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章

湯姆·伯特倫臨走前本來就很少待在家裡,因此家裡人只是在名義上覺得缺了他。伯特倫夫人很快便驚奇地發現,即使缺了那做父親的,大家過得也挺好,埃德蒙可以代父親切肉,跟管家商量事情,給代理人寫信,向僕人發工錢,像他父親一樣,一切煩人勞累之事,樣樣都替她做好了,只不過她自己的信還得由她自己來寫。

兩位出門人一路平安地抵達安提瓜的消息收到了。可在這之前,諾里斯太太一直擔心會出什麼非常可怕的事情,而且只要旁邊沒有人,就讓埃德蒙分享她的擔憂。她相信,不管發生什麼大災大難,她肯定是最先得到消息,因此她早就想好了如何向眾人宣布這噩耗。恰在這時,托馬斯爵士來信了,宣告父子倆平安無事。於是,諾里斯太太只得暫時收起她的激動心情和準備宣布噩耗時充滿深情的開場白。冬天來而復去,家裡並不需要那父子倆。他們在海外的消息也依然很好。諾里斯太太除了料理自己的家務,過問妹妹的家務,注視格蘭特太太的浪費行為,還要出出主意叫外甥女玩得更加開心,幫助她們梳妝打扮,展示她們的才能,給她們物色女婿,忙得她沒有心思再為兩個遠行的人擔憂了。

現在,兩位伯特倫小姐已被公認屬於當地的美女之列。她們不僅模樣俊俏,才華出眾,而且舉止落落大方,刻意表現得彬彬有禮,和藹可親,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和仰慕。她們雖然也愛慕虛榮,但表現得體,好像毫無虛榮之感,也沒有裝腔作勢的架子。她們這般表現所贏得的誇獎,大姨媽聽到後又轉告給她們,使她們越發相信自己完美無缺。

伯特倫夫人不跟女兒們一起出入社交場合。她過於懶散,甚至都不願犧牲一點個人利益、感受一下做母親的喜悅,親自去看看自己的女兒們在社交場合如何榮耀、如何快活,因此每次都把這事託付給姐姐。做姐姐的真是求之不得,以這麼體面的身份帶著外甥女出入社交場合,也不用自己租馬車,可以盡情享用妹妹家提供的一切方便。

社交季節的各種活動並沒有范妮的份兒,不過等其他人都出門赴約之後,就剩她陪伴二姨媽,她公然成了有用之人,心裡感到樂滋滋的。加上李小姐已離開曼斯菲爾德,每逢舉行舞會或宴會的夜晚,她自然就成為伯特倫夫人須臾難離的夥伴。她陪夫人聊天,聽她說話,讀書給她聽,在這靜靜的夜晚,進行這樣的促膝談心,絲毫不用擔心聽到什麼逆耳的聲音,這對於一顆一向吃盡了惶恐不安苦頭的心靈來說,真有說不出的喜悅。至於表姐們的娛樂活動,她倒喜歡聽她們回來講述,特別喜歡聽她們講述舞會的情況,講述埃德蒙和誰跳的舞。不過她認為自己地位低微,不敢奢望自己也能參加那樣的舞會,因而聽的時候並不怎麼太往心裡去。總的說來,她覺得這個冬天過得還不錯,雖說威廉沒在這期間回到英國,可她心裡一直期望他會回來,這種期望也是非常可貴的。

隨之而來的春天奪去了她心愛的朋友老灰馬,一時間,她不僅遭受到情感上的失落,而且感到身體上也要蒙受損失。儘管姨媽她們都承認騎馬對她有好處,但卻沒有採取什麼措施讓她再有馬騎。兩位姨媽說:「表姐不騎馬的時候,不管是她們誰的馬,你隨時都可以騎。」然而,兩位伯特倫小姐儘管一副熱心助人的樣子,可每逢天氣晴朗總要騎馬出去,並不想犧牲任何實質性的樂趣而去關照范妮。四月、五月風和日麗的上午,她們歡天喜地地騎馬遊玩,而范妮不是整天陪這個姨媽坐在家裡,就是受那個姨媽慫恿到外邊走得筋疲力盡。伯特倫夫人自己不喜歡活動,便認為誰都沒有必要出去活動,可諾里斯太太整天在外面東跑西顛,也就認為誰都應該天天走那麼多路。這期間埃德蒙偏偏不在家,否則這不良現象也會早一點得到糾正。等他回來了解了范妮的處境,意識到由此而來的不良後果,他覺得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范妮必須有一匹馬。」他不顧懶散成性的媽媽和精打細算的姨媽會怎麼反對,斬釘截鐵地這樣宣布。諾里斯太太不由得想到,也許能從莊園的馬匹中挑出一匹穩當的老馬來,這就蠻不錯了,或者可以向管家借一匹,或者說不定格蘭特博士會把他派往驛站取郵件的那匹矮種馬偶爾借給他們。她堅持認為,讓范妮像兩位表姐一樣氣派,也有一匹自己專用的馬,那絕對沒有必要,甚至也不妥當。她斷定,托馬斯爵士從沒有過這樣的打算。她必須說明,趁他不在家時給范妮買馬,眼見他的大部分進項尚未妥善解決,卻要進一步增加家裡養馬的巨大開支,她覺得很不合理。埃德蒙只是回答說:「范妮必須有一匹馬。」諾里斯太太無法接受這樣的看法。伯特倫夫人倒能接受,她完全贊成兒子的看法,認為范妮必須有一匹馬,並且認為伯特倫爵士也會覺得有這個必要。她只是要求不要心急,只要兒子等托馬斯爵士回來,由托馬斯爵士親自定奪這件事。托馬斯爵士九月份就要回到家,只不過等到九月又有何妨呢?

