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第5天

8月6日,星期二

148/103/28

新聞搜索

關鍵詞:尼安德特人

一位伊斯蘭教精神領袖批評說:龐特是西方基因工程的失敗產品。伊朗的一名教法學家呼籲加拿大政府承認龐特是邪惡的、不道德的基因重組工程的產物。

渥太華面臨巨大壓力,可能被迫賦予龐特·布迪特公民權——壓力來源非比尋常。美國總統今天敦促加拿大總理儘快批准那位尼安德特人正式成為加拿大公民。龐特·布迪特自稱他在那個世界的出生地與安大略省薩德伯里市相對應。「既然他出生於加拿大,」總統說,「那他自然是加拿大人。」

美國總統希望布迪特可以儘快獲得加拿大護照。這樣一來,隔離結束後他就可以自由進入美國境內,也一舉解決了國會對於是否可以允許他通過美國海關的爭論。

《加拿大公民法》第5章第4節提供了很大的法律自由,華盛頓政府正在試圖引用這些條款:「為了幫助特殊困難群體,或獎勵對加拿大作出特殊貢獻的人才,儘管不符合本法案其他條例的要求,總督可以命令總理賦予任何人公民權……」

由世界各地一萬餘人署名的網路請願書已經呈交加拿大衛生部部長,要求永久隔離龐特·布迪特……

國際鎳業公司股價今日收盤時已達到52周以來的最高點……

「這不過是一場媒體的遊戲,」薩德伯里慈善機構扶輪社老牌社員伯尼·蒙克斯說,「自從1934年迪翁家生出五胞胎後,北安大略省還沒有出過這樣的新鮮事。」

各大單位紛紛向龐特·布迪特發出邀請。日本的NTT基礎研究實驗室想聘請他擔任量子計算機部門主管。微軟和IBM也給他提供了豐厚的薪酬或股權。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以及其他八所大學向他提供教職。還有蘭德公司和綠色和平組織也同樣表示了聘請意向。目前尼安德特人沒有表示是否願意接受哪一個職位……

法國的一個科學家聯盟發表聲明說,儘管龐特·布迪特首先到達的是加拿大,但是他顯然並不出生在那裡,遠古的尼安德特人也從來沒有在北美洲生活過。因此,他們認為,龐特的國籍應當是法國,因為尼安德特人化石最早是在法國發現的……

美、加兩國的民權運動支持者指責對所謂尼安德特人的強行隔離,他們說沒有證據顯示他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一份接一份的血液測試報告顯示一切正常。不管龐特之前得的是什麼病,病情看上去已經緩和了,而且也沒有證據表明他身上攜帶著會對這個世界上的人類造成危害的東西。不過,LCDC仍然不準備解除隔離。

今天,龐特穿著他自己的襯衫,就是他來這裡時穿的那件。皇家騎警還另外給他送來了很多件從當地的馬克製作服裝店為他買來的衣服,可惜這些衣服都不太合身。對一個體格只比「世界健美先生」稍遜一籌的人來說,似乎無法將衣服直接從衣架上拿下來就穿。

龐特——或者說哈克——的英語已經學得很不錯了。哈克的程序指令表裡本來沒有「ee」這個音素,不過它把瑪麗和雷本的發音錄了下來,在適當時候用錄音來替代發不出來的音素。但是,聽到自己的名字被發成「瑪爾依」,而且一半是哈克的聲音,一半是她自己或者是雷本的聲音,瑪麗覺得特別滑稽,所以她告訴哈克不用那麼麻煩了,人們有時候也會叫她「瑪爾」,哈克也可以這麼叫。露易絲也告訴哈克,管她叫「露」好了,沒關係。

最終,哈克宣布,它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辭彙量,可以進行真正有意義的對話了。它說一開始可能還會有些困難和隔閡,但是隨後就會解決的。

因此,當雷本忙著在電話上和其他醫生討論測試結果時,夜貓子露易絲接受龐特的好意,在他不睡的時候躺在樓上的床上睡個好覺,而瑪麗和龐特則坐在客廳里,開始了他們之間的第一次真正對話。龐特用自己的語言輕聲說,而哈克則用男聲翻譯:「能交談真好。」

