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譯 序

司湯達是十九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一生並不長,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學上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表作品。然而,他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或故事,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遊記。

司湯達的本名叫亨利·貝爾。1783年出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市。父親是一個資產者,但卻擁護王權與教會,頭腦里充滿了貴族的觀念。司湯達的家庭教師是一個神甫。這個神甫對他進行嚴格的貴族式教育,禁止他與一般的兒童玩耍。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母親的外祖父。他母親屬於義大利血統,生性活潑,思想較為自由開放,能夠用義大利文閱讀但丁等人的作品。但她在司湯達七歲時便逝世了。司湯達的外祖父是一個醫生。思想特別開放,是盧梭和伏爾泰的信徒,擁護共和派。司湯達少年時期經常住在外祖父家,在那裡閱讀了大量的名作。

司湯達的童年,是在法國大革命的疾風暴雨中度過的。

1796年至1799年,他在格勒諾布爾的中心學校上學,那是法國革命時期按照資產階級的革命思潮和教育思想建立的新型學校。司湯達在那裡面系統地學習了新思想,新知識,對法國文學和唯物主義哲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779年,他來到巴黎,原來準備投考著名的綜合工藝學校,但為革命的形勢所鼓舞,加入了拿破崙領導的軍隊。1800年,他隨拿破崙率領的大軍到了義大利的米蘭。米蘭人民長期遭受奧地利的統治,視拿破崙的軍隊為救星。他們對法國革命的熱情,他們的優秀的文化傳統,對司湯達的影響很深。以後他長期在米蘭居住,寫作,並以米蘭人自居。

從1806年到1814年,司湯達隨拿破崙的軍隊轉戰歐洲大陸。在1812年從莫斯科大撤退時,他擔任後勤軍官。長期的鬥爭實踐,使他的共和派的觀點更加堅定,更加憎惡腐朽沒落的封建貴族與教會的黑暗統治。因此,以後他脫下戎裝,投身於文學創作時,他的批判的筆鋒總是指向貴族和教會,便不奇怪了。

1814年拿破崙下台,波旁王朝復辟。資產階級的革命派遭受鎮壓,封建的王公貴族則彈冠相慶。在這種形勢下,司湯達覺得「除了遭受屈辱,再也不能得到什麼」,便離開祖國,僑居義大利的米蘭。在這裡,他對義大利的愛國主義人士抱以極大的同情,與爭取民族解放的燒炭黨人來往密切。他的行動,引起了統治義大利的奧地利軍警的注意。當1821年義大利革命失敗,許多愛國者身陷囹圄時,他也被警察當局作為燒炭黨人的同情者而驅逐出境。直到1834年,他被派任為法國駐教皇轄下的奇維塔韋基亞城的領事,才再度回到義大利。

司湯達從1817年開始發表作品。處女作是在義大利完成的,名為《義大利繪畫史》。不久,他首次用司湯達這個筆名,發表了遊記《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從1823年到1825年,他陸續發表了後來收在文論集《拉辛和莎士比亞》中的文章。此後,他轉入小說創作。1827年發表了《阿爾芒斯》,1829年發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他的代表作《紅與黑》於1829年動筆,1830年脫稿。1832年到1842年,是司湯達最困難的時期,經濟拮据,疾病纏身,環境惡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創作時期。他寫作了長篇小說《呂西安·婁萬》(又名《紅與白》),《巴馬修道院》,長篇自傳《亨利·勃呂拉傳》,還寫了十數篇短篇小說。在1842年3月23日司湯達逝世時,他手頭還有好幾部未完成的手稿。

司湯達是以長篇小說名世的。他的長篇代表作《紅與黑》,傳世一百多年,魅力分毫未減。然而,他的短篇小說也寫得十分精彩。其代表作《瓦尼娜·瓦尼尼》、《艾蕾》(直譯為《卡斯特羅修道院長》)等,寫得生動傳神,膾炙人口,堪稱世界短篇小說花園裡的奇葩。它們與梅里美的《馬特奧·法爾戈納》、《塔芒戈》、巴爾扎克的《戈布塞克》一起,標誌著法國短篇小說創作的成熟。

本書收錄了司湯達的十三個短篇小說。其中《往事連篇》(直譯為《一個義大利紳士的回憶》)、《箱子與鬼》《米娜·德·旺格爾》、《媚葯》、《菲利貝》等五篇譯自法國瑟伊出版社的《司湯達小說選》,其餘八篇譯自法國伽里瑪出版社的《義大利軼事》,茲按寫作年代逐篇介紹如下:《往事連篇》於1825—1826在英國《倫敦畫報》連載,1826年,法文譯本或者改寫本在巴黎的不列顛書店與讀者見面,開始時無人知道作者是司湯達。司湯達逝世後,他的表弟柯隆伯在整理他的遺稿時,發現了這篇作品的部分底稿,於是把它收入1854年版的《司湯達小說集》。

