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顯形理念篇 30、那上面怕有相當大的個體差異

第二天下午,我把簽名蓋章的離婚協議書寄走了。沒有附信。只把裝有文件貼好郵票的回覆用信封投進站前郵筒了事。但僅僅這封信從家中消失這點就使得我心理負擔減輕了不少。至於文件往下走怎樣的法律路徑,那種事我不知道。無所謂。但願走其喜歡的路線。

星期日上午快十點時秋川真理惠來了。光閃閃的藍色豐田普銳斯幾乎毫無聲息地爬上坡來停在房門前。車體沐浴著星期日早上的太陽流光溢彩喜氣洋洋,儼然剛打開包裝紙的新品。這段時間有好多車開來門前。免色的銀色捷豹,女友的紅色迷你,免色派來的配司機的黑色英菲尼迪,雨田政彥的黑色舊版沃爾沃,加上秋川真理惠姑母開的藍色豐田普銳斯。當然還有我開的豐田卡羅拉(由於長期灰頭土臉,什麼顏色已想不大起來了)。想必人們是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依據、情況而選擇自駕車的。而秋川真理惠的姑母是以什麼緣故選擇藍色豐田普銳斯的,我當然揣度不出。反正那輛車較之汽車,看上去更像是巨大的真空吸塵器。

普銳斯安靜的引擎停止後,周圍多少更加安靜了。車門打開,秋川真理惠和彷彿她姑母的女性下得車來。雖然看上去年輕,但四十二三歲恐怕是有的。她戴一副深色太陽鏡,身上是款式簡潔的淡藍色連衣裙,披一件灰色對襟毛衣。提著黑幽幽發亮的手袋,腳穿深灰色低跟皮鞋。適於開車的鞋。關上車門,她摘下太陽鏡放進手袋。頭髮齊肩長,漂亮地勾勒出微波細浪(不過並非剛從美容室出來的那種過剩完美)。除了別在連衣裙領口的金飾針,別無顯眼飾物。

秋川真理惠身穿棉毛混紡毛衣,褐色及膝毛料半身裙。以前看見的只是身穿校服的她,所以氛圍和平時大為不同。兩人並立,活像有品位家庭的一對母女。其實並非母女,這點我從免色口中聽得了。

我像往常那樣從窗帘縫隙打量兩人的樣子。隨後門鈴響了,我繞到門廳開門。

秋川真理惠的姑母說話方式非常安詳,長相好看。並非漂亮得顧盼生輝,但端莊秀美,清新脫俗。自然而然的笑容如黎明時分的白月在嘴角謙恭地浮現出來。她帶來了一盒糕點作為禮物。按理是我請秋川真理惠當模特,完全沒有必要帶禮物來。想必從小受的教育告訴她去初次見面的人家裡訪問時要帶一點禮物。所以我坦率地道謝接了,將兩人領進畫室。

「我們住的房子,以距離來說幾乎近在眼前。但開車來這裡,就要整整兜上一圈。」真理惠的姑母說(她的名字叫秋川笙子,笙笛的笙,她說),「這裡有雨田具彥先生的宅邸當然早就知道,但由於這個緣故,實際來這邊,今天是第一次。」

「從今年春天開始,因了一點情由,我算是在這裡照看房子。」我解釋說。

「那麼聽說了。這麼得以住在您附近也怕是一種緣分,今後也請關照才好。」

隨後,秋川笙子就侄女真理惠在繪畫班由我教畫這點鄭重其事地表示感謝。侄女因此總是歡天喜地去繪畫班。她說。

「談不上我來教,」我說,「不過是大家一起開心畫畫罷了,實際上。」

「不過聽說您很會指導,從很多人那兒聽說的。」

我想不至於有很多人誇獎我的繪畫指導,但我沒有就此表示什麼,只是默默聽著誇獎話。秋川笙子是有良好教養、看重禮儀的女性。

看秋川真理惠和秋川笙子並坐在一起,首先想的是無論看哪一點兩人長相都完全不像。稍離開些看去,蕩漾著甚為相像的母女氛圍,但近看就知道兩人相貌之間找不到任何相通之處。秋川真理惠也長相端莊,秋川笙子也無疑屬於美人之列,但兩人的面龐給人的印象相差得近乎兩個極端。如果說秋川笙子的長相趨於巧妙保持事物的平衡,那麼秋川真理惠的莫如說意在打破平衡,拆除既定框架。如果說秋川笙子以整體的平穩和諧為目標,那麼秋川真理惠則追求非對稱的分庭抗禮。儘管如此,兩人在家庭內部似乎保持健全愜意的關係這點,從氛圍上大體覺察得出。兩人雖非母女,但在某種意義上反而比真正的母女還要融洽放鬆,結成的關係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至少我得到的印象是這樣。