瑪麗局促地一笑。以前,她和龐特無法溝通,場面很尷尬。現在,他們可以交談了,她卻不知道說什麼好。「是的,」她說,「能交談真好。」

「今天天氣真不錯!」龐特透過客廳後窗外看去,哈克把他的話翻譯了出來。

瑪麗又笑了,不過這次是會心的微笑——天氣似乎是跨越物種的共同話題。「是的,天氣不錯。」

這時,瑪麗忽然意識到,其實她不是不知道要跟龐特談什麼,而是有太多問題要問,不知該從哪裡開始。龐特是科學家,對遺傳學應該至少有點了解,他可能知道智人屬和黑猩猩屬的分化,還有……

不過,不能這樣,不能!龐特首先是個人,而且剛剛經歷過十分悲慘的遭遇。科學的問題可以先放在一邊,現在先要談談他自己和他的感受。「你現在感覺怎樣?」瑪麗問。

「我很好。」哈克翻譯的聲音說。

瑪麗笑了。「這不是禮節性的問候,我想知道你真實感覺如何。」

龐特看上去有點猶豫——瑪麗懷疑尼安德特人的男性是不是和人類男性一樣,都不大願意談自己的感受。這時,龐特卻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我很害怕。」他說,「我想念我的家人。」

瑪麗挑起了眉毛。「你的家人?」

「我的女兒們,」他說,「我有兩個女兒,傑斯梅爾·凱特和梅加麥格·貝克。」

瑪麗略感吃驚,她從來沒想過龐特也有家人。「她們多大了?」

「大的那個,」龐特說,「有——我只知道按月算年齡,但是你們是用年來算的,不是嗎?大的那個有——哈克?」

哈克用女聲插話道:「傑斯梅爾19歲,梅加麥格9歲。」

「天啊,」瑪麗說,「她們還好吧?她們的媽媽呢?」

「克拉斯特2歷前去世了。」龐特說。

「20個月,」哈克明智地補充道,「也就是1年零8個月。」

「真遺憾。」瑪麗溫柔地說道。

龐特微微點頭。「她血里的細胞,變了……」

「白血病。」瑪麗幫他找到了合適的詞。

「我每月都很想她。」龐特說。

瑪麗懷疑哈克翻譯錯了,龐特肯定想說他每天都想念自己的妻子。「父母都不在……」

「是啊。」龐特說,「當然,傑斯梅爾現在是成年人了,所以……」

「所以她能投票選舉了?」瑪麗問。

「不、不、不。是哈克算錯年齡了嗎?」

「我當然不會算錯。」哈克用女聲說。

「傑斯梅爾想要投票還早呢,」龐特說,「就連我也太年輕,沒有投票資格。」

「在你們的世界,多大年齡才能投票?」

「至少要600個月——就是900個月正常生命周期的三分之二。」

顯然,哈克不想被人認為不擅長數學,迅速把換算好的年數報了出來:「年滿49歲就可以投票,我們那裡傳統的人均壽命是73歲,但是現在很多人的壽命大大超過這個數字。」

「在我們這裡,安大略省的人年滿18歲就可以投票了,」瑪麗說,「我是說18年。」

「18年!」龐特叫道,「真是瘋了。」

「據我所知,還沒有什麼地方的法定投票年齡超過21歲。」

「這是你們世界的風俗吧,」龐特說,「我們那裡只允許積累了足夠智慧和經驗的人參與制定政策。」

「可是如果傑斯梅爾不能投票,憑什麼說她是成人了呢?」

龐特微微聳聳肩。「我想,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區別在我們那裡可能不像你們這裡那麼明顯。不過,我們那裡225個月大的人就必須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了,而且通常也可以開始準備建立自己的家庭了。」他搖搖頭,「我希望傑斯梅爾和梅加麥格能知道我還活著,而且時刻想念著她們。即使回不了家,我也要不惜一切代價傳個消息給她們。」

「真的沒辦法讓你回家嗎?」瑪麗問。

「我不知道怎麼回去。哦,也許在這裡也造一個量子計算機,再精確地複製出我來這裡時的條件……可能就可以回去。可惜我是理論物理學家,我對如何建造一台量子計算機只有大致的概念。我的夥伴阿迪克知道如何具體操作,但我沒法和他聯絡。」

「你一定很絕望吧?」瑪麗說。

「對不起,」龐特說,「我不是想把自己的問題轉嫁給你。」

「沒關係。」瑪麗說,「有沒有——有沒有什麼是我們能幫得上忙的?」

龐特吐出一個聽起來很傷感的尼安德特語單音節詞,哈克翻譯道:「沒有。」

瑪麗想讓他振作起來,就說道:「嘿,我們不會再被隔離太久了。等我們出去了,你就可以到處逛逛,看看風景。薩德伯里雖然是個小鎮,但是——」

「小鎮?」龐特驚異地問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