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 唐代帝王生活雜說

唐朝從唐高祖立國到唐哀帝滅亡,共有20個皇帝,這當然把非李氏的女主武則天除外,未成嗣統的嗣襄王李熅的稱帝也沒有計算在內。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有唐太宗、唐玄宗那樣的英主,名垂後世,因此這個時代的帝王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的排行、壽命、生育、晚景與歸宿,說起來也許並不乏味。

嫡長制是中國的傳統繼承法,唐朝皇子的生母、行次關係著他們的繼承帝位,自唐太宗以降諸帝的生母和行次是這樣的:

在這19個皇帝中,穆宗、哀帝是嫡長子,佔總數1/9弱,另有皇后生的5人,即嫡出共為7人,佔總數1/3強,庶出12人,其中6個人是長子,他們的生母在其未當皇帝前,是一般的妃嬪,有的業已死去。如此看來,嫡長制在唐代未能完全實行。

但這不是唐朝皇帝的願望,他們為實現這一制度作過很大努力。唐高祖建國就冊封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希望異日將皇位傳給他。但是李建成、李世民兄弟鬩牆,演出了一場玄武門之變的活劇,只好改立次子李世民為太子,從而破壞了嫡長制。繼位的唐太宗並不想放棄這一制度,登極兩個月就立嫡長子李承干為皇太子,後來李泰謀奪儲位,李承干為保守地位而陰謀發動政變,事敗被廢,幽禁而死,嫡長制再一次未能實現。唐高宗的王皇后無子,遂立宮人生的皇長子燕王李忠為儲貳。武則天當皇后,廢黜李忠,冊立她生的第一子、高宗第五子李弘為太子,這是立嫡長的表現,可是李弘不滿於母后的作為,被生母毒死。武后生的第二子李賢繼而被封為儲君,還是與武后政治觀念不同,被廢掉,又被強令自殺。唐中宗的嫡長子李重潤是韋後所生,一出世就被唐高宗立為皇太孫,後來被武則天廢棄,並杖殺。中宗庶子李重俊被冊為太子,韋後的女兒安樂公主竟敢侮辱他,罵他為奴隸,李重俊起兵反抗,失敗被殺。李憲是唐叡宗劉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武后時叡宗一度為皇帝,他被立為太子。清除韋後勢力之後,叡宗再次臨朝,既因李憲為嫡長欲立他為儲君,又因庶子唐玄宗有定難之功想選他為皇嗣。正猶豫中,李憲主動提出不當太子的請求,他說:「時平則先嫡,國難則先功,重社稷也。」不以嫡長自居,願意讓儲位,叡宗同意了他的要求,託付後事於玄宗。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叡宗都冊立過嫡子(或長子)為儲君,但最終的接替人均不是原先確定的,事與願違,一至於此。後來的皇帝也沒有放棄嫡長制的原則,只是不像先輩那樣努力,所以更不能如願了。

究竟如何看待唐朝皇位繼承與嫡長制的關係呢?嚴格地講嫡長制是皇后生的長子繼承皇位,然而實際上呢?嫡長子可能夭折,皇后還可能沒有生育,因此嚴格的嫡長繼承是難於做到的。嫡長之外,以皇后的其他兒子為尊貴,唐太宗、高宗、叡宗繼統前就處於這樣的地位。皇后的血胤而外,妃嬪之子以行次論地位。唐代宗、德宗、憲宗、懿宗是一般宮人所生,順宗、敬宗是妃子生的,他們的長子身份在繼位中佔了便宜。綜合起來看,所有的嫡生子、庶長子的嗣承皇統,都可以視為嫡長子繼承製的內容,唐代還是實行嫡長制的。這麼說我們覺得需要明確兩點:嫡長制的含義是立嫡長子,這是狹義理解;廣義的則包括立嫡生的其他兒子和庶生長子。說一個朝代是嫡長繼承製,以嫡長為嗣君的人數不一定多,主要是看這一王朝是否以嫡長制的精神來處理繼嗣問題。由此我們引申出一種看法,任何一種制度,一個事物都不是純粹的,它有著廣泛的內容,它的本質是某一個特性,但與其本質摻雜在一起的可能有很多其他成分。我們認識事物,定了性就以為是單純的那種屬性,看到雜質又懷疑其性質,這是不明白事物的複雜性所產生的。

