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天地大衝撞

同地球同步軌道上另外500多座太空城一樣,119號太空城也是計畫中的「地球同步軌道環」的一部分。它的特別之處在於,2/3的結構用來關押罪犯。簡單地說,這是一座太空中的監獄,大家都叫它「天獄」。

「天獄」里關押著近10萬名犯人,各種罪名都有。而現在,父親也成了其中一員。想到這裡,蕭菁不由得輕聲嘆息。此刻,她坐在擺渡飛船里,透過智能玻璃,看到119號太空城越來越龐大的灰色身影,心情十分複雜。

在過渡艙等待消毒的時候,蕭菁再次清理了紛亂的思緒。她反覆對自己說:與父親見面的申請好不容易批下來,一定不要和父親爭吵。但她腦子掠過那些對於毀神星事件的質疑(好多說得有根有據,頭頭是道),心臟不由得一陣亂跳:要是那些質疑都是真的,我要如何面對父親?

兩個太空軍士兵在過渡艙門邊等她。「蕭菁中尉嗎?」其中一個問,在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他說:「蕭總司令已經等了你30分鐘。請跟我來。」

父親一向遵守時間,但凡與人有約,他都會提前幾分鐘去。「總會有意外的。凡事只有提前,才會有充足的時間解決意外。」他總是這樣說,「時間很寶貴的。」

跟在帶路的士兵後邊,穿過略顯狹窄的甬道,蕭菁的思緒又一次混亂起來。

士兵們還是叫父親蕭總司令,絲毫不管他現在已經是個階下囚的事實。然而,遠征艦隊的所有戰艦,連同上邊的數萬名士兵,如今都化為數以億萬計的碎片,飄浮在寂靜而寒冷的太空中——他們可能要在那裡飄浮數千年!而這一切都是父親的錯誤指揮造成的,所以他在天獄裡待著,罪有應得。遠征軍出發時有多榮耀,現在就有多恥辱……蕭菁再次咬緊了牙齒,提醒自己:我不是來審判父親的,我只是來詢問毀神星事件的真相的,我需要真相,千萬不要生氣!

但見到父親的那一刻,蕭菁還是差一點兒就尖叫起來。

父親坐在「天獄」會客室的板凳上,整個人蜷縮著,似乎沒有長骨頭一般。他穿的不是囚服,而是太空軍的灰色便裝,這顯然是「天獄」方面的照顧。但服裝並不能掩飾父親的蒼老與沮喪。剛過60歲的他,頭髮全白了,儘管刻意梳理過,但依然顯得凌亂。他的眼窩骷髏一般深陷著,好像一口乾涸的井,沒有絲毫的生氣。

「菁菁!」看見女兒進來,蕭瀛洲忙不迭地起身。

「別這樣叫我。」蕭菁看著頹喪的父親,心中湧起一陣厭煩,繼而冷冷地說,「我現在是地球太空防衛軍中尉,目前擔任404號太空堡壘404團助理參謀。」

蕭瀛洲如遭重擊,大張著嘴,過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坐下,頭耷拉著,不敢抬頭看女兒。兩人沉默良久,最後是蕭瀛洲打破了沉默。「這麼說,是太空軍方面派你來的?」他問。

「不是。」

蕭瀛洲的嘴唇囁嚅著,努力尋找新的話題:「你媽媽還好吧?」

這幾乎不算是一個疑問,但蕭菁還是回答了:「她很好。」她站直了身體,說,「住在堪薩斯的老家。和過去幾年一樣,每天不是教堂祈禱,就是去走街串巷,發放福音書,勸人加入天主教奧米伽學派。有時還上節目。」

「安柏·希爾娜還是那樣虔誠。」

「關於我母親的宗教信仰問題,我不想在這裡討論。我來,是我自己要來的。」蕭菁說,「目的只有一個,我想知道毀神星事件的真相。」

「為什麼?」

「別問我為什麼。我只想知道答案,知道真相,知道事實的全部。」

「真相通常都是很殘酷的。」

蕭菁咬牙切齒地說:「你可以選擇。你要說,我就坐下;不說,我立刻離開。」

蕭瀛洲深深地嘆了口氣。「你坐下,」他說,「我會說出全部的事實。」

蕭菁坐到了父親的對面。

以前,父親很少談及他當年的英雄事迹。即使蕭菁很刻意地問起,父親也不會正面回答。心情好的時候,他會笑嘻嘻地說:「好漢不提當年勇。」心情不好時,他會板著臉說:「去看電影吧,裡面什麼都有。」

父親說的裸眼3D電影名叫《天地大衝撞》,描寫了2036年一顆名叫「毀神」的小行星即將撞向地球時,一個人類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電影開頭就告訴觀眾:這是根據超級大英雄蕭瀛洲的真實事迹改編的。是的,「裡面什麼都有」:毀神星來之前,人們生活得無憂無慮,好像生活在傳說中的極樂凈土;毀神星的消息一傳開,頓時凈土變地獄,處處生離死別;最危急關頭,超級大英雄蕭瀛洲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了,解世界於倒懸……

