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毛澤東和援越抗法決策 胡志明,越南人民愛戴的領袖

就在羅貴波緊張工作的時候,胡志明結束了中國之行,於1950年4月4日回到越南中央根據地。胡志明一回來就派人通知羅貴波:「明日見面。」

4月5日清晨,由越南主席府典禮長武廷瑩陪同,羅貴波第一次見到了胡志明。

那是大山裡的一塊平地,一條清澈的小溪淙淙淌過,小溪邊搭起了一個小竹樓,就是胡志明的「主席府」了。胡志明在門前迎接羅貴波,一見面就和他緊緊擁抱。

胡志明是越南革命傳奇式的領袖。

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五年之後的1890年5月19日,胡志明出生在義安省南檀縣金蓮村。他原名阮生恭,上學後取名阮必成。他的父親阮生輝精通漢文,曾在順化會試中考中副榜(相當於候補進士),當過平定省平溪縣知縣,因與法國殖民當局及阮氏官吏不和而去職。少年和青年時的阮必成對中國古典文化作過刻苦鑽研,在法國殖民主義者的壓迫下產生了救國圖存的熱切願望,逐步接受了民族革命思想,決心終身致力于越南的獨立和解放。

1911年,阮必成當上了一名海員,漂洋過海。幾年後他來到英國居住。對於西方文化的了解,阮必成是在歐洲完成的,歐洲文化,尤其是英、法兩國文化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17年,被第一次世界大戰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國從越南徵調近10萬民工到法國為戰地服役,阮必成利用這個機會移居法國,開始使用「阮愛國」作自己的名字,在旅法越工中宣傳新思想。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加入法國社會黨。1922年該黨分裂,阮愛國擁護的一方改組為法國共產黨,他也由此成為共產黨人。法國共產黨是「第三國際」成員,阮愛國於1923年去了莫斯科。從此以後,莫斯科成為他一生中理想縈繞之地。

1924年,阮愛國作為第三國際代表鮑羅廷的秘書和翻譯來到中國廣州,他的主要任務是推動越南革命,準備建黨。中國的大革命失敗後,他在東南亞一帶活動,終於在1930年1月組織成立了越南共產黨,不久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

建黨後不久,阮愛國就在香港被捕。他於1933年初出獄,隨即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取道海參崴去了莫斯科,在那裡繼續指導越南革命,並且一直住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

1938年底,阮愛國離開蘇聯從新疆來到延安,接著往南進入中越邊境地區,在那裡直接領導了漫長的抗日救國鬥爭。1942年8月,他化名胡志明,從此一直使用這個名字。在胡志明領導下,印支共逐漸發展壯大,建立起抗日救國的統一戰線組織「越南獨立同盟」(簡稱「越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將要結束的時候又建立了自己的軍隊。抓住1945年8月日本法西斯軍隊土崩瓦解的有利時機,胡志明領導軍民實行總起義,在1945年9月2日發布《獨立宣言》,宣告越南獨立。

在長期的曲折經歷中,越南人民逐漸認識並愛戴自己的領袖——胡志明。

初次見面,胡志明即告訴羅貴波,他在莫斯科見到了斯大林、毛澤東、周恩來,在北京見到了劉少奇、朱德。中蘇雙方商定的基本方針是,中國直接援助越南,向越南提供武器裝備和軍隊訓練方面的全面援助。胡志明對此表示感謝,他還邀請羅貴波參加於次日召開的印支共政治局會議。

1950年5月19日,越南中央根據地的少年們祝賀胡志明60歲生日

這次政治局會議前後持續了兩周,詳盡討論了如何打開越中邊境局面,以便接受中國援助的問題。會議中越方政治局委員們提出,為了實施反攻,最好將越軍主力開到中國境內的雲南和廣西兩地進行整訓,整訓兵力將達1.25萬人。胡志明也持此見,並於會議進行中的4月12日親自致電中共中央,希望中國援助3000噸糧食,以供人民軍七個月之需,並在雲南、廣西兩地訓練人民軍主力部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