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國際刑事法庭終於發出了拘捕令,三個人,卡扎菲,他的二兒子賽義夫,以及他的妻弟、情報頭子塞努西。
拘捕令裡面包括他的妻弟,一定不令人奇怪,因為1996年那宗阿布薩利姆監獄慘案,不少受害者家屬相信就是他下令開的槍。這次也是一樣,當班加西民眾走上街頭之後,他代表卡扎菲來到班加西,可非但沒有和民眾談判,反而下令開槍。當民眾開始反抗之後,他逃回了的黎波里。不過聽到不少東部民眾在那裡猜測,他應該已經被處死,因為自從他逃離班加西之後,再沒有人見到過他公開露面,而人們猜測和相信,按照卡扎菲的個性,辦事不力的這個妻弟一定不會有好下場。當然,這些都只是猜測,也沒有辦法求證。
作為情報頭子,他做的事情當然不只這些,所有的利比亞家庭遭遇到親人失蹤或者被監禁,被稱為是精神病,都是他負責的機構所做的事情。
但是,賽義夫也在這份名單裡面,確實讓我感覺有些驚訝。國際刑事法庭的理由是,賽義夫在卡扎菲政府裡面,實際充當了總理的角色,進行具體的落實。這個最被西方所熟悉,而且被認為是卡扎菲身邊最開明的人,最終是他自己選擇,牢牢地和自己的父親站在一起,或許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如果他的父親下台了,他也就會變得一無所有。
很多人覺得,接受西方教育的新一代,和他們顯得保守的父輩比較起來,應該懂得民主、自由的重要性,賽義夫的博士論文,還是論述利比亞的公民社會應該如何發展。
但是,從賽義夫的身上,是不是給了大家一個這樣的提醒,來自於特權階級的年輕一代,大家不要期待太高,因為當他們回到那個體制之後,所學習到的一切,只不過是他們和西方打交道的工具,而且,因為他們熟悉西方的一套,也就比他們的父輩更具有欺騙性。他們的本質從來都沒有改變過,因為他們懂得更多,所以更難對付。
看看利比亞政府發言人穆薩,他做的生意就是媒體研究,這並不表示他認為新聞自由是必須的,也不表示他相信新聞應該是按照新聞的倫理和標準來做的,反而正是因為他懂得這些道理,也明白標準是怎樣的,他可以純熟地利用他的專業知識來達到他的目標:用更加不落痕迹的方法進行宣傳,讓媒體在不知不覺中上了他的套。
這些接受了精英教育的年輕一代,我不相信他們不知道普適價值,只不過他們比他們的父輩更加沒有理想,沒有原則。對於他們來說,利益就是一切,為了目標,可以採用各種手段,裝扮成要打交道的那些人喜歡和接受的樣子。
這樣的精英到處都有,特別是在官場上,接受了英美教育的技術官僚,很多時候,比那些老土的前輩更加可怕,還是同樣的原因,他們沒有底線,沒有原則,只有利益,只有目標。但是他們比前輩更加有說服力,他們擅長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扮演不同的角色,即便這些角色,在立場和價值觀上是相互衝突的。他們不在乎這些。
之所以這樣,我想有一點,還是特權心態。現實生活也縱容這樣的心態,看看那些美國的常春藤大學,查查那些外國留學生的名字,不難發現太多人都家世顯赫。在這些校園裡面,時不時會遇到某個非洲國家國王的孩子,中東國家酋長的子女。
學校並不是不知道這些,他們還特別歡迎這些家境特殊的學生,因為他們相信,這樣的人會是未來的領袖,如果改變了他們,那就可能影響他們所來自的國家的未來。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正如前些年,國際社會為「利比亞模式」津津樂道,卡扎菲甚至被選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他的三年任期,到現在還沒有屆滿,賽義夫被看成改變利比亞的希望,但是最終,所有的這些,都變成了國際刑事法庭的一張通緝令。
的黎波里的回應是:忽略。視而不見,這本來就在預期之中。要拘捕卡扎菲當然非常困難,除非像抓拉登那樣出動特種兵,但是誰都知道,沒有一個國家願意這樣做,而反對派自己說得非常清楚:我們沒有能力做到。而卡扎菲自然對這樣的狀況,一清二楚。
當然,影響還是有的,那些卡扎菲身邊的官員,是否還願意冒著成為戰爭犯的風險繼續跟隨他?國際社會中,那些支持卡扎菲,至少是沒有公開表態指責卡扎菲的國家,在這個時候,是不是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的政治立場?
