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杭州錢江新城南側有一棟外觀樸實無華的大樓,外表看起來平淡無奇,樓底下卻總停滿了車輛。不時有一些男女穿梭其中,尤其每到夜晚,喧囂的都市重歸平靜後,這棟樓里卻開始燈火通明,通宵人聲不絕,每道門都需要刷卡出入,裡面的人員大都穿著制服,總是保持著職業性的警惕,這裡嚴禁不相干人員進入,充滿了一種神秘感。

當然,如果你以為這是某個隱藏在繁華都市下的特殊會所,那就錯了。這裡是杭州公安局下屬科技局的電子信息中心,也是全市重大警情的總指揮處,全市所有的安防數據都彙集至此。

很少有城市在公安局下另設科技局這樣的高級別子部門,這正體現了這座安防之都對電子刑偵的重視程度。

二樓是指揮中心,分成幾個區域,交通、110等不同部門的指揮部門都在此運營。三樓設置了案件偵破區,有指揮室,也有專案組辦公室,都是玻璃牆壁間隔,風格頗像互聯網公司,唯獨不同的是,這裡的玻璃上都貼了單向膜,外面的人看不到室內情況。

此刻,在一間小型的專案組會議室里,夏明和林奇等一干刑警坐在長桌一邊,對面是三個神色各異的男人。

中間那位穿著警服,身材略顯瘦削,三十五六歲的年紀,名叫張強,是公安科技局的一名處長,主管電子刑偵的工作。夏明和他接觸過幾次,知道他是警察隊伍里少數很懂電子技術的人物,只不過平時為人官僚又刻薄,大多人不喜歡跟他打交道。他身形一絲不苟地坐在椅子上,半眯著眼打量對面這些人,最後目光停留在夏明身上。

張強右手邊坐著一位四十多歲的胖子,名叫李忠厚,人如其名,面相也是厚道人的模樣。夏明和他就熟悉多了,兩人同在大康公司,也同為信息中心服務,他過去做的是跟夏明同樣的工作,是公司派遣到警方的技術主管,後來不知什麼原因,調到了硬體主管。他和夏明在信息中心的分工關係,就像電腦壞了他來修,軟體怎麼用夏明管。

張強左手邊是個三十七八歲、一眼望去便是精明厲害角色的男人,叫應文博。他過去也在大康公司,是李忠厚的下屬,後來跳槽去了大康的競爭對手海華公司,現在是海華公司派到信息中心的技術主管。作為敵對公司,又同是協助警方追蹤的技術主管,他和夏明不管哪方面都是直接競爭對手,一向不和,若不是這次市局要求當年黃金盜竊案的追蹤小組成員向現在的專案組講述案情,他可不願意坐在這裡聽夏明問話。

這三人是四年前黃金盜竊案追蹤小組的主要成員,張強是當時警方的負責人,李忠厚是大康公司的技術主管,應文博是骨幹技術人員。

最近這起連環入室搶劫案發生後,由於一直未能查清歹徒身份,市局開始安排人手查檔,包括本市和周邊省市近些年發生的類似案件,看看這兩人是否有案底,結果很快發現這兩人不但有案底,還是年年被重新提檔關注的大案。

四年前,兩名歹徒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接連盜竊了三家黃金店。前兩次都是私人單間店面的小金鋪,每次被盜財物價值有上百萬。第三次,兩人向一家全國連鎖的大型黃金旗艦店下手,被盜黃金將近五十公斤,加上鉑金、白銀和其他珠寶,案值破千萬,成為杭州多年來最大的一起盜竊案。

查檔發現這次的兩人與當年案件的搶劫犯很是接近,腳印跟卷宗里的記錄做對比,尺碼幾乎完全吻合,於是市局決定併案偵破。

四年前的三次金店搶劫中,前兩次歹徒都安然無恙。最後一次發生在深夜一點,兩人照舊戴了口罩,來到黃金店門口,矮個男在一旁放風,高個男只花了兩分鐘就撬開了卷閘門和保險門。進店後,兩人很專業地先切斷了金店和派出所的報警線路,又剪斷店裡的監控,隨後撬開儲藏室的雙重防盜門,再連續撬開三個保險箱,把裡面的財物洗劫一空。店門外的道路監控和儲藏室內未被發現的一個隱蔽紅外夜視探頭拍下了全過程。

事後調查發現,高個男開鎖水平極其高超,尤其是開保險箱,不到五分鐘一個。

只是他們這次運氣不太好,離開時剛拉起金店的卷閘門,恰好一輛巡邏車拐過路口駛來,半夜金店裡走出兩個戴口罩、背著沉重雙肩包的男人,巡警一秒鐘就明白髮生了什麼。兩人一見警車,撒腿就跑,巡邏車在其後緊追不捨。他們逃進了附近的一片棚戶區後,警察下車追趕,同時也早已通知派出所和分局值班警力前來抓捕。

