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在前面的話 我為什麼會研究起五四來

我為什麼會研究起五四來?這是的確是個需要追問的問題。雖然說,我這個人研究歷史,或者說琢磨歷史,沒有科班出身的人那麼多界限。經常在晚清和民國之間跳來跳去,東撈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條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這種野路子出來的人,沒有家法,也就沒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對於五四,我卻一直沒有熱情,相關的史料也摸過一點,但興趣就是提不起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著一個成見,認為五四跟太平天國一樣,下手的人太多,大魚早都撈沒了。

事情的轉機在2005年下半年。那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學有一學期的課,每周一次,時間空得很,因此跟那裡的有關人士混得很熟,包括《二十一世紀》雜誌的編輯黎耀強先生。等我回大陸之後,黎先生去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不知怎麼想起要找寫五四的稿子。然後就找到了我,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勸誘我寫五四。我說,你就是喜歡在大陸找人,大陸史學界做五四研究的人不少,而且名家也有幾個,怎麼會找到我的頭上?他說,別的人路數我都熟悉,能寫成什麼樣子,我現在就可以估計出來,唯獨你可以寫個跟別人筆下不一樣的五四齣來。這麼一來二去,人都是喜歡被恭維的,慢慢就動了心,開始認真摸這方面的研究,摸史料。摸了一陣之後,我發現,別看五四研究者甚眾,著述甚伙,但打周策縱、彭明起,大家關心的都是思想文化,然後就是文學,說人物,也就是北大那幾位。即使寫出五四全史的周策縱和彭明,也較少涉及這場政治運動的政治關係。好像只有台灣的呂芳上,談到了五四跟國民黨的關係。但是,跟五四關係密切的軍閥和政客,比如直皖之爭,官僚政客中的親日派和親英美派之爭,全都為人忽視了,好像五四期間,這些政壇上的要角,全體失蹤了一樣。另外,五四運動作為一個政治事件,它的運作是怎麼回事?怎麼動員的,怎麼宣傳的?運動中的學生跟商民是怎樣的關係,跟軍警又是怎麼回事?好像都是一筆糊塗賬。

所以,我興趣來了,感覺還是有空子可鑽,有魚可撈的。

等到我下決心,真刀實槍開始鑽空子或者說撈魚的時候,發現事情遠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簡單,光資料收集,就把你累得半死。還好,一些喜歡歷史的學生,幫了我不少的忙。但真正操練,還是得你自己,一點點做。心情時好時壞,幹勁時小時大。就這樣,陸陸續續做了4年,直到2009年歲末,才初步有了眉目。

這期間,經歷了五四運動90周年,出人意料,官方居然不熱,好在民間還是小熱了一回。大概有些熱心人痛感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消亡,傳統主義者要回歸傳統,制禮作樂,自由主義者要尋找歷史資源,建構中國式的憲政理論。大家回顧歷史,翻庫倒貨,把壞賬都算在了五四頭上。我正在看這方面的史料,雖然心思不在思想文化上,但也知道,現在的文化狀況,其實賴不到多少在五四頭上。余英時先生說過,他跟陳獨秀和胡適先生是同鄉,「並且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我在離陳獨秀的出生地〔懷寧〕只有六七英里遠的一個小村住了八年〔1937—1945〕。陳獨秀我只聽說過一次,哪是指責他——後來我發現這指責是冤枉的——把儒家的老格言篡改成『萬惡孝為首,百善淫為先』。我也曾在鄰縣桐城住了一年〔1945—1946〕,桐城派文學已遭五四新文學的領袖們,特別是錢玄同〔1887—1939〕批判,但在那裡我仍被鼓勵用古文寫散文和詩歌。直到1946年我回到諸如南京、上海、北京和瀋陽這些大城市,我才開始受到源自西方的激化論的影響。在戰後的幾年〔1946—1949〕,就我的記憶所及,無論是馬克思主義還是反偶像崇拜的反傳統主義都沒有左右普通城市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所以,我經常困惑,在1949年前,五四運動或者馬克思主義總體上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有多大。」 其實,多少了解一點五四以後的歷史的人都知道,馬克思主義,或者確切地說列寧主義,或者中國化的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影響,其實不是通過五四,而是通過後來的革命發生的作用。但這種革命能夠成功,有很多原因。可以說,即使沒有五四,也很可能一樣有這樣的結果。十月革命後,共產主義革命延伸到落後國家,是一種趨勢,很多沒有發生類似五四運動的國家,一樣發生了革命。五四對於後來的革命,僅僅是說部分地催生出一點「左傾」的意向,即使這個意向,也受到另一種意向,全盤西化的平衡。最終革命鬧起來,而且成功,中間有著太多的因素,五四這根火柴跟後面的燎原大火之間,不存在對應的因果關係。不管怎麼說,中國化的列寧主義已經通過革命,以及革命後的一系列群眾運動,徹底改變了中國,從結構上改變了。最大的變化是,知書達理的精英,幾乎被掃蕩乾淨,剩餘的也斯文掃地。讓1949年前的余英時先生寫古文的農村環境,如果不能說完全蕩然無存,也所存無幾。中國社會,讀過「老書」〔某些傳統猶存的農村,對文言文的說法〕的人,已經所剩無幾,很多地方,可以說是孑孓無存。嚴格地講,儘管五四後白話文的教育開始推行,但1949年之前受教育的人,還都是讀過老書的。令傳統真正失落的,還是革命和後來的政治運動。

