒有別的意見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