下面,我們依次了解唐朝諸帝的晚景與辭世的情節。

這20人中,12人是壽終正寢,即是善終的,佔到唐代君主的60%,是多數。這是從表面看,其實內有四人晚景甚慘。唐高祖、叡宗、玄宗退位為太上皇,失去權力,這對懮患一生的唐叡宗影響尚小,但對打天下的唐高祖、盛世之君的唐玄宗打擊太大,晚年生活樂趣大減,以至消失。此種情形在《唐代太上皇的家庭生活》篇中作了說明,這裡不提。還有唐肅宗,既怕太上皇玄宗復辟,又怕張皇后和太監李輔國,聽任他們迫害乃父,自己內心不安,懮慮成疾,在玄宗死後一個月就追隨乃父於地下了。看來這四個皇帝是在抑鬱狀態下死去的,雖說是正常死亡,但有不正常的情況,或許可以說處於好死與歹死之間。所以60%的善終君主數字要打個大折扣。

有三個皇帝誤食丹藥,中毒身亡。唐朝有好幾個皇帝相信道家或釋氏的煉丹術,希望靠藥石求得長生不老。唐太宗一世英主,一生有兩件事讓後人非議。一是搞玄武門之變,奪儲位登基,這是按嫡長制的正統觀念要求於他,不是我們今日評價歷史人物的標準,可以不去理它;再一項是吃蕃僧藥石中毒暴亡。聖君迷信於荒誕的長生不老葯,雖說古人受科學不發達的限制,對此認識不清,但總有相信與不相信兩種人,唐太宗屬於後一類人,其愚妄之舉與英主地位不相稱,此事實為聖明之累。唐武宗死於藥石,《舊唐書·武宗紀》說得非常明白:看重方士,服了他們修鍊的葯,毒性發作,煩躁不寧,喜怒無常,十來天不能說話,隨即死去。其時33歲,正值青年有為歲月,可憐為愚昧奪去性命。武宗的父親穆宗也是吃了丹藥故去的,《舊唐書·穆宗紀》說他在長慶四年(824)正月初一正常地受百官朝賀,當日「餌金石之葯」,處士張皋上疏懇切勸告他不要服食這種東西,可是為時已晚,22日死亡,年僅30。追求長壽的不當,誤用金石之葯,反倒損了陽壽。

有五個皇帝被殺害死亡。窩囊皇帝唐中宗受制於韋後,韋後及其女安樂公主一個要臨朝稱制,一個要當皇太女,聯合起來毒死作為夫、父的唐中宗。在死前半個月,許州司兵參軍燕欽融上書揭露韋後的陰謀,昏聵的中宗不知警惕,反而惱怒上書的忠臣,將之在朝廷上杖殺,而他自身的悲劇旋即出現了。唐憲宗也是愛服丹藥的人,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食方士柳泌煉的金丹藥,中毒,次年元旦不能接受百官賀禮,宦官陳弘志乘機下了毒手,結果了他的性命。他的孫子唐敬宗同樣死於內監之手,寶曆二年(826)十二月初八的晚上,18歲的敬宗打獵回宮,與中官劉克明等飲酒,興緻正濃時,劉克明等熄滅燈燭,把他殺害。唐昭宗、哀帝父子都是被朱溫殺死的,朱溫從而代唐建立了後梁。這兩個亡國之君早就惶惶不寧,不知哪一天是死期,當昭宗在鳳翔受制於節度使李茂貞時,要把女兒平原公主嫁給李茂貞的兒子李繼,何皇后不同意,昭宗說不如此來籠絡李茂貞,我們沒有居停之地,只好把公主嫁了。結婚時,平原公主不能似先輩那樣尊貴,如同民家女子給公公下拜,還一一向李繼的族兄弟致敬。昭宗委曲求全也不可得,不久被朱溫挾持東遷,何皇后對昭宗說從此我們夫婦委身於賊手了,即更得不到自由了。他們只能以飲酒麻醉自己。當朱溫派樞密使蔣玄暉、朱友恭等到洛陽宮中殺他們時,喝醉了的昭宗圍著柱子躲藏,當然脫不了劍下之鬼的命運,何皇后哀求蔣玄暉,得以苟活。哀帝繼位,不敢為父皇舉哀,宮中哭都不敢哭出聲。蔣玄暉代表朱溫要九錫,何皇后只好照辦,並哭哭啼啼請求保全母子性命。及至朱溫建梁的準備停當了,把何皇后殺掉,在哀帝退位幾個月後又把他害死。上述五個皇帝被害有三種情形,一是唐中宗的死於皇室內部的爭奪最高權力的矛盾;二是唐憲宗、敬宗的亡於宦官擅權;三是唐昭宗、哀帝敗亡於不同的政治集團之手。雖有三種區別,但都是奪取權力的政治鬥爭,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