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十 石化廠房

人類離開之後的直接受益者之一就是蚊子。雖然以人類為中心的世界觀會自我吹噓,認為人類血液是蚊子生存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實際上它們的口味相當多元,可以吸食絕大部分恆溫動物、冷血爬蟲類,甚至鳥類的血液。人類缺席之後,理論上會有很多野生未經馴服的生物趕來填補我們留下來的空缺,在我們遺棄的空間里築巢成家。它們的族群數量不再因受到往來車輛的致命攻擊而減損,會呈倍數增長。因此,根據著名生物學家威爾遜估計,連大峽谷都填不滿的整個人類,所留下來的缺口並不會空缺太久。

如果有蚊子因為人類離開而感到遺憾的話,至少人類留下了兩件遺產讓它們覺得足堪告慰。第一,不會再有人滅蚊了。早在殺蟲劑問世之前,人類就開始捕殺蚊子。像是在它們繁殖的池塘、河灣、水坑表面灑油,這種方法是讓蚊子的幼蟲無法呼吸到氧氣進而被撲殺,如今仍在廣泛使用。當然各種利用化學藥劑殺蚊的方法也是大戰方酣,從利用荷爾蒙讓幼蟲無法長到成蟲,到噴洒DDT。尤其是瘧疾盛行的熱帶國家仍會使用DDT,這種殺蟲劑只有在世界上的部分國家才禁用。人類消失之後,數十億原本會夭折的蚊子幼蟲,都能存活下來。很多淡水魚也間接受益,因為在它們的食物鏈中,蚊子的蟲卵與幼蟲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花朵也會受益,蚊子不吸血時,就會吸食花蜜,這是所有雄蚊的主食,而很多吸血的雌蚊也會吃花蜜。如此一來,它們就會協助散播花粉,讓沒有我們的世界變得一片花團錦簇。

另外一項留給蚊子的遺產則是歸還它們的傳統故土,對蚊子來說,應該是故水才對。光是美國一地,自從1776年建國以來,蚊子就大量喪失了主要的繁殖棲地,即濕地,損失的面積有兩個加州那麼大。把這麼大的土地都變成沼澤,光是想想,你就知道這遺產對蚊子來說有多重要了。(要估算蚊子族群成長的數量,還得把其他以蚊子為主食的動物成長數目納入考慮,像魚類、蟾蜍、青蛙等。不過對付蟾蜍、青蛙這兩種天敵,人類可能已經助了蚊子一臂之力。實驗用青蛙的國際買賣導致壼菌疾病四處蔓延,而隨著全球氣溫上升,這種菌類已造成全世界數百種物種絕跡,不知道有多少兩棲類動物能夠逃過這一劫。)

不管是不是蚊子的棲息地,也不管是康涅狄格州的郊區還是內羅畢的貧民窟,在這些原來是沼澤地後來被抽干水重新開發的地方,只要住過的人都知道,蚊子總有辦法繼續生存。即使是一個裝滿露水的小小塑料瓶蓋,它們也可以在裡面孵出蟲卵。在瀝青與人行道永久分解,濕地收回原本屬於它們的地球表面之前,蚊子會在水坑與備用的下水道暫時棲身。蚊子也大可放心,因為它們最愛的人造託兒所,即汽車的廢輪胎,不但可以保存一百年不會損毀,甚至還能在未來幾百年間的這場大戲中繼續客串演出。

橡膠是一種名為彈性體的聚合物。天然橡膠,例如從亞馬孫橡皮樹中萃取出來的乳膠,本來就可以生物降解。天然乳膠在高溫下容易變得有黏性,太冷又會變硬甚至脆裂,因此用途有限。直到1839年,麻州一名五金商人在乳膠里加了硫,然後又不小心滴了一滴在爐台上,結果發現乳膠竟然沒有融化,於是查爾斯·固特異立刻就知道,他創造出了某種在自然界從未出現的東西。

到目前為止,自然界還沒有出現任何微生物可以吞噬這個東西。固特異所做的程序稱之為硫化,在這個過程中,較長的橡膠聚合分子鏈與較短的硫原子綁在一起,實際上就是把它們變成一個巨大的單分子。一旦橡膠硫化之後,也就是加熱之後用硫固定,然後再倒進如卡車輪胎的模型中,這個巨大的分子就會保持這個形狀,永遠不會變形。

由於是單一分子,因此輪胎的外在形狀不會融化、內在性質也不會變化,除非完全絞碎或經過十萬千米的磨損,二者都需要相當大的能量,否則它永遠都是圓形。經營垃圾掩埋場的人對輪胎傷透了腦筋,因為輪胎經過掩埋之後,就會形成一個甜甜圈狀的氣泡,拚命想要從垃圾堆里冒出來,所以大部分的垃圾場都拒收廢輪胎。不過在未來的幾百年間,被掩埋的舊輪胎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從被人遺忘的垃圾場里冒出來,盛滿雨水之後,又開始孕育蚊子。

