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隨想完結之卷

花費五年時間寫成的《伊達政宗》一書推出後,受到眾多讀者的愛護,筆者謹在此致上最深的謝意。

在近代社會裡,能夠連載一年以上的長篇小說,可說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整個歷史演進當中,想要對過去某個人物的生活背景、一生事迹做完整的追述,實在是相當困難的事。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從時代的演進及一個人的生命發展史當中,了解到人類生存的意義。

如果想要以先人為背景,重新評估身為現代人的價值,那麼伊達政宗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人物。因此過去我曾三度試圖寫下伊達政宗的事迹,但是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戰國武將當中,他是少數幾個能和信長相提並論的名將之一。因此在著手記錄他的生平事迹時,往往必須添加一點筆者的人生經驗才行。

天正十年(一五八二),當織田信長於本能寺切腹自盡時,伊達政宗年僅十六歲。但隨後即在其父的帶領下,逐漸嶄露頭角。

信長於四十九歲那年死去,當時政宗只有十六歲,兩人之間的年齡差距足足有三十三年之久。

這三十三年的差距,使得政宗所生存的戰國時代划上了休止符。

在信長死後的第三年,也就是政宗十九歲時,其父為畠山義繼殺害。為了報殺父之仇,政宗開始如阿修羅般地進行奧羽制霸之工作,甚至將觸角伸展至會津,但是這次的制霸行動卻因秀吉進攻小田原而告結束。

此事對政宗而言,無疑是其一生當中最大的挫折。此外,甚至連其親生母親也因為畏懼秀吉的威勢,在為了顧全伊達家的情況下,轉而和其兄長最上義光合謀,企圖殺害政宗,以便由其弟小次郎繼承伊達家業。

因此,當政宗接獲秀吉命其參與小田原之役的通知後,為了化解母親和最上義光的陰謀,不得不含淚殺了弟弟小次郎這個禍根,然後才向小田原出兵。

以二十四歲之年遭逢如此巨變,政宗內心的挫折感實非筆墨所能形容。在此之前,他只知道運用手腕和頭腦,進入這個以侵略為主的戰國世界,期能一舉奪回會津、安積、岩瀨三郡,攻陷小田原城,然後班師返回米澤城……

由於具有卓越的才能和生活能力,因此政宗從來不會試圖掩飾自己的鋒芒。

「這個猿面冠者……」他對秀吉所展現的叛逆跡象,令秀吉既吃驚又佩服。

根據我的了解,政宗所表現出來的叛逆性,主要出現於豐臣家的沒落期至德川家的勃興期之間,亦即所謂太平時代的開顯時期。由此看來,他真不愧是一位具有先見之明的文明批評家。

當時在日本有所謂的「伊達風」,其所引發的奢華風氣,往往令聞者為之咋舌。中年以後,政宗接受家康、秀忠的委託,成為大長老,重新睥睨天下動向,開啟一族永續之道。這些傲人的成就,全是由於他那不屈不撓的叛骨精神在背後支撐所致。如果這份叛骨精神始終不成熟,那麼人類的幸福之芽必將枯死,而政宗也會墮入低俗的野狐禪中。

良質的叛骨精神,是不向任何人屈服(當然也不會屈服於藏在自身的利己心)、能夠自由自在地伸展,進而達到大悟境界。由此看來,叛骨精神即相當於進步的基礎。或許伊達政宗的一生,就是在這種於領悟中迷惘、於迷惘中得到領悟的情況下度過的吧?

更重要的是,伊達政宗至死為止,仍然不忘展現人類氣概的重要性。

就現代常識而言,伊達政宗闡明了一個難以言喻的事實。那就是,他並沒有禁止陪臣們在其死後殉死的風氣。

當然,當時的日本社會仍然殘留著殉死的風氣。例如,當秀賴於大阪城自殺時,其近臣也有很多人隨之自殺。但是對陪臣本身而言,這實際上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

因此,在有生之年一直不斷砥礪政宗的家康,早在生前即明令禁止這種風氣。

「與其殉死,倒不如抱持這種精神在有生之年竭盡心力為公家服務。」

仔細想想,這種想法倒也不失自然。但是,比家康更為辛苦的政宗,卻未特意加以禁止。

政宗於寬永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以七十歲高齡死去之後,隨即有許多家臣跟在他的身後切腹自盡。

殉死者的姓名及年齡大致如下:

石田將監豐純(四十八歲)

