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下最上川 第二節

碼頭面臨國道,就如司機所說的,跟國鐵古口站有一段距離。碼頭是用混凝土建造的,有點像衙門的大門。入口處豎立著一塊寫著「戶澤渡船所」的大招牌,船票上也寫著「乘船證」,在售票口的旁邊,掛著「歡迎光臨」和「可口可樂」的大招牌,給人以格格不入的感覺。

清水和征子夫婦下車後,便進入建築物裡面。距離下一班船開船的時間,還有三十分鐘,所以尚無其他乘客登船。

建築物裡面,幾乎都是禮品店,他們二人在最裡面的一家喝茶、吃東西。

「聽說紅葉季節,是觀光的最好時刻。」清水向送茶來的男服務生搭訕道。

「是的,那時候最熱鬧,不過,冬天搭船賞雪也不錯。」對方說道。

據說冬天船內放置火盆,供乘客取暖。不一會兒功夫,因雪融化,水量大為增加。

「這時節,兩岸的山中有熊出沒。」

「熊?……」清水和征子互相望了一眼。

「昨天也有熊出現,我帶著獵槍去追捕,可惜被那畜生逃掉了。」對方好像很興奮地說道。

就在他們二人談話之際,搭船的乘客紛紛來到。征子突然用手指,戳了一下清水的側腹。

「什麼事?」

「那兩個人來了。」征子小聲地說道。

仔細一看,在禮品店對面談話的那兩個男女,的確是那對新婚夫婦。

「啊!……」清水忍不住叫了出來。對方也好像注意到這邊,男的更是一臉驚異的表情。

「奇怪,那個男的,怎麼沒有被警察拘留偵訊呢?」征子一臉不解的表情說道。

「因為他曾跟遇害的那個女人一起,出現在間歇溫泉?」

「是的,他是最有嫌疑的人。」

「會不會他已經被查證過,跟那個事件無關?」

「會沒有關係嗎?」

由於征子越說越激動,聲音也就變大了,清水連忙用手指壓住嘴唇。

「馬上就要開船了,想上廁所的乘客請趕快上,因為船上沒有廁所。」清水聽到廣播後,馬上前往建築物旁邊的廁所。

寬大的廁所裡面,整整齊齊地排著小便器,顯得非常壯觀,由於乘客蜂擁而入,使得秩序有點混亂。

清水花了三千圓購買了兩張船票,和征子一同走出建築物,前往渡船所。

途中擺飾有寫著「阿信之舟」的小船,看來那齣電視劇 ,多半是在這裡拍攝的。

玻璃纖維船已經在渡船所等候乘客。是一艘細長船,船頂是用乙烯合成樹脂做成的。

那對新婚夫婦比他們二人早一步上船,乘客一共有八個。船上還放著火盆,但沒有點燃。

六十二、三歲的船東和四十來歲的招待員也上了船。在引擎聲中,船開始行駛了。最上川下行之旅就此開始。

最上川非常寬闊,可以看到在國道上行駛的車子。河水還很冰冷。

清水原本以為,船隻會像在激流一樣顚簸急行,沒想到船行的不但平穩,還慢慢地行駛著。由於這附近一帶,古時候是以船隻輸送貨物,所以,應該不會像急流那樣危險。

剛開始的時候,其他乘客一面眺望著兩岸的風景,一面聽招待員的解說和最上川的歌曲,只有清水很專心地,看著向招待員借來的報紙。

他關心的是,昨天的事件,不知道有什麼進展?山形縣版那一頁,很詳細地報導了那個事件,也刊出了快車「最上川一號」的照片。

他不但知道被害者名叫木下優子,也知道在列車接近酒田站時,才發現被害者已經死亡。

青木列車長做了如下的談話:

那個乘客好像是一個人在鳴子上的列車,列車駛過新莊車站後,她不時用照相機拍攝窗外的風景,我也在古口附近被拍了一張照片,在列車快抵達酒田時,她競然在座位上睡著了,我去叫她,才發現她已經死了,到底她是在什麼時候死的,我一點也不知道。

山形縣警察局立即在酒田警察署,成立了捜查本部,進行調查工作。

報上也刊登了警方的談話。

根據警方的說法,被害者的手提袋,和列車長所說的那台照相機都沒有被偷,只是車票不見了,由手提袋裡面放有十二萬圓的錢包沒有被偷走來看,不像是強盜殺人,死者可能因私人恩怨,才遭遇的殺身之禍?

照相機裡面的底片,已經送去沖洗了,對於這個事件的查證工作有無幫助,目前還不知道。

報上也很清楚地,刊登出被害者的照片,這張照片大概是社會人士或死者的家人提供的吧?

照片上的人所梳的髮型也是舊式的。

清水把報紙放下來,注視著坐在船頭的那對新婚夫婦:男的戴著淺色的墨鏡;女的因為坐在男的對面,所以,無法很清楚地看到她的臉。男的大約二十七、八歲,鼻子很挺,是個很英俊的美男子。

可能跟新婚妻子談笑,所以男的時時露出笑容。前天在間歇溫泉,看到的那個男人的確是他。

可是,在間歇溫泉跟他在一起的那個女人,並不是現在的新婚妻子,而是昨天在快車「最上川一號」上的被害者。

「莫非那個男人就是兇手?」清水刑警這麼想道。

可是,在蜜月旅行途中,能否這麼做,還是一大問題。

「啊!有人在向我們揮手呢。」征子這麼說道,清水連忙把視線轉向對岸。

河邊有一座小屋,有一個老人向這艘船揮手。

「那個老先生獨自一個人住在那裡。」招待員說道。

對岸看不到電線,小屋的後面就是山丘。

「為什麼那位老先生,要住在那裡呢?」站在招待員旁邊的一個四十來歲的觀光客問道。

「沒有電,當然也無法看電視,這種生活該有多乏味呀!……」招待員感慨地說,「他的家人和親友,曾以『一個人住在這裡,一旦生病就慘了』的理由勸他回家,可是,那位老先生卻說,他一個人住在這裡感到很快樂,怎麼樣勸也不回去。」

「他的心情我了解。」那位四十來歲的觀光客,若有所感地說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