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吳海生

回到國內之後,趙虎告訴孫婷和其他董事自己的計畫,他仍舊沒有透露自己能在步步驚心的股市中一路凱歌的真實原因,只是說自己從小就對天文、對彗星感興趣,並且一直有一個夢想:要親自登臨彗星。現在有了實力,他希望能夠實現這個夢想,否則會留下終生遺憾。

包括孫婷在內,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異想天開,登臨彗星,這可不是玩過家家,它需要的技術和資金都是難以想像的。董事會開了幾次,投贊成票的只有趙虎自己。儘管如此,他仍堅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這件事做成。見趙虎的態度如此堅決,大家只能讓步,畢竟他挑選股票的神奇能力是公司能夠保持盈利的關鍵。

趙虎親自聯繫這件事,他很快了解到一個內部消息——繼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成功進行載人航天器登陸小行星的實驗後,CASC,也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奮起直追,也開始立項研發能抵達近地小行星的載人航天器。

同所有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一樣,中國境內的珍稀金屬資源也迅速被消耗殆盡,他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外太空。太陽系內90%以上的小行星都分布在遙不可及的火木之間的小行星帶,但也有一些處在火星內側甚至是近地軌道。它們當中多數為石質小行星和碳質小行星,剩下的則是以鐵、鎳為主要成分的金屬性小行星,這些金屬小行星內通常還含有鉑、鈷、銠、銥等用途廣泛的稀有金屬。一顆直徑為一千米的金屬性小行星內就含有兩億噸鐵、3000萬噸鎳、150萬噸戰略金屬鈷和7500百噸鉑,其中僅鉑的價值就超過1500億美元。當然,獲取小行星上的資源並非易事,需要想法將小行星拖曳至地月軌道,還得對其精準減速,使其進入地球公轉軌道,否則的話,萬一讓失控的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將會給地球帶來滅頂之災。

NASA的獵戶座載人飛船抵達直徑約為50米的近地小行星跟前後,盤旋在它的附近,然後選中位置,將一根帶有錨鉤的堅固錨鏈像炮彈一般發射出去,牢牢釘死在小行星表面,接下來,錨鏈逐步收緊,飛船漸漸靠近小行星。由於小行星質量極小,重力接近於零,唯有如此,載人飛船才能夠在其表面降落。飛船與小行星連為一體後,宇航員仍通過安全纜繩同船體保持連接,然後以太空漫步的方式在小行星表面探索、取樣。

CASASA的經驗,也採取類似方式登陸小行星,摸索把小行星拖入月球軌道,從小行星上攫取資源的法子。小行星同彗星一樣都屬於小質量天體,CASC如果能讓載人航天器登陸小行星就可以讓它登陸彗星,這叫趙虎深感欣慰,至少登臨彗星這件事並非像古人摘星一樣是痴人說夢,它有得以實現的技術基礎。

母親託夢所指的彗星是一顆外形像佛首的彗星,而且五年後會到達近地點。趙華接下來開始委託各種關係查詢是否真有一顆這樣的彗星。很快,他便得到了結果,他幾乎難以置信,瞬間淚崩如雨。

彗星都是些由塵埃、石塊、冰塊和固態氧、固態甲烷等構成的臟雪球,雖然它們的彗發和彗尾碩大無朋,但彗核通常都小得可憐,人們所見到的彗星直徑大多只有幾十米到幾百米,個別的大塊頭,直徑也不過幾千米而已,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彗核直徑就略小於十千米。

由於木星巨大的引力,大部分大個頭的小行星和彗星都難以到達木星軌道內側,它們會被偏轉甚至拉入木星2.7萬千米深的液氫海洋中,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接近木星時被撕為21塊碎片墜進氣體和液氫的深淵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正是因為有木星這個大力神在,那些直徑在幾十千米甚至動輒達到上百千米的大型彗星都被阻擋在了木星外側軌道,它們像心存不甘的幽靈一般終年遊盪在昏暗的海王星軌道外側的不穩定軌道上,數量成千上萬。這些幽靈被稱為半人馬群彗星,它們的個頭通常都有50—100千米,一顆的質量就相當於目前已知所有近地小行星的質量總和。

半人馬群彗星如同一群覬覦食物的饕餮,整日徘徊在屋外,伺機躲過門神的阻攔以便能夠大快朵頤。辛苦的守候終會有回報,個別的幸運者在掠過海王星和天王星的軌道時會獲得引力擾動,改變運行軌道,並會同時獲得引力加速,以極高的時速衝過木星的引力阻攔,奔向太陽系的中央區域。據說,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就是由這樣的一顆半人馬群彗星造成的。

