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分:險象環生的「廣州第一大案」邊寨抒情 革命親情

《珠江淚》之後,香港電影界同仁成立了一個合作社性質的「五十年代影業公司」,王為一執導拍攝了一部描寫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生活和愛情的故事影片《火鳳凰》,該片由著名演員劉瓊、舒適、李麗華主演。

1949年全國解放(除西藏和台灣之外)後,王為一奉命來到廣州。1951年初,參加由廣東文聯牽頭,廣東軍區文化局、廣東省財委等單位聯合籌建的廣州電影製片廠的先期工作。因中央方面考慮到綜合因素,下達不要地方辦廠的通知,籌建工作在歷時一年後中止。隨後,王為一被調往剛成立不久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在那裡拍攝了新聞紀錄片《齊白石》、《八一運動會》等。在1953年被借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拍攝了根據上海兒童藝術劇院演出的舞台劇改編的兒童故事片《青春的園地》。

1954年,王為一率攝製組深入雲南拍攝了新中國第一部反映少數民族生活、愛情及軍民聯合剿匪的故事片《山間鈴響馬幫來》,這部由著名劇作家白樺在昆明軍區創作的第一個電影劇本,由王為一搬上了銀幕,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普遍讚譽。這部影片不但集神奇美麗的自然景色與當地民俗風情於一體,使觀眾感到猶如山野新鮮的晨風一樣清爽,沁人心脾,而且還將雲南苗族年輕人的愛情、生活以及他們在剿匪戰鬥中的成長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影片的風格樣式又採用了反特片種的曲折、驚險、緊湊的情節處理,既積極響應和符合當時中央大力宣傳的民族政策,又以「傳統電影」的表現形式使思想化,藝術性得到較為和諧的統一,再加上著名演員于洋、孫景路、馮奇、劉瓊、仲星火、方化、程之的聯合出演,使得這部影片成為新中國電影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時間到了1958年,全國正轟轟烈烈地開展「大躍進」運動,上影廠更是在當時極左思潮的泛濫下,競爭拍片,短短兩三年就推出了幾十部反映「大躍進」中大幹快上、新人新事的「藝術性紀錄片」。而此時一貫注重藝術風格和影片質量的王為一卻沒有被其左右,他既沒有緊跟風潮,也沒有停滯落伍,而是反其道而行,先後在上影天馬廠拍攝了兩部革命鬥爭題材的故事影片:《椰林曲》和《鐵窗烈火》。

王為一在「大躍進」年代所執導的這兩部影片,雖不是迎合形勢的當代作品,卻又都是提倡革命鬥爭題材,而且在當時搶速度、爭數量,趕時間而忽視藝術質量、嚴重違背藝術創作規律的眾多平庸影片之中,如同鶴立雞群。這無疑表露出王為一穩健紮實的工作作風和精湛的才華。

風浪前行《南海潮》起

在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全國各地為迎合所謂的大好形勢,為表功呈績而在各省紛紛成立電影製片廠。廣州也重建了「珠江電影製片廠」,經過兩年多的籌建,終於在1959年慶祝國慶十周年前夕,拍攝出第一部兒童故事片《漁島之子》,次年又完成了兩部故事片《新隊員》、《慧眼丹心》的拍攝。

王為一因《珠江淚》的「南國特色」,在60年代初,又被調往珠影,與他一同調入珠影的盧珏及斯蒙、徐嚴4人一起,聯合導演了這部再現了廣東英德馬口造紙廠失火,當地民警和軍民奮力搶救國家財產的、在當時很流行的藝術性紀錄片《英雄詩篇》。

《英雄詩篇》是當時4位導演每人分段分場各拍攝一段,突擊加班、爭分奪秒趕拍完成,因其為政治任務,導演風格並不統一。該片特邀廣州軍區話劇團的李長華、廣東省話劇團的張錚和珠影廠的紅冰參加演出。由於受其大形勢、大環境、大方向的直接影響,特別是「左」傾思想和路線的嚴重干擾,影片中的英雄群像雖為真人真事,但卻沒有敢進一步的從人物性格的深層進行細化,故銀幕上的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公式化、概念化的痕迹很重,其形象的單薄,既無「詩意」也不「成篇」。

1962年,「大躍進」運動帶來的種種弊端和隨之而來的三年自然災害,對人類進行無情的懲罰,使中央較為清晰的意識到極「左」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並由此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災難。故在文藝戰線上也開始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全國許多省區成立的地方電影廠或下馬、或合併,而珠江電影製片廠因地處華南五省這一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所致,又有拍攝故事片的成績,與武漢電影製片廠進行合併後,得以繼續保留。蔡楚生聯合王為一又開拍了描寫解放前廣東漁民反抗壓迫,敢於鬥爭的故事影片《南海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