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國軍事顧問團奔赴戰場 鄧逸凡的戎馬生涯

鄧逸凡趕回南京搬家,沒有想到,他去越南的事遭到了夫人周志中的激烈反對。他對妻子爭辯說,韋國清不是燕爾新婚嗎?他都去越南,我們還能說什麼?我這一生,什麼時候不服從過命令?妻子挺不情願地收拾東西去了北京。這時的鄧逸凡遠沒有意識到,軍事顧問團的越南之行將導致他一次婚姻的失敗。

鄧逸凡接著到了廣州,他想回家鄉興寧一趟,看看闊別了23年的父母親。在廣州,中南軍區參謀長洪學智和政委賴傳珠熱情接待了鄧逸凡,他們都是新四軍的老戰友。鄧逸凡告訴他們,很想回家看看,自己還是在西安事變後寫過一封信給家裡,告訴父母親,自己在陝北紅軍中。之後收到了堂兄的回信,說父母親都健在。後來自己到了新四軍,和家裡的聯繫又斷了。

洪學智、賴傳珠表示能夠理解鄧逸凡的心情,但他們說眼下鄧逸凡還回不了家,因為梅縣地區偏處廣東東北角,山高路遠,沒有順暢的公路,沿途土匪猖獗:「你要去,光派輛車還不行,還得派一支部隊護送你。」聽這麼一說,鄧逸凡也就作罷了。

鄧逸凡轉道去南寧,離開廣州之際,他發現自己走的正是當年走向革命的那條路。

鄧逸凡1912年出身在廣東興寧縣(今興寧市)峭峰堡村一個農民家庭,7歲進入本村私塾,1926年考入水口鎮上高小,接觸到一些關於共產主義思想的啟蒙讀物,逐漸受到影響。1927年,15歲的鄧逸凡考入中學,參加了青年團。同年11月,家鄉鬧農會,他即回家參加組織農會,秘密散發傳單、傳遞信件。

為時不久,大革命失敗了,鄧逸凡受到縣政府通緝。他在民團趕來捉拿之前得到報信,連夜一個人離家跑到了汕頭,投在一家竹器店做篾匠。藤筐藤椅剛做得有了樣子,篾店卻倒閉了。鄧逸凡出來當上了排字工人,不久又遭失業,不得不流落街頭。人生的苦難使鄧逸凡早熟了。

1955年,鄧逸凡被授予中將軍銜

1929年,國民黨軍第5軍獨立團學兵隊在汕頭招收學兵,鄧逸凡趕去報名,不想人家嫌他個頭太小,拒不接收。正在走投無路之際,招兵處的竹簾掀起,走出一個軍官來,用客家話問道:「小老弟,從哪裡來?」原來,他聽見鄧逸凡說客家話,就走出來了。

鄧逸凡說:「我從興寧來,因為家裡窮,想找個活路。」

那人聽了,吩咐招兵登記的人收下了鄧逸凡。那人名叫邱少郊,是廣東梅縣人,後來成了鄧逸凡的連長。鄧逸凡當兵不久參加了對軍閥陳濟棠的作戰,所在部隊被打散了,他從亂軍中逃出,去到廣州到處打工,生活又十分窘迫。說來也巧,有一天鄧逸凡走在街上,竟迎面遇上了那位邱連長,於是重新入伍。邱連長升任副營長,鄧逸凡到學兵連當了班長。此時是1930年初。

當年3月,粵桂軍閥相爭,激戰梧州,鄧逸凡所在學兵連也要開上去了。開拔前,鄧逸凡找到邱副營長說,到那裡打仗我不去,死得太沒有意義了。

邱副營長對他說:「你們不是去梧州,而是過大庾嶺,到靠近湖南的南雄,再開過去就是共產黨了,要防他們到廣東來。共產黨不是土匪,很厲害。你們去吧,去了以後不要大打,只要防一防。」

鄧逸凡聞言心中大喜,原來那裡有共產黨。

幾天後,當上了代理排長的鄧逸凡和部隊一起出發。就在他們到了南雄後布哨的第二天,他們駐守的山嶺被紅軍包圍了。鄧逸凡身邊的人都嚇壞了,在山頂附近的排部竹棚子里擠了四五十人。有人提出由鄧逸凡指揮衝出去打,強行突圍,被鄧逸凡制止了。很快,紅軍沖了上來,兵不血刃,將山頭的一二百人盡數俘虜。