當然,並非所有躲過木星阻攔的大型彗星都是橫衝直撞的冒失鬼,它們當中的一部分會陰差陽錯地由拋物線或雙曲線軌道變為橢圓軌道,從而由非周期性彗星變為繞日公轉的周期彗星。

這些成為周期彗星的半人馬群彗星中也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會像哈雷彗星這樣,每次掠過近日點時只損失較少的質量,因而可以擁有數百甚至數千個周期,達到35—40萬個地球年的壽命。而它們當中的不幸者,由於軌道離心率的原因,近日點過於接近太陽,以致掠過了太陽的日冕層,成為了掠日彗星。普通周期彗星抵達近日點時,在太陽的輻射加熱下,每秒鐘大約會消耗掉一噸物質,而掠日彗星經過近日點時蒸發掉的物質要有幾倍甚至幾十倍之多,這意味著它們的繞日周期數和壽命都要少得多。每接近太陽一次,它們便會傷筋動骨一次,並且距離壽終正寢又近了一大步。

趙虎的母親夢中所言的狀如佛首的彗星就是一顆源自半人馬群彗星的掠日彗星,直徑比哈雷彗星要小得多,約為兩千米,其周期為650—680年。不過,它之前可是一顆彗核直徑超過50千米的巨型彗星,正是在一次次地掠日而過的驚險歷程中它們才越變越小,成為了一個小不點兒。這顆狀如佛首的掠日彗星被命名為108J,14世紀它抵達近日點時,人們曾對它有過記載。根據估算,108J現在的質量約為20億噸,而它最初的質量起碼在75萬億噸到600萬億噸。另外,據其軌道和周期測算,108J目前已從海王星之外的遠日點回歸,夜以繼日地以超過第三宇宙速度的時速奔向近日點。處在遠日點的彗星沒有惹人注目的彗發和彗尾,酷似貌不起眼的小行星,即便憑藉哈勃望遠鏡這樣的大型太空望遠鏡也難以發現和捕捉。不過,108J彗星應該已經越過了海王星內側。彗星軌道的偏心率都很高,遠離太陽時以減速度運行,接近太陽時以加速度運行。108J的速度將越來越快,並將在五個地球年左右抵達近日點,它的近日軌道距離太陽表面僅有23萬千米左右,太陽表面的極端高溫將讓它損失掉大部分質量。就算108J能夠從煉獄般的近日點全身而退,這也應該是它的窮途末路了。根據估算,它至多還能回歸兩次。

作為小質量的天體,彗星上沒有生命,沒有地質活動,加之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冰冷的太陽系外層,因而像時間膠囊一樣很好地保存了太陽系早期的信息,研究彗星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行星的形成以及生命的誕生過程。儘管如此,尚無國家向彗星派出載人登陸器,阻礙各國實施載人登陸彗星的主要還是現實因素,也就是經濟上的回報率。不計成本、不計回報,只為一窺神奇異星的熱情天真的航天時代已經過去了。

空間探索耗資甚巨,CASC一向對各種支持航天事業的捐款和贊助持歡迎態度。趙虎向CASC捐助了兩千萬元才獲得了同其總工程師吳海生會面的機會。那是一位年屆天命的中年人,身上有著北方人的典型特徵,大眼濃眉,聲音爽朗,據說他是CASC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一位總工程師,其專業知識、學術背景和開拓能力都屬一流。

一番簡短寒暄後,趙虎開門見山地提出願意向CASC捐助20億,但條件是CASC研發出一艘載人航天器,將他送到狀如佛首的108J彗星上旅行一趟。

吳海生從電腦上調取了108J的資料閱覽了一番後,開口說道:「趙先生,我知道您是赫赫有名的股神,憑藉不可思議的能力在股市中獲得了巨額的財富,或許像您這樣的人更有某種信仰。我猜您是想登上這顆奇特的佛首狀彗星拜佛許願吧!不過,恕我直言,如果您選擇某顆金屬型小行星的話,會更容易獲得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立項的,畢竟登陸小行星是公司的既定計畫,可以為獲取其上的稀有金屬資源摸索經驗。登陸彗星的話,集團公司不會有太多回報,只能有一些科研上的收穫,您知道所有的彗星都是一些由冰塊和岩石構成的臟雪球而已。您的捐助不能說不慷慨,實際上我們從未收到過數額如此巨大的私人捐助,但一趟載人航行的花費通常在100億到150億之間,如果沒有額外的發現和回報,譬如說勘明金屬小行星的資源和軌道的話,我們實際上仍然是在做賠本買賣。」

說到這裡,吳海生又從電腦上調出了一些小行星的照片給趙虎看:「趙先生,或許您還不太了解,其實有些近地小行星的模樣也很奇妙。比如說這顆,4926,它很像一個如意。再比如說這顆,10876,它雖然不如108J彗星那麼形象,但從這個角度看,也有點像一個僧人的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