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八章

威廉想看范妮跳舞,姨父把這件事牢記在心。托馬斯爵士答應要給他一個機會,並非說過就拋到腦後了。他打定主意要滿足威廉對妹妹的這份親切情意——滿足其他想要看范妮跳舞的人們的心愿,同時給所有年輕人一次娛樂的機會。他經過仔細考慮,暗自做了決定,第二天早晨吃早飯時,重又提起了外甥說的話,並加以讚賞,接著補充說:「威廉,我要讓你在離開北安普敦郡之前參加這樣一次活動。我很樂意看著你們倆跳舞。你上次提到北安普敦的舞會。你表哥表姐偶爾去參加過,不過那裡的舞會現在並不完全適合我們,太累人了,你姨媽吃不消。依我看,我們不要去考慮北安普敦什麼時候舉行舞會,在家裡開個舞會可能更合適。要是——」

「啊!親愛的托馬斯爵士,」諾里斯太太打斷了他的話,「我知道下面會怎麼樣。我知道下面你要說什麼。要是親愛的朱莉婭在家,要是最親愛的拉什沃思太太在索瑟頓,就為舉行這樣的活動提供了一個理由,你會想在曼斯菲爾德給年輕人開個舞會。我知道你會這樣做的。要是她們倆能在家為舞會增色,你今年聖誕節就可以舉行舞會。謝謝你姨父,威廉,謝謝你姨父。」

「我的女兒們,」托馬斯爵士一本正經地插嘴道,「在布賴頓自有她們的娛樂活動,我想她們玩得非常快樂。我想在曼斯菲爾德舉辦的舞會是為她們的表弟表妹舉辦的。如果全家人都在,那肯定會高興極了。不過,不能因為有的人不在家,就不讓其他人組織娛樂活動。」

諾里斯太太沒再說話。她從臉色上看出,托馬斯爵士主意已定。她又驚奇又惱火,過了一會才平靜下來。居然在這個時候舉辦舞會!他的女兒都不在家,事先也不徵求她的意見!不過,她馬上就感到欣慰了。一切必然由她操辦。伯特倫夫人當然不會費心出力,事情會整個落在她身上。舞會將由她主持,一想到這裡,她的心情立即大為好轉,大家表示高興和感謝的話還沒說完,她便和大家一起有說有笑了。

埃德蒙、威廉和范妮聽說要開舞會,正如托馬斯爵士所希望的那樣,在神情和言詞中,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現了自己的欣喜感激之情。埃德蒙是為那兄妹倆感激父親。父親以前給人幫忙或做好事,從來沒有讓他這樣高興過。

伯特倫夫人一動不動地坐著,感到十分滿意,沒有任何意見。托馬斯爵士向她保證舞會不會給她增添什麼麻煩,她則向丈夫保證說:「我壓根兒不怕麻煩,其實我也想像不出會有什麼麻煩。」

諾里斯太太欣欣然地正想建議用哪些房間舉行舞會,卻發現舞場早已安排妥當,她想在日期上發表個意見,看來舞會的日期也已經定好了。托馬斯爵士饒有興味地制訂了一個周密的計畫,一旦諾里斯太太能靜下來聽他說話,他便念了念準備邀請的家庭名單,考慮到通知發得比較晚,預計能請到十二或十四對年輕人,接著又陳述了他把日期定在二十二日的理由。威廉二十四日就得趕回朴次茅斯,因而二十二日是他來此探親的最後一天。再說,鑒於時間已很倉促,又不宜於再往前提,諾里斯太太只得表示這正符合她的想法,她本來也打算建議定在二十二日,認為這一天最為合適。

舉辦舞會的事已完全說定了,黃昏未到,相關的人已個個皆知。請帖迅速發出去了,不少年輕小姐像范妮一樣,當晚就寢時心裡樂滋滋地想起心事來。范妮所想的心事有時幾乎超出了快樂的範疇。她年紀輕,經歷少,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加上對自己的眼光又缺乏自信,「我該怎麼打扮」也就成了一個傷腦筋的問題。威廉從西西里島給她帶回的一個十分漂亮的琥珀十字架,是她擁有的唯一的裝飾品。正是這件裝飾品給她帶來了最大的苦惱,因為她沒有什麼東西來系這十字架,只有一條緞帶。她以前曾經這樣戴過一次,但是這一次其他小姐都會戴著貴重的裝飾品,她還能那樣戴著出現在她們中間嗎?然而要是不戴呀!威廉原來還想給她買一根金項鏈,但錢不夠沒有買成。因此,她要是不戴這個十字架,那會傷他的心。這重重顧慮使她焦灼不安。儘管舞會主要是為她舉辦的,她也打不起精神。

舞會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伯特倫夫人依然坐在沙發上,全都不用她操心。女管家多來了幾趟,侍女在為她趕製新裝。托馬斯爵士下命令,諾里斯太太跑腿,這一切沒給伯特倫夫人帶來絲毫麻煩,像她預料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沒什麼麻煩的。」