紅軍帶著他們走路,鄧逸凡迫不及待地告訴押送他的紅軍戰士,他是共青團員,因為大革命失敗離開了家,現在,他要回「家」了。

在南雄附近,全體俘虜被集中起來,聽紅軍統帥朱德講話。朱德講了一番話以後宣布,願留者歡迎,願走者每人發三塊大洋當路費,請自由選擇。

鄧逸凡一下子被身邊的俘虜兵們圍住了,大家都要聽他的意見。鄧逸梵谷喊:「我不回去,我要留下來當紅軍!」他一喊,一百來人留下來當了紅軍。以後,除了戰爭中的陣亡者,這些人都成了解放軍的高級將領。

紅軍對個子不高的鄧逸凡很感興趣,一個幹部模樣的人過來問:「你當紅軍想幹什麼?」

鄧逸凡說:「最好當宣傳員。」

「宣傳員?你會寫字嗎?」紅軍幹部問。當他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後,立刻找來一支毛筆,遞到鄧逸凡手上。

鄧逸凡乘興揮毫,寫出幾個蠻不錯的毛筆字。紅軍幹部喜出望外,說:「你不用當宣傳員了,你當文書吧,我們正在找文書呢!」

1930年,鄧逸凡在江西會昌加入共產黨,當了營文書,不久改任支隊文書,支隊首長是林彪、羅榮桓。

鄧逸凡參加紅軍一個月後就入黨了,但在當年冬天經受了「打AB團」的嚴峻考驗。有人誣陷他是「AB團」,因查無實據,他被從輕處理,受到撤銷支部委員的處分。鄧逸凡意志堅決,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又逐漸被提拔起來。

長征中,鄧逸凡是第1軍團第2師參謀處的文書,除了背負槍支彈藥和行李,還身背全師的統計文書。個子不高的鄧逸凡不堪重負,向上級申請免背步槍。誰知在戰爭環境下性情大受影響的首長聞言大怒,非但不予同意,還斥責鄧逸凡調皮搗蛋,有動搖之嫌,又一次撤銷他的黨支部委員職務,還指定一人來監視他。

鄧逸凡內心充滿痛苦,但仍以最大的忍耐接受挑戰,在萬里長征中盡心盡職,證明自己的忠誠。沒有想到,艱苦的跋涉和戰鬥使那個監視鄧逸凡的人忍受不住,沒過多久就逃跑了。鄧逸凡不為所動,爬雪山、過草地,一直走到了陝北。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陝北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鄧逸凡任第115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隨軍挺進華北,後轉戰至山東。1941年2月,鄧逸凡任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後方政治部主任。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鄧逸凡任新四軍政治部秘書長。

在新四軍,鄧逸凡有了第一次與外國盟軍的接觸。那是1944年8月,美軍一架轟炸機執行任務時受傷,機上人員紛紛跳傘。最後跳傘的五個人降落在新四軍蘇北鹽阜根據地,鄧逸凡負責接待了他們。他下令以最好的條件接待,為此還讓出自己的住房,粉刷一新接待五位美軍戰友。後來,又安全地將他們送到大後方。

解放戰爭中,鄧逸凡調任山東野戰軍第2縱隊政治部主任,協助縱隊首長韋國清的工作。1949年渡江戰役前夕,鄧逸凡任解放軍第21軍政治部主任。

這年5月3日,第21軍佔領杭州。稍後,鄧逸凡調往南京,任華東軍政大學第3總隊政委,開始與梅嘉生搭檔。這時,他的妻子周志中也從上海軍管會調到南京。他們兩人自1941年在新四軍中結婚,戎馬倥傯之間,已經有了兩個女兒,眼下還都寄居在上海。妻子特別希望將兩個女兒也接到南京,一家人團聚,不料想鄧逸凡卻要出國征戰。

20年彈指一揮間,在南北征戰中成長的鄧逸凡酷愛讀書,知道即將奔赴的越南就是古代的交趾國。離鄉辭國之際,他不由地聯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句:「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