鬼庭采女兼綱(四十四歲)

佐藤內膳吉信(二十九歲)

青木忠五郎友重(三十二歲)

南次郎吉政吉(二十二歲)

加藤十三郎安次(二十三歲)

菅野庄右衛門重成(四十一歲)

岡崎喜齋(七十五歲)

入生田三右衛門元康(六十歲)

桑折豐後綱長(六十六歲)

矢目伊兵衛常重(六十三歲)

小平太郎左衛門元成(六十三歲)

小野二左衛門時村(五十—歲)

渡邊權之允重考(四十七歲)

大槻右衛門定安(六十一歲)

以上共計十五人。

「我們要追隨伊達公於九泉之下。」

雖然這是一種遺風,但是卻未免太過慘烈了。政宗死後,這些近臣一心只想到:

「我們一定要追隨殿下而去!」

這是身為武士應有的表現。在當時,每個武士都有一種信念:「對於死絕無二話可說。」

由於執著於這種信念,因而他們毫不猶豫地切腹自盡。然而,實際上殉死的並不只是這十五個人而已。因為一旦主人殉死,則其家臣也會跟著切腹自殺:甚至主人未能殉死時,家臣也往往必須代替主人殉死。

他們之所以選擇殉死,主要是為了表明對主上的情誼絕非虛假。談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政宗生前不禁止這十五個與他同葬在經峰的家臣殉死呢?

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在其遺訓的第二條里,曾經提到儉約的重要性。既是儉約,當然必須忍受各種下自由的痛苦。

「既是人生的過客,又有什麼好痛苦的呢?」這是政宗的說法。

「不論是多麼難吃的食物,也必須把它吃掉!人類原本就是過客,又有什麼好挑剔的呢?」

此外,最後一條(第四條)也提到:

「臨去之前,必須好好地和子孫兄弟打個招呼,然後才能放心離去。」

人生觀比家康更為淡薄,堅信「人生乃浮世之旅」的政宗雖然認為儉約十分重要,但是卻讓二十多名家臣為他殉死,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也許這些人是真的想死吧?……)

或許政宗是這麼想的吧?不過,政宗當然也不希望成為他人生命的打擾者。

在殉死的家臣當中,有像岡崎喜齋那樣七十五歲的老人,也有佐藤內膳、南政吉、加藤安次等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這些人就好像背負著十字架的殉教者一樣,已經到達生死如一的境地。現代的傳教士經常喜歡利用殉教者來鼓吹他人信教,但是據我所知,這些人並非全部都是自願背負著十字架殉教的。

所不同的是,為政宗殉死的家臣,是真的抱持必死之心,希望追隨主上於九泉之下。當然,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覺悟……

這種對生死的領悟,可以說是一種信仰,也可以說是一種武士道,是君臣之間情誼的表現。

正因為如此,所以政宗才不曾禁止其臣下殉死吧?

生死和幸福、信仰一樣,具有外人所無法窺知的神秘感。

這就好像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些人因為認為吃偷盜物資是違法的事情,所以寧願活活餓死一樣。在這些人的觀念里,與其食用偷盜物資而苟活於世,倒不如餓死以免受辱。同理,為政宗殉死的家臣也許認為死了比活著更有意義,所以才做此決定吧?

在這個各種人都有的現實世界裡,生死問題遠非我們所能想像……因此我們當然也不能橫加干涉。

也許政宗就是因為已經了解到這一點,所以才未特意干涉陪臣們的決定吧……?

家康之所以禁止殉死,完全出自一種身為指導者的理論教育。換句話說,家康認為生命是上天所賜予的,因此最終仍須奉還公家。

不過政宗的看法卻又不同。他認為人類的生死觀是不容他人干涉的,因而並末嚴令禁止家臣殉死。

(有些人認為殉教或殉主比活著更有意義……)

事實上,政宗曾在淺草地內看過殉情而死的男女之屍體。

不論是殉情、殉教或殉死,都是值得尊敬的行為……既然有此認識,又何必刻意加以壓抑呢?

另外,根據政宗遺言所建造的政宗廟,其屋頂、樑柱、門扉,甚至每一根釘子左右都不均衡,以致門扉搖搖欲墜。事實上,這是政宗故意製造出來的效果。許多曾經到過仙台的旅客或許已經發現,除了廟宇之外,甚至連牆邊的樹木也有上下凹凸不平的現象。

或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