小時候蕭菁很喜歡看《天地大衝撞》。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她甚至覺得電影里的主人公更像她的爸爸。呵,「他」是那樣陽光,那樣樂觀,那樣英勇無畏!反觀爸爸,倒顯得普通,乃至有些陰鬱。父親並不像電影里演的那樣擅長在大庭廣眾之下演講,蕭菁看過很多次演講前父親緊張得手足無措的樣子;父親也不像電影里演的那樣溫柔多情,當父親和母親因為雞毛蒜皮的事吵架時,他爆發出來的衝天怒火往往令人吃驚。最關鍵的是,拯救地球的時候,父親並沒有結婚,結識母親是五年之後的事情了,而在電影里,在當著全世界的面拯救了全世界的同時,「他」就為自己贏得了貌美如花的心上人。

母親很不喜歡看《天地大衝撞》,大概就是因為這個情節吧。越長大,蕭菁也越發討厭這部電影。一開始,她並不知道具體的原因,只覺得莫名的討厭。後來,她聽聞了許多對於毀神星事件的質疑,其中一些說法有根有據,頗有說服力。「整個毀神星事件最大的問題就是巧合太多了。」質疑者說,然後舉了一大堆問題進行分析:「比如時間上存在種種疑點,比如核導彈的威力根本不足以炸毀來襲的小行星,比如鳳凰號的燃料根本不夠飛到毀神星附近,比如人類根本沒有能力發現來襲的毀神星,比如根據一份歷史研究資料,毀神星根本不會在2036年撞擊地球。」聽得多了,蕭菁心底的疑惑也日漸加深了。

蕭菁也搞不清楚,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真正懷疑父親的。但她很早就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刻意迴避討論那個問題,即為什麼我們一家人都討厭這部以父親為人物原型表現父親拯救世界的災難片?答案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父親的話只說了一半,他說:「裡面什麼都有。」後面半句話是:「唯獨沒有事實。」

如今,父親說他要說出全部的事實,蕭菁毫不奇怪。她看著父親蒼老的臉,靜靜地聆聽著。

「五年浩劫」之後,靳燦創建的國際科技志願組織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同時也是最大的推進科技進步的力量。在大搞基礎建設的同時,非常有遠見的國際科技志願組織並沒有忘記航空航天技術。儘管這項技術與當時的吃飯、住房、交通等現實問題關係不大,但從長遠來看,卻是至關重要的。

蕭瀛洲是國際科技志願組織招募的第一批21名宇航員之一。經過一年的特訓,這批宇航員中,只有三個人合格,其中蕭瀛洲獲得了教官「性格沉穩堅毅,又不失靈活,適合當宇航員」的最高評價。2035年1月,蕭瀛洲獨自乘坐曙光號宇宙飛船在文昌宇航基地由長征五號乙火箭送入近地軌道。這是「五年浩劫」之後,人類進行的第一次太空飛行。實驗圓滿成功。當時,蕭瀛洲只有19歲。

「那其實是一次冒險,甚至可以說,是一場以我的生死作為賭注的豪賭,而我唯一的籌碼就是我的運氣。」父親說,「所幸,在繞地球飛行了兩天之後,我乘坐返回艙,掉進了南海,安全地回了家。」因為造成「五年浩劫」的鐵族是人工智慧,所以「浩劫」之後,反科技的力量特彆強大,國際科技志願組織急切地需要一個正面的科技形象。「他們選中了我。」父親簡單地說,「但實際上宣傳效果並不好。當時,根本沒人關注這件事。知道的人都說,這有什麼?不過是把別人早就做過的事情又重複了一遍而已。」

2036年4月9日,蕭瀛洲第二次飛上太空。這一次的任務是他將乘坐最新研製的宇宙飛船鳳凰號與地球同步軌道上的量子099衛星對接,並對後者進行維修。當時,覆蓋全球的量子寰球網的建設已經進入尾聲,其中量子099衛星是關鍵性節點,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修復。

與量子099衛星的對接很容易,維修這個比鳳凰號還大的通信衛星花了蕭瀛洲六個小時的時間。還好,總歸是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任務了。蕭瀛洲回到鳳凰號,通知地面指揮中心,任務完成——這時是格林尼治時間2036年4月10日的凌晨,按照計畫,國際科技志願組織將在六個小時後全面啟動量子寰球網。隨後,蕭瀛洲操作飛船與量子099衛星脫離。就在脫離結束時,通信志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呼叫蕭瀛洲,呼叫蕭瀛洲,呼叫蕭瀛洲。」

宇航員在太空飛行中會一直與地面指揮中心保持聯繫,蕭瀛洲熟悉每一個指揮員的聲音,但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