幾組警察從棚戶區的各個方向包抄,兩名犯罪嫌疑人由於各自背了重達五十斤的黃金財寶,逃跑速度不快,即將逃竄出片區時,遭遇了四名警察的前後圍堵。

當時的現場警察以為只要能暫時控制住他倆,附近對講機聽到動靜的其他警力馬上能過來支援,誰知這兩個都是狠角色,根本沒有束手就擒的打算,高個男見到警察直接衝上去一腳踹翻一人,再一招就把另一名警察的手臂掰脫臼了,把人的手臂掰脫臼需要相當的力氣和技巧。第三名警察正要掏槍,矮個男卻搶先一步,掏出一把槍,一槍擊中了他的腹部,短短的時間內就傷了三人,警方壓根兒沒想到他們手裡有槍,趁第四名警察發愣的瞬間,兩人逃離現場。

後面的警力不到幾分鐘就全部趕到,順著他們的逃跑路線追趕,同時,上級單位派來的大批警力趕到,沿路設卡,徹夜搜查,但最後還是被兩人逃脫。

當時兩名歹徒背負重物,照理應該逃不了多遠,也不知他們怎麼辦到的,硬是逃出了天羅地網的封鎖線。此後,警方連續多天設崗、查訪周邊,卻再也沒有發現那兩人的蹤跡。

後來警方也想過其他辦法,根據他們一招制敵的身手和槍法的準確度,懷疑他們是退役軍人,可退役軍人實在太多,不知道他們出身哪個軍區,全國軍區眾多,地方公安可無權找軍區協查,光知道大概的身高體形,警方束手無策。監控拍到高個男開鎖很有一套,尤其是開保險箱,他是通過聽筒判斷轉動聲音開的,這需要很高超的技巧,他速度很快,顯示出極其專業的開鎖能力,懷疑他在開鎖公司干過,可是調查一番,同樣沒有結果。

案發第二天,公安科技局與大康公司的追蹤團隊開始通過調取路面監控來追查兩人的行蹤,一開始兩人當晚的行蹤路線查得一清二楚,但追查到靠近郊區的地段時,由於同一路段的幾個探頭都出了故障,導致後面的追蹤沒法進行。

這就是張強向他們介紹的當年黃金盜竊案的始末。

夏明思索片刻,向李忠厚發問:「他們逃跑時,最後由於探頭出了故障,沒法查下去,那麼他們來的時候呢?」

「兩人來去的方向是一樣的,只因最後那片區域的探頭都壞了,不知道他們的起始方向,也就沒法查出他們的窩點在哪兒。」

「探頭為什麼壞了,當晚停電了嗎?」夏明隨口猜測一句,如今的監控大多有備用電源,但幾年前很多設備還不完善。

誰知,聽到這問題,張強頓時臉色一變,微微側過頭去,半眯著眼,似乎是在回憶當年的情況,臉上透著一股不忿。

李忠厚咳嗽一聲,搖搖頭,聲音有些低啞:「不是。」

「那是出了什麼故障?」

這時,一旁沉默的應文博突然不屑地冷笑起來:「電子設備嘛,總是容易出各種各樣的故障。就像有時候手機壞了,交給廠商也查不出問題所在。也許是硬體問題,也可能是後台軟體不兼容,咱們這行,不管是錄像、照片還是其他東西,歸根結底,都是電腦數據,數據沒了,這活自然也沒法接著做了。」

夏明不明白他突然擺出這種態度的原因,只當是競爭對手說話刻薄,便不假思索地給出建議:「既然不是電力系統的問題,大部分情況下數據是可以用技術手段恢複的,你們當時……」

張強冷漠地打斷他:「這種常識不用提醒,我們還不至於這麼業餘!」

夏明頓時醒悟閉嘴,專業人士之間談專業問題,最忌諱業餘話題了。

應文博冷聲道:「你能想到的主意,我們肯定早做了,論經驗、論技術,你還是年輕了點兒。」

林奇看著這一幕,雖然他和夏明私交好,此刻也不好護著他,這裡是科技局的地盤,刑偵支隊還要借著科技局的資源辦案,在這裡,張強說話比他管用。專案組查監控的警力,一半是張強安排的。至於他們跟夏明的敵對,林奇也不以為意,各行各業都愛論資排輩,刑偵如此,技偵如此,電子偵查同樣如此。

張強這人資歷深,也自視甚高,跟林奇本就沒任何私交,即便這次是市局要信息中心全力協助專案組,由於張強跟林奇級別一樣,他也只是一板一眼地公事公辦罷了。

刑警破案跟公司里做項目一個道理,很多時候精力都耗費在資源申請上,同個部門,大家哥們兒好說,不同大隊之間相互借調人馬,加上幾天班,家常便飯。你若要申請其他部門配合,讓其他部門的人陪著通宵加班來破你的案,案子破了,別人也只是協助,主要功勞都是你的,換誰都不樂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