秋川笙子這般美貌、洗鍊、優雅的女性迄今何以一直獨身呢?何以甘於在這人煙稀少的山上住在哥哥家呢?我當然無由知曉個中原委。可能她曾有個登山愛好者戀人,而在經由最艱難路線挑戰登頂珠穆朗瑪峰時不幸遇難,她決心懷抱美好的回憶永遠獨身下去。或者同哪裡一位富於吸引力的有婦之夫長年保持情人關係也未可知。但不管怎樣,反正問題都跟我不相干。

秋川笙子走去西面窗前,饒有興味地從那裡眺望山谷。

「即使同一側的山,看的角度稍有不同,看起來也相當不同啊!」她感嘆道。

那座山上,免色白色的大房子閃閃發光(免色大概正從那裡用雙筒望遠鏡往這邊窺看吧)。從她家看那白色豪宅會顯得怎樣呢?我本想就此談兩句,卻又覺得一開始就端出這個話題多少含有風險——由此往前談話如何展開,有的地方變幻莫測。

為了避免麻煩,我把兩位女性領進畫室。

「請真理惠小姐在這畫室里當模特。」我對兩人說。

「雨田先生想必也在這裡工作來著。」秋川笙子一邊環顧畫室,一邊深有感觸地說。

「應該是的。」我說。

「怎麼說好呢,即使府上,也覺得好像只這裡氣氛不一樣。您不這樣以為?」

「這——,是不是呢?日常生活當中,倒是沒多少那樣的感覺。」

「真理惠你怎麼看?」秋川笙子問真理惠,「不覺得這裡像是不可思議的空間?」

秋川真理惠正在忙於這裡那裡打量畫室,沒有回答。估計姑母的問話沒有進入耳朵。本來作為我也想聽她的回答……

「你倆在這裡工作的時間裡,我還是在客廳等著好吧?」秋川笙子問我。

「那得看真理惠了。最要緊的是給她創造多少寬鬆些的環境。作為我,您一起在這裡也好不在這裡也好,怎麼都無所謂。」

「姑母還是不在這兒好。」真理惠這天第一次開口。語聲文靜,卻是簡潔至極且沒有讓步餘地的通告。

「好好,隨小惠怎樣。料想是這樣,就準備好了要看的書。」秋川笙子沒有介意侄女生硬的語氣,和藹地應道。想必平時習慣了類似的交談。

秋川真理惠完全無視姑母的話,略略弓腰,從正面定睛注視牆上掛的雨田具彥的《刺殺騎士團長》。她注視這幅橫長的日本畫的眼神絕對認真。逐一檢查細部,似乎要把上面畫的所有要素刻入記憶。如此說來(我想),我以外的人目睹這幅畫恐怕是第一次。我徹底忘記事先把畫移去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了。也罷,就這樣好了,我想。

「中意這幅畫?」我問少女。

秋川真理惠沒有回應。由於意識過度集中於看畫了,我的聲音好像未能入耳。或者聽見了也不搭理?

「對不起,這孩子稍有些特別。」秋川笙子居中調和似的說。「說精神集中力強也好什麼也好,反正一旦對什麼著迷,別的就一概進不了腦袋。從小就這樣。書也好音樂也好畫也好電影也好,全都這個樣子。」

不知為什麼,無論秋川笙子還是真理惠,都沒問那幅畫是不是雨田具彥畫的。所以我也沒主動介紹。《刺殺騎士團長》這個畫名當然也沒告訴。就算這兩人看了畫,我想也不至於有什麼問題。兩人大概根本沒有覺察這幅畫是未包括在雨田具彥收藏中的特殊作品。這和免色、政彥目睹,情況有所不同。

我讓秋川真理惠看《刺殺騎士團長》看個夠。隨即走去廚房,燒開水,泡了紅茶。然後把茶杯和茶壺放在托盤裡端進客廳。秋川笙子作為禮物帶來的曲奇也添了進去。我和秋川笙子坐在客廳椅子上一邊閑聊(山上的生活、山谷的氣候)一邊喝茶。著手實際工作前需要這樣的輕鬆交談時間。

秋川真理惠繼續獨自看了一會兒《刺殺騎士團長》。而後就像好奇心強的貓一樣在畫室里慢慢走來走去,把裡面的東西一樣一樣拿在手裡確認。畫筆、顏料、畫布,以及從地下挖出的古鈴。她拿起鈴搖了幾下,鈴發出一如往常輕微的「鈴鈴」聲。

「這樣的地方為什麼有古鈴?」真理惠對著無人空間並不問誰地問道。但那當然是問我。

「這鈴是從附近地下出來的。」我說,「偶然發現的。我想大概同佛教有關係。和尚一邊念經一邊搖這個來著。」

她再次在耳邊搖了搖。「聲音總好像有些特殊。」她說。

這麼小的鈴聲居然能從雜木林地下清晰地傳來這房子里的我的耳畔,我再次感嘆。說不定搖法有什麼秘訣。

「別人家的東西不能那麼隨便動的!」秋川笙子提醒侄女。

「沒關係的,」我說,「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但真理惠似乎馬上對鈴失去了興趣。她把鈴放回板架,在房間正中的木凳上弓身坐下,從那裡眺望窗外風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