這篇小說描寫了在拿破崙的軍隊佔領義大利期間的社會風俗,世態人情。保守的人士聚集在教會的旗幟下,企圖乞靈於聖母的保佑,阻止滾滾而來的革命浪潮,而教會勢力則趁機製造奇蹟,編造所謂聖母顯靈的謊言,蒙蔽愚昧的人們;年輕人,有理智的人則對教會那一套持反對態度,他們歡迎拿破崙大軍的到來。小說敘述了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劫持教皇的行動,對亂世英雄有一些精彩的描寫。總之,小說描寫的義大利社會是一個保守的、愚昧的社會,廣大民眾視教皇為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因此,拿破崙大軍在義大利失敗,教皇復辟,掀起複仇運動是勢所必然的事。

《箱子與鬼》寫於1829年底。這一年聖誕節司湯達曾把它讀給梅里美聽。這篇小說通過一個警察局長利用權勢,霸佔民女,活活拆散一對戀人的故事,向讀者揭露了西班牙復辟勢力的兇殘與霸道。作為這種惡勢力的對立面,兩個戀人的純潔、善良,為了愛情不惜拋灑熱血的情節,極具動人心魄的力量。

《媚葯》寫於1830年1月,同年6月發表於《巴黎評論》。司湯達自稱寫這篇作品是為了「治療頭痛,散心」。而且他承認參考了十七世紀法國作家斯卡龍的一篇作品。他說:「每個時代的調味汁不同。我不過把1660的調味汁換成1830年的罷了。」這篇作品描寫的是一個西班牙少婦鬼迷心竅,拋棄富裕但年老的丈夫。與一個跑江湖的馬戲演員私奔,上當受騙仍不變心的故事。也許這確是一篇消遣之作,思想平平,但在創作手法上有獨到之處,尤其是開頭與結尾受人稱道。開頭描寫的時間、地點、氛圍與情節十分協調,很能抓住讀者;結尾言簡意深,給人以想像的餘地。

《米娜·德·旺格爾》寫於1829年12月至1830年1月間。其後又幾經修改。但司湯達生前未拿出發表。直到他死後十一年巴黎的《兩世界評論》才將它刊發。在司湯達的作品中,這是少有的描寫德國人的作品之一。米娜·德·旺格爾出身於德國大貴族家庭。她父親因厭惡非正義的征戰,受到宮廷的監視,最終憂鬱而死。她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離鄉去國,來到巴黎,墮入了愛河。為了達到目的,這個愛幻想的德國姑娘不惜紆尊降貴,喬裝改扮,來到她私下熱戀的人家裡做女傭,不料因高興過度,吐露了秘密,釀成悲劇,最後以身殉情。司湯達通過這個哀惋曲折的愛情故事,展示了德國人與法國人性格上的差異以及對待愛情的不同態度。小說的女主人公米娜·德·旺格爾在作者的人物畫廊里,是一個有血有肉,光彩奪目的人物。

《菲利貝》成於何時,專家們尚未得出定論。有人認為是在1827年至1830年間。也有人認為是在1839年。但法國文學史家克魯才分析了菲利貝與《紅與白》中的主人公呂西安的性格特徵,覺得兩者相近,便認為它成於1835年至1839年間。嚴格地說,這篇東西也許夠不上短篇小說,只能算一個短故事,也有點像中國的筆記小說。內容也確如副標題,是一位膏梁子弟的幾個生活片斷,如經商、戀愛、搬家等,寫得比較粗放。在司湯達的短篇創作園地里,它也許只能算一根小草,但對於我們全面了解司湯達的創作,終究是有益的,因此我們也把它收進集子。

在收入《義大利軼事》的八個短篇里,除了《瓦尼娜·瓦尼尼》成於1829年以外,其餘的都寫於1833年以後。關於這些小說,有些情況需略作介紹。

1833年,司湯達再次來到義大利後,在一個朋友家的藏書室里,發現了一批「古代的手稿」。這些手稿真實地記錄了義大利十六、十七世紀的一些重大的「社會新聞」。司湯達在閱讀之後,大感興趣,認為它們是「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義大利歷史的有益補充」;它們描繪了「孕育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一代天才的風土人情」,便花重金購得抄錄權,請人仔細抄錄了某些篇章,保留在身邊,反覆閱讀,並以部分翻譯加部分創作的手法,將這些手稿改寫成短篇小說。他在世時,選出《艾蕾》、《維多利婭·阿柯朗波尼》、《桑西一家》三篇結集出版。在他去世十二年後,他表弟整理了他的七篇據此改寫的短篇小說,並加上描寫義大利人愛情故事的《瓦妮娜·瓦尼尼》,結成一集,取名為《義大利軼事》出版。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