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五章

范妮並不懷疑她的回信著實會讓對方感到失望。她了解克勞福德小姐的脾氣,估計她會再次催促她。雖然整整一個星期沒再收到來信,但她仍然沒有改變這個看法。恰在這時,信來了。

她一接到這封信,就能立即斷定信寫得不長,看上去像是一封匆忙寫就的事務性信件。信的目的是毋庸置疑的。轉眼間,她就料定是通知她他們當天就要來到朴次茅斯,不由得心中一陣慌亂,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然而,如果說一轉眼會帶來什麼難處的話,那再一轉眼就會將難處驅散。她還沒有打開信,就覺得克勞福德兄妹也許徵得了她姨父的同意,於是又放下心來。信的內容如下:

我剛聽到一個極其荒唐、極其惡毒的謠言,我寫這封信,親愛的范妮,就是為了告誡你,假如此言傳到了鄉下,請你絲毫不要相信。這裡面肯定有誤,過一兩天就會水落石出——不管怎麼說,亨利是一點錯都沒有。儘管一時不慎,他心裡沒有別人,只有你。請隻字別提這件事——什麼也不要聽,什麼也不要猜,什麼也不要傳,等我下次來信再說。我相信這件事不會張揚出去,只怪拉什沃思太蠢。如果他們已經走了,我敢擔保他們只不過是去了曼斯菲爾德莊園,而且朱莉婭也和他們在一起。可你為什麼不讓我們來接你呢?但願你不要為此而後悔。

永遠是你的

范妮給嚇得目瞪口呆。她沒有聽到什麼荒唐、惡毒的謠言,因此也就看不大明白這封莫名其妙的信。她只能意識到,這件事必定與溫普爾街和克勞福德先生有關。她只能猜測那個地方剛出了什麼很不光彩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因而克勞福德小姐擔心,她要是聽說了,就會產生妒忌。其實,克勞福德小姐用不著替她擔心。如果消息真會傳這麼遠的話,她只是替當事人和曼斯菲爾德感到難過,不過她希望不至於傳這麼遠。從克勞福德小姐的話里推斷,拉什沃思夫婦好像是自己到曼斯菲爾德去了,如果當真如此,在這之前就不該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至少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至於克勞福德先生,她希望這會使他了解自己的癖性,讓他明白他對世上哪個女人都不會忠貞不渝,讓他沒有臉再來死乞白賴地糾纏她。

真是奇怪呀!她已開始覺得他真正在愛她,認為他對她的情意非同尋常——他妹妹還在說他心裡沒有別人。然而,他向她表姐獻殷勤時肯定有些惹眼,肯定有很不檢點的地方,不然的話,像克勞福德小姐這樣的人還不會留意呢。

范妮坐卧不寧,而且在她接到克勞福德小姐的下封信之前,這種狀況還要繼續下去。她無法把這封信從她腦際驅除出去,也不能找個人說一說,讓心裡輕鬆一些。克勞福德小姐用不著一個勁地叮囑她保守秘密,她知道表姐的利害關係所在,克勞福德小姐完全可以相信她。

第二天來了,第二封信卻沒有來。范妮感到失望。整個上午,她都沒有心思去想別的事情。但是,到了下午,等父親像平常一樣拿著報紙回到家裡,她全然沒有想到可以通過這個渠道了解一點情況,因而才一時把這件事忘卻了。

她沉思起別的事情來,想起了她第一天晚上在這間屋裡的情景,想起了父親讀報的情景。現在可不需要點蠟燭。太陽還要一個半小時才能沉落在地平線下。她覺得她在這裡確實待了三個月了。強烈的陽光射進起居室里,不僅沒給她帶來喜悅,反而使她更加悲哀。她覺得城裡的陽光與鄉下的完全不同。在這裡,太陽只是一種強光,一種令人窒息、令人生厭的強光,只會使原本沉睡的污穢和濁垢顯現出來。城裡的陽光既不能帶來健康,也不能帶來歡樂。她坐在灼人的刺目的陽光下,坐在飛舞的塵埃中,兩眼看到的只是四堵牆壁和一張桌子,牆上有父親的腦袋靠髒了的痕迹,桌上被弟弟們刻得坑坑窪窪,桌上的茶盤從來沒有擦凈過,杯子和碟子擦後留下條條污痕,牛奶上浮著一層薄薄的藍色灰塵,塗有黃油的麵包,麗貝卡剛做的時候,就沾上了她手上的油污,現在這油污時刻都在增加。茶還沒沏好,父親在讀報,母親像平時那樣在嘮叨那破地毯——抱怨麗貝卡也不補一補。這時候,父親讀到一段新聞,哼了一聲,琢磨了一番,然後把范妮喚醒了。「你城裡的闊表姐家姓什麼,范?」

范妮定了定神,答道:「拉什沃思,父親。」

「他們是不是住在溫普爾街?」

「是的,父親。」

「那他們家可倒霉了,就是這麼回事。瞧,(把報紙遞給范妮)這些闊親戚會給你帶來許多好處。我不知道托馬斯爵士怎樣看待這樣的事情。像他這樣的達官貴人,不會不嬌貴他的女兒的。不過,他媽的,她要是我女兒的話,我就拿鞭子把她抽個夠。不管是男是女,用鞭子抽一抽,是防範這種事的最好辦法。」