埃德蒙這時候的心事特別多,滿腦子都在考慮行將決定他一生命運的兩件大事——接受聖職和結婚——兩件事都很重大,其中一件舞會過後就要來臨,因此他不像家裡其他人那樣看重這場舞會。二十三日他要到彼得伯勒附近去找一個與他境況相同的朋友,準備在聖誕節那個星期一起去接受聖職。到那時,他的命運就決定了一半——另外一半卻不一定能順利解決。他的職責將確定下來,但是分擔他的職責、給他的職責帶來活力和回報的妻子,卻還沒有著落。他了解自己的心思,但是對於克勞福德小姐的心思,他並非總是很有把握。有些問題他們的看法不盡一致,有些時候她似乎不很適意,儘管他完全相信她的情意,決定(幾乎決定)一旦眼前的種種事務安排妥當,一旦他知道有什麼可以奉獻給她,他便儘快做出決斷——但他對後果如何常常憂慮重重,放心不下。有時候,他深信她有意於他。他能回想起她長期對他情意綿綿,而且像在其他方面一樣,對他的情意完全不是出於金錢的考慮。但有的時候,他的希望當中又摻雜著疑慮和擔心。他想起她曾明確表示不願隱居鄉下,而要生活在倫敦——這不是對他的斷然拒絕又是什麼呢?除非他做出自我犧牲,放棄他的職位和職業,她也許會接受他,但那越發使不得了,他的良心不允許他這樣做。

這件事整個取決於一個問題。她是否十分愛他,甘願放棄那些極為重要的條件——是否十分愛他,已經覺得那些條件不再那麼重要了?他經常拿這個問題自問自答,雖然他的回答常常是肯定的,但有時也會是否定的。

克勞福德小姐很快就要離開曼斯菲爾德了,因此在最近,那肯定和否定的念頭在交替出現。她收到了好朋友的來信,請她到倫敦多住些日子,而亨利答應在這裡住到元月,以便把她送到倫敦。她一說起朋友的這封信和亨利的這番厚意,兩眼不禁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她談到倫敦之行的喜悅時,他從她興奮的語調中聽出了否定。不過,這只是在做出決定的第一天發生的,而且是在得到這可喜消息後的一個鐘頭之內,當時她心中只有她要去看望的朋友。自那以後,他聽她說起話來不一樣了——感情也有所不同——心裡比較矛盾。他聽她對格蘭特太太說她捨不得離開她,還說她要去見的朋友、要去尋求的快樂,都趕不上她要告別的朋友、要捨棄的樂趣。儘管她非去不可,也知道去了後會過得很快活,但她已在盼望重返曼斯菲爾德。難道這裡面沒有肯定的成分嗎?

由於有這樣一些問題要考慮,要籌劃來籌划去,埃德蒙也就無法像家裡其他人那樣興緻勃勃地期盼那個夜晚。在他看來,那個夜晚除了能給表弟表妹帶來快樂之外,跟兩家人的平常聚會比起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往常每次聚會的時候,他都可望克勞福德小姐進一步向他表白真情。但在熙熙攘攘的舞場上,也許不太利於她產生和表白這樣的情感。他提前和她約定,要跟她跳頭兩曲舞,這是這次舞會所能給他個人帶來的全部快樂,也是別人從早到晚都在為舞會忙碌的時候,他所做的唯一一點準備工作。

舞會在星期四舉行。星期三早晨,范妮仍然拿不准她應該穿什麼衣服,便決心去徵求更有見識的人的意見,於是就去請教格蘭特太太和她妹妹。大家公認這兩個人富有見識,按照她們的意見去辦,肯定萬無一失。既然埃德蒙和威廉到北安普敦去了,她有理由猜想克勞福德先生也不會在家,於是便向牧師住宅走去,心想不會找不到機會和那姐妹倆私下商量。對於范妮來說,這次求教要在私下進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她對自己這樣操心打扮有點害羞。

她在離牧師住宅幾米遠的地方碰到了克勞福德小姐。克勞福德小姐正要去找她。范妮覺得,她的朋友雖然不得不執意要折回去,但並不樂意失去散步的機會。因此范妮立即道明來意,說對方如果願意幫忙,給她出出主意,在戶外說和在家裡說都一樣。克勞福德小姐聽說向她求教,似乎感到很高興,稍微想了想,便顯出更加親熱的樣子,請范妮跟她一起回去,並建議到樓上她的房裡,安安靜靜地聊聊天,而不要打擾了待在客廳里的格蘭特夫婦。這正合范妮的心思。她非常感激朋友的一片好意。她們走進房內,上了樓梯,不久就深入地談起了正題。克勞福德小姐很樂於范妮向她求教,儘力把自己的見識傳授給她,替她出主意,使樣樣事情都變容易了,一邊又不斷鼓勵她,使樣樣事情都帶上了快樂的色彩。服裝的大問題已經解決了,「不過你戴什麼項鏈呢?」克勞福德小姐問。「你戴不戴你哥哥送你的十字架?」她一邊說一邊解開一個小包,她們在門外相遇的時候,范妮就看見她手裡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