埃德蒙生媽媽的氣,更生大姨媽的氣,怪她太不關心外甥女。不過,他對她的話卻不能不有所顧忌,最後決定採取一個辦法,既不至於使父親認為他做得太過分,又可以使范妮有條件立即開始運動。他不能眼看著她沒有馬騎。他自己有三匹馬,但沒有一匹是供女士騎的。其中兩匹是狩獵用的,另外一匹是拉車用的,他決定用這匹馬換一匹表妹可以騎的馬。他知道在哪裡能找到這樣的馬,等主意一定,便很快辦妥了這件事。新換來的雌馬還真是難得,稍加調馴,便服服帖帖地很好駕馭了,於是差不多完全歸范妮使喚了。她以前從未想到,還有什麼會比那匹老灰馬更讓她稱心如意的,可現在騎上埃德蒙的這匹雌馬,真比過去騎老灰馬還要快活得多。再一想這快活是表哥的深情厚誼給她帶來的,心裡就越發快活,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她認為表哥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偉大的典範,他的高尚品質只有她最能感受,她對他的感激之情是世界上任何感情都無法比擬的。她對他的感情集萬般尊敬、不勝感激、無限信任、滿腔柔情於一體。

這匹馬不論在名義上還是在事實上都仍然歸埃德蒙所有,因而諾里斯太太也能容忍范妮騎下去。至於伯特倫夫人,即使她想起原先曾反對過,也不會怪罪埃德蒙沒等到托馬斯爵士九月份回來,因為到了九月份,托馬斯爵士仍在海外,而且近期內還不可能辦完事情。就在他剛開始考慮回國的時候,突然遇到了不利的情況,因為各種事情很難預料,他便決定打發兒子先回家,自己留下做最後的安排。湯姆平安地回來了,告訴大家說父親在外身體很好,可是諾里斯太太聽後並不放心。她覺得托馬斯爵士可能預感自己災難臨頭,出於父愛的考慮,把兒子送回了家,因此她心裡不禁冒出了種種可怕的預感。秋天的黃昏越來越長,在她那寂寞凄涼的小屋裡,這些可怕的念頭攪得她膽戰心驚,只得每天跑到莊園的餐廳里來避難。然而,冬天又有了約會應酬之後,對她倒不無作用。在約會應酬的過程中,她滿心歡喜地替大外甥女籌劃未來的命運,心神也就平靜了許多。「假如可憐的托馬斯爵士命中注定永遠回不來,能看到親愛的瑪麗亞嫁給一個富貴人家,倒也是莫大的安慰。」她經常這樣想;而當她們和有錢的男人在一起的時候,尤其是經人介紹了一位剛在鄉下繼承了一份最大地產、一個最佳職位的年輕人的時候,她更是總要這樣想。

拉什沃思先生一見面就被伯特倫小姐的美貌所吸引,加之一心想要成家,很快便認為自己墜入了情網。他是個粗大肥胖、智力平庸的年輕人。不過,由於在身姿體態、言談舉止上並不討人嫌,伯特倫小姐覺得能博得他的歡心,倒也非常得意。瑪麗亞·伯特倫現年二十一歲,開始覺得自己應該結婚了。她若是能嫁給拉什沃思先生,就能享有一筆比她父親還高的收入,還能確保在倫敦城裡有一處宅邸,而這在眼下恰恰是她最為看重的目標。因此,本著同樣的道義原則,她顯然應該儘可能嫁給拉什沃思先生。諾里斯太太滿腔熱情地撮合這門親事,用盡花言巧語,耍盡種種伎倆,想讓雙方認清彼此是多麼般配。她使出了各種招數,其中包括跟拉什沃思先生的母親套近乎。拉什沃思太太目前就和兒子住在一起,諾里斯太太甚至硬逼著伯特倫夫人一早趕了十英里坎坷的道路去拜訪她。沒過多久,她和這位太太便情投意合了。拉什沃思太太承認,她盼望兒子能早日結婚,並且宣稱,伯特倫小姐和顏悅色,多才多藝,在她見過的年輕小姐中,似乎最為合適,能使她兒子幸福。諾里斯太太接受了這番誇獎,讚許拉什沃思太太真有眼力,對別人的優點能看得這麼准。瑪麗亞確實是他們大家的驕傲與歡樂——她白玉無瑕——是個天使。當然,追求她的人很多,她難免挑花了眼。不過,要是讓諾里斯太太經過這麼短時間的相識就做決定的話,她認為拉什沃思先生恰恰是最配得上她,也最能使她中意的年輕人。

經過幾番舞會結伴跳舞之後,兩位年輕人果然像兩位太太料想的那樣投緣。在照例稟報了遠在海外的托馬斯爵士之後,雙方便訂婚了,男女兩家都非常滿意,附近的局外人也都十分高興,好多個星期以來,他們就覺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