去了位於老城區的圖書館,這是一棟風格和周圍有點格格不入的建築,周邊都是40年代義大利人留下的樓房。這棟大樓從用料和造型顯然花了不少心思,是50年代國王在位時建造的。
圖書館裡面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顯得老舊一些,另一部分則有空調,座位也要舒服很多。原來這個地方是學習卡扎菲綠寶書的地方,當然,現在,這些綠寶書已經不見了。
在一個國家的第二大城市裡面,圖書館沒有得到精心維護,顯然這不是一個喜愛閱讀的城市。我沒有猜錯,只有在老城區裡面,才有四、五家小小的書店,說是書店,更像是文具店和玩具店,書反而只佔據了很小的空間。
仔細看了一下,最多的是烹調書,然後是兒童書籍,再有一些歷史和小說。不過,書店最顯眼的位置放了一本阿拉伯語的奧巴馬自傳。再仔細看,奧巴馬的頭上,是布希剛剛出版不久的自傳,也是阿拉伯語的。
好奇地問書店主人:「這應該不是利比亞印刷的書吧?」
「是的,這來自埃及。而且在革命前,是不可以賣這些書的。」
不鼓勵閱讀,其實是擔心人們看的書多了,就會開始思考問題,而思考太多的結果,自然會不容易受控制,這並不是卡扎菲所希望看到的。
問哈邁德,讀大學看不看課外讀物?他搖搖頭:「只看教材,別的都不看。從小我們都是這樣。」
「那你如何知道這個世界是怎樣的,如何吸收你的學科之外的知識?」
「看電視啊。上網啊。」哈邁德顯然很不服氣。
「上網也就是這些年的事情吧,那之前呢?」
「看電視,看電影啊。不過我說的是我,還是有人看書的,比如我的祖父,他的家裡面有一個大大的書房,很多書的。老一輩的人喜歡看書,看看那座圖書館,國王是鼓勵大家讀書的,成績好還會被送到外國讀書,政府資助的。」哈邁德極力補救他認為的負面印象,然後和之前每次的話題最終的結論一樣,他把責任推到了卡扎菲頭上,「卡扎菲不願意我們看太多書。」
但是卡扎菲忽略了另外一個啟蒙工具,那就是衛星電視。
在班加西靠海邊的地方,有一個專門賣電器的市場,裡面最大的那些店面,都是賣衛星天線的。一支天線加上解碼器,也就是一千多人民幣到一萬多人民幣之間,其中很多是中國製造的廉價商品,讓窮人也能夠承擔,並且成為他們最主要的娛樂。
因為鄰近埃及,這裡的人都是接收埃及衛星公司的節目。我們住的酒店那是老式的解碼器,只能夠收到二十多個頻道,但是新的解碼器,我很認真地按了一遍,二百多個,除了阿拉伯國家自己的電視台、BB,法國、德國的衛星電視頻道,還有中央電視台的阿語頻道以及九套,當然更多的,是我沒有聽說也沒有看過的。
這些電視裡面播放的電影,率先成為打開這裡的民眾特別是年輕人通向世界的一扇窗,從開始的好奇到羨慕,然後是反問,為什麼自己的國家同樣有錢,卻不能過上電影裡面這樣的生活?
從十年前開始,阿拉伯世界的衛星新聞頻道開始發展,這當然要提到半島電視台。圍繞半島電視台產生過很多爭議。去年,科威特政府下令關閉了當地的記者站。這不令人覺得詫異,因為在中東地區,對於新聞採訪的管制是相當嚴格的。比如在沙特,當年BBC阿拉伯頻道播出的節目就需要經過審查,如果沒有證件在街頭隨便拍攝,馬上會有警察出來干涉,隨時惹上麻煩。
科威特政府認為,半島電視台的報道干涉了國家內政,因為播出了科威特警察驅散示威者,導致幾名議員受傷的場面。不過通常這樣的消息,對於電視台來說未必是壞事,成為世界各地媒體競相報道的新聞主角,不但提升了電視台的名氣,也無形中讓這家電視台在人們心目中加深了堅持新聞自由的印象。所以我一直覺得,政府和媒體過不去的通常結果,就是塑造出一個個的媒體英雄。
不過也有不太好的消息,維基解密已經公布的美國政府外交機密電報裡面提到了這家電視台,指出卡達政府經常要求這家電視台刪除對某些國家的批評或者調整對外國領袖的報道,以此作為外交籌碼讓其他國家讓步。
這和這家電視台一直標榜的獨立客觀當然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如果看看電視台的資金來源,又不免讓人生疑。成立電視台的想法,是在1996年,由當時的卡達外交部長提出的,啟動資金1.5億美元來自卡達王室。不過,建台元老都是阿拉伯世界電視新聞的精英,他們中的大部分原來在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