在美國,平均每位公民每年都要丟棄一個舊輪胎,一年就有三點三億個,這還不包括世界其他國家的。目前全世界有七億輛車,已經報廢的還不只這個數字,因此我們丟棄的廢輪胎數目就算不到一兆,也至少有好幾十、好幾百億。這些輪胎有多少會不滅,完全取決於有多少陽光直接照射它們。除非自然界演化出某種微生物,喜歡在它們吃的碳氫化合物里添加一點硫來調味,否則就只有地面臭氧(刺鼻的有害污染物質)的腐蝕性氧化作用或宇宙間可以穿透受損平流層臭氧的紫外線,才能裂解輪胎經過硫化的硫鍵。除了平常的添加物之外,如賦予輪胎堅固韌性與色澤的炭黑填充物,汽車輪胎在製造過程中一定會再加灌紫外線抑製劑或抗臭氣劑。

輪胎里有這麼多碳,當然也是可燃物,燃燒時會釋放出相當多的能量,因此不易熄滅。但是輪胎燃燒時會冒出大量沾滿油污的煤灰,裡面含有一些人類在「二戰」期間匆匆忙忙發明出來的有毒元素。當時日本入侵東南亞,掌握了近乎全世界的橡膠供給,美國與德國知道他們的國家機器如果只用皮製的墊圈與木頭輪子,一定撐不了太久,於是兩國都徵召了頂尖的工業人才,急著尋找替代品。

現在全球最大的合成橡膠製造廠在得克薩斯州,隸屬於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建於1942年。當時科學家才剛發現如何生產人造橡膠。他們不用活的熱帶樹木,而是使用死亡的海洋植物——在三億年到三億五千萬年前死亡、沉入海底的浮游植物。這些浮游植物的長期沉積過程究竟如何,並沒什麼人能理解,也常有人提出新的看法,不過根據理論來說,它們的表面都包裹了非常多的沉積物質,而且擠壓得很緊實,所以就變形成為一種黏稠的液體。科學家已知如何從這種原油中提煉出幾種有用的碳氫化合物,其中的兩種組合就形成了合成橡膠,一種是製造泡棉的苯乙烯,另一種丁二烯則是液態碳氫化合物,也是一種具有爆裂性的高度致癌物質。

六十年後,固特異公司還是在這裡生產同樣的東西、使用相同的設備,各種產品的基礎原料每天進進出出,這些產品從北美賽車使用的賽車輪胎到口香糖膠,不一而足。這間工廠固然龐大,但跟周圍的廠房相比,就好像完全被吞沒了似的。這是個巨大的工業園區,是人類在地球表面上所興建的最宏偉龐大的建築結構,起自休斯敦東邊,一直延伸到八十千米之外的墨西哥灣,完全沒有中斷。這裡是全世界煉油廠、石化公司和石油儲藏設施最密集,也是範圍最大的集中地。

比方說,在固特異工廠對面隔著公路,有一整排跟剃刀一樣鋒利的蛇腹形鐵絲網,後面就是一大片儲油槽場區,裡面擠滿了圓柱形的儲油槽,每一座的直徑都跟足球場的長度一樣,由於直徑太寬,看起來又矮又胖。連接這些油槽的輸油管無所不在,不但往四面八方延伸,有時還上天入地。有白色、藍色、黃色、綠色的輸油管,其中較大的直徑將近一點二米。在固特異這樣的工廠里,輸油管形成的拱門高度足以讓卡車穿過。

這些都只是看得到的油管。加裝計算機斷層掃描的人造衛星經過休斯敦上空時,拍到了一個位於地下約一米、廣大繁複的碳鋼管線循環系統。在發達國家中的每個城鎮里,每條街道的中央都有細管延伸到每個住家,那是用上了大量的鋼材的天然瓦斯管線,這不禁讓人懷疑,為什麼羅盤上的指針沒有直接指向地下。然而在休斯敦,瓦斯管還只是小意思,不過是陪襯的裝飾品,因為煉油廠的輸油管已經像編織籃子的竹條一樣密密實實地包住了整座城市。他們將一種名為輕質餾分、經由蒸餾或催化從原油中裂解出來的物質,送到休斯敦的數百間化學工廠里,其中之一就是得克薩斯石化工廠公司給隔壁的固特異工廠提供丁二烯,也調製一種生產塑料保鮮膜所需的相關物質。此外他們還製造丁烷,也就是生產聚乙烯與聚丙烯塑料顆粒的原料。

數百條油管裝滿了剛提煉出來的汽油、家庭暖氣用油、飛機燃料等,它們全部都連接到最大的主要管線——科洛尼亞大油管。這條大油管長八千八百八十二千米,直徑有七十六厘米,主幹道起自休斯敦郊區帕薩迪納區,經過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亞拉巴馬州,接納更多的油品,然後沿著東海岸向上爬,有時在地面上,有時則潛入地底。科洛尼亞大油管通常都並行輸送各種等級不同的燃料,以每小時六千米的速度前進,終點是紐約港附近新澤西州的林登市,並在這裡吐出管內的油品。如果中途沒有關閉或遭遇颶風的話,這趟旅程為期二十天左右。

想像一下未來的考古學家敲著這些輸油管考察遺迹的情況,他們會認為得克薩斯石化工廠後面那些沉重老舊的鋼製鍋爐與眾多的排煙管是做什麼用的呢?(不過,人類若是在這個世界上多待幾年,這些老舊器材都可能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