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分:險象環生的「廣州第一大案」晝與夜 沉與浮

——影壇盛典:建國

十周年大慶獻禮片的緣起

在新中國的電影戰線上,1959年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就在這一年,以向建國10周年獻禮為契機,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廣大電影工作者,糾正了在創作思路上的偏差,一鼓作氣,共推出了以《五朵金花》為代表的18部國產故事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好成績。

然而,檢索歷史,我們發現,這次高峰的形成,還不能不從極「左」思潮泛濫的1957年說起……

反「右」運動中《大風浪里的小故事》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兩個月後的6月8日,中共中央又發出《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猖狂進攻的指示》,同一天,《人民日報》配合發表社論《這是為什麼?》,全國由此開展了大規模的反「右派」鬥爭。

風雲乍起,群起響應。1957年的8、9月,電影界「反右」鬥爭進入高潮。中國影聯在北京召開了15次批判鍾惦的大會,上海、長春和北京等電影製片廠,也先後多次召開批判本廠「右派言論」的大會。11月,中共中央發出《劃分「右派分子」標準的通知》,由於反「右派」鬥爭的擴大化,電影界的許多前輩、領導和著名演員都在一夜之間,成了與人民為敵的「右派分子」,鍾惦、沙蒙、郭維、呂班、王震之、吳永剛、石揮、方化、白沉、吳茵、項、戴浩、李景波、郭允泰等被劃為「右派」、著名的劇作家吳祖光、白樺、沈默君、張弦等人,還有一大批電影藝術家們受到批判和衝擊。

為了緊跟時代,電影藝術擔負起歷史承重點的神聖使命,上影廠在1958年年初,開拍並完成了以反「右派」為中心內容的故事片,它也是新中國影壇唯一一部以反「右派」為主題的影片,由上海天馬廠攝製的《大風浪里的小故事》。這部影片分為三個小故事,即由3個短片組成:《此路不通》、《舊恨新仇》、《疾風勁草》,一看片名便可知曉,均是旗幟鮮明的反「右派」主題。《此路不通》反映資本家王和興企圖實行「定期20年」和取消「公方代表」,在反「右」鬥爭中受到嚴肅批判。編導為桑弧,演員有李守成、蔣天流、張雁、于飛、張輝等;《舊恨新仇》描寫「右派分子」張東羲向党進攻,先進工作者趙玉山控訴張在解放前殺父的罪行。原著:劉滄浪,改編、導演:葉明,主要演員有馮、李明、束夷、鄭敏、楊夢昶等人;《疾風勁草》講述的是華東大學學生秦兆龍等利用整風運動向党進攻,共青團員楊文英與其堅決作鬥爭。編導為謝晉,參加拍攝有殷帷慧、楊在葆、焦晃、李家耀、齊衡、高博、程之等演員。這僅此一部的反「右」主題的影片,匆匆上場,應景形勢,也是草草收場,無疾而終。

「大躍進」運動中特有的「藝術性紀錄片」

1958年2月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全國又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躍進」浪潮。

同年的3月9日,文化部召開有1800餘人參加的電影工作者「全面躍進大會」。5月1日,周恩來總理召集電影局及各製片廠負責人開會,指示迅速組織創作人員到「大躍進」的火熱鬥爭中去深入生活,並提出要捕捉現實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風尚,以「藝術性紀錄片」的形式儘快出片,以迅速反映新的形勢下的躍進凱歌。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屆二次會議制定「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並提出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是當前國內的主要矛盾。5月9日至19日,文化部電影局在長春召開了長影廠、北影廠和八一廠創作思想躍進會議,會議認為1957年攝製的許多影片暴露了嚴重的資產階級傾向,提出要在電影戰線開展「拔白旗」的運動。與此同時,上海也召開了相同內容的會議,對上海的電影作品進行了深刻的檢查和批判。5月25日至31日,文化部召開「全國電影事業躍進工作會議」,會議決定電影事業的躍進目標是「省有製片廠,縣有電影院,鄉有放映隊」。並決定各省、市、自治區年內均開始生產影片,以實際行動體現「電影躍進」。一時間,全國各地方電影製片廠遍地開花。

1958年6月,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完成《水庫上的歌聲》,被評為將紀錄片與故事片題材很好結合的「大躍進」中的「新典型」、「新樣式」,受到大力提倡,以這部影片開始,隨後這類影片被正式定名為「藝術性紀錄片」,一時間蜂擁而起,泛濫成災。當年9月,上影天馬廠拍攝的《黃寶妹》完成並公映,被影界稱之為「藝術性紀錄片」的代表作。一時間,上影廠、八一廠、北影廠和後來居上的長影廠「四大廠」,紛紛競拍起此類「藝術性紀錄片」,形成了1958年至1959年上半年全國影壇凱歌高奏的「主旋律」,佔全國故事片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959年9月前後,被慶祝建國十周年的18部優秀獻禮片和35部「新片展覽月」所取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