范妮念起報上的告示:「本報無比關切地向世人公布溫普爾街拉先生家的一場婚姻鬧劇。新婚不久、有望成為社交界女皇的美麗的拉太太,同拉先生的密友與同事、知名的風流人物克先生一起離開丈夫家出走。去向如何,連本報編輯也不得而知。」

「搞錯了,父親,」范妮馬上說道,「肯定是搞錯了——這不可能——肯定是說的別的什麼人。」

她這樣說是本能地想替當事人遮遮醜,這是絕望中的掙扎,因為她說的話連她自己都不相信。她在讀報時就已深信不會有錯,因而感到大為震驚。事實像洪水一樣向她襲來。她當時怎麼能說出話來,甚至怎麼能透過氣來——她事後想起來都感到奇怪。

普萊斯先生並不怎麼關心這條報道,因而沒有多問女兒。「也可能全是謊言,」他說,「但是,如今有許許多多闊太太就這樣毀了自己,對誰都不能打包票啊。」

「哦,我真希望沒這回事兒,」普萊斯太太凄愴地說,「那該有多嚇人啊!我要是再跟麗貝卡說一次這條地毯的事兒,那我敢說我至少說了十幾次了。對吧,貝齊?她要是動手補一補,費不了她十分鐘。」

范妮對這樁罪孽已深信不疑,並開始擔心由此而來的不幸後果,這時候她心裡驚恐到何種地步,那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一開始,她處於一種目瞪口呆的狀態。接著,她迅捷地認清了這樁醜事多麼駭人聽聞。她無法懷疑這段報道,不敢祈望這段報道是不實之詞。克勞福德小姐的那封信她不知道看過多少遍,裡邊的每句話她都能記得滾瓜爛熟,那封信與這條消息內容相符到可怕的程度。她迫不及待地替她哥哥辯護,她希望這件事給隱瞞下來,她顯然為之忐忑不安,這一切都說明問題非常嚴重。如果世界上還有哪個良家女子能把這樣的頭等罪孽看作小事,試圖輕描淡寫地掩飾過去,想要使之免受懲罰,她相信克勞福德小姐就是這樣一個人!范妮現在才明白她看信時理解錯了,沒有弄清楚誰走了,沒有弄清信里說的是誰走了。不是拉什沃思夫婦倆一起走了,而是拉什沃思太太和克勞福德先生一起走了。

范妮覺得自己以前從沒震驚過。她完全不得安寧,晚上都沉浸在悲哀之中,夜裡一時一刻也不能入睡。她忽而感覺噁心,忽而嚇得顫抖;身上一陣陣的時而發熱,時而發冷。這件事太駭人聽聞了,她簡直難以接受,有時甚至產生一種抗拒心理,覺得絕不可能。女的才結婚六個月,男的自稱傾心於另一個女人,甚至跟她訂了婚——而這另一個女人還是那個女人的近親——整個家族,兩家人親上加親地聯繫在一起,彼此都是朋友,親親密密地在一起!這種猥雜不堪的罪孽,這種齷齪透頂的罪惡,實在令人作嘔,人只要不是處於極端野蠻的狀態,是絕對做不出來的!然而,她的理智告訴她,事實就是如此。男的感情漂浮不定,隨著虛榮心搖擺,瑪麗亞卻對他一片痴情,加上雙方都不十分講究道德準則,於是就導致了事情的可能性——克勞福德小姐的來信印證了這一事實。

後果會怎麼樣呢?誰能不受到傷害呢?誰知道後能不為之震驚呢?誰能不為此而永遠失去內心的平靜呢?克勞福德小姐本人——埃德蒙。然而,照這個思路想下去也許是危險的。她限制自己,或者試圖限制自己,去想那純粹的、不容置疑的家庭不幸,如果這一罪孽得到證明,並且公之於眾,這種不幸必然把所有的人都席捲進去。姨媽的痛苦,姨父的痛苦——想到這裡,她頓了頓。朱莉婭的痛苦,湯姆的痛苦,埃德蒙的痛苦——想到這裡,她頓的時間更長。這件事對兩個人的打擊尤為慘重。托馬斯爵士關心兒女,有著高度的榮譽感和道德觀,埃德蒙為人正直,沒有猜疑心,卻有純真強烈的感情,因而范妮覺得,在蒙受了這番恥辱之後,他們倆很難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在她看來,僅就這個世界而言,對拉什沃思太太的親人們來說,最大的福音就是立即毀滅。

第二天也好,第三天也好,都沒發生任何事來緩解她的驚恐之情。來過兩班郵車,都沒帶來闢謠性的消息,報上沒有,私人信件上也沒有。克勞福德小姐沒有再來信解釋清楚第一封信上的內容。曼斯菲爾德那裡也杳無音信,雖說姨媽早該來信了。這是個不祥的徵兆。她心裡還真沒有一絲可以感到欣慰的希望,整個人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