當然,儘管在有些人後來看來,五四運動儘管作為政治事件,對新文化運動實際上是一種干擾,但這場政治運動,對於教育和文化的改變,其實相當的大。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儘管反對者寥寥,也有一些青年學生喜歡,但畢竟是一場沒有多少人理睬的文明戲。只是到了運動之後,這場文化運動聲音才被放大出來。政治運動過後,中國的新文化,新文學,才成了氣候。教育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造,白話文被學校接受。中國的大學,也就是在五四之後,才真正像個樣子。西式的學科分類體系,五四之後,才算真正在中國紮根。五四運動過後,當時中國的教育家蔡元培、蔣夢麟,都曾擔心獲得勝利的學生,會因此而心浮氣躁,荒廢了學業,轉而投身政治。 後來的歷史證明,這樣的學生是有的,而且數量不小,20世紀中國的革命家,無論左和右,基本上都是五四青年。但是,大部分參加運動的學生還是回到了書齋,或者回到的正常生活的軌道〔曹汝霖後來的續弦夫人,也是五四青年〕。中國的大學,因為這些追求學問的人,沿著蔡元培開創改革的道路,越走越遠,蔡元培之後的教育家,無論梅貽琦還是蔣夢麟還是張伯苓,甚至黃炎培、陶行知和梁漱溟,其實論教育的創新和實踐,貢獻都比蔡元培的貢獻要大得多。

說也奇怪,五四運動爆發之後,此前在新文化運動中追求個性自由和解放的學生,就會自動放棄原先的追求,在民族主義的大帽子下面,抵制日貨,將不肯服從的商人的自由剝奪,逼他們交出貨物,不服從則抓起來戴高帽子遊街。對他們來說,這樣做,並沒有心理上的障礙。因為一個是小我,一個是大我,後者事關民族大義。運動過後,一部分從此走向政治的青年,同樣是為了國家和民族解放,放棄了自己的自由,投身革命。實際上是基於新文化運動同樣的理由,全盤接受另一種西化——革命的西化。

五四之後的中國政局,西化和激進,成了主基調。即使國民黨上台,一個不喜歡五四的半傳統主義者蔣介石當家,這個趨勢也沒有停止。襲承打倒孔家店傳統的學生,在孔府門前大言孔子的糗事《子見南子》,孔家人告狀告到蔣家政府,即使得到孔祥熙的支持,也沒有把支持演戲的曲阜師範的校長怎麼樣了。受到行政院長汪精衛支持的衛生部長,居然下令廢止中醫,把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呼籲落在實處。逼得全國的中醫團結一致,鬧起來一場大的群眾運動,才算讓衛生部收回一半的成命。實際上,民國時期中醫一直處於妾身未明的狀況。學界的傳統主義者,陳寅恪、錢穆、馬一浮等人,靠著自身的學問,和國府中蔣介石的支持,才在國學的名目下掙得了一席之地。但就總體而言,學界的天下,依然西風獵獵,包括史學界的馬克思主義化。只是,即使最激進的西化論者,也沒法在學術和教學過程中,真的把傳統拋棄。

這樣的五四新傳統,在革命中和革命後的中國,其實蕩然無存。弔詭的是,革命後的大陸,年年都紀念五四,把五四捧得很高,但五四精神其實根本就沒有蹤影。不僅德先生、賽先生不見了,連新文化新文學也沒剩下什麼。當年新文學的健將,不是三緘其口,就是想說也說不出什麼來。而在國民黨的台灣,五四的地位很低,沒什麼紀念,但那裡五四的新傳統卻還在。當然,五四之前的老傳統,也在。現在的人們動輒談論台灣的雷震的遭遇,欷歔不已。但是試想一下,這個雷震如果生活在大陸,命運將會怎樣?

五四運動的發生,國人委實有點身不由己。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不會有日本的乘虛而入,後來也不至於有山東問題。當然,也正是因為一戰,中國才有了參戰之爭,段祺瑞使得北京政府加入到了協約國一邊,最終為中國贏得了戰勝國的名義,也為自己贏得了一塊大勳章,但是,恰因為這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