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生存下去 第十九章 教育:改變是唯一不變的事

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各種變革,所有舊故事分崩離析,至今也還沒有新故事足以接續。那麼,不論是我們自己還是下一代,到底該做哪些準備,才能面對各種前所未見的轉變,應付種種極端的不確定性?今天出生的嬰兒,到2050年剛30出頭。如果一切順利,這個嬰兒可能到2100年還活著,甚至到22世紀還是個積極公民。我們到底該教這個嬰兒什麼,才能幫助他在2050年或者22世紀的世界裡存活,甚至大展身手?他需要什麼樣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了解周圍的一切,走出生命的迷宮?

很遺憾,正因為沒人知道2050年的世界會是怎樣的景象(2100年就更不用提了),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當然,人類對未來的預測從來都不準確,然而今天要做預測又比過去更為困難。一旦技術讓我們能夠設計人類的身體、大腦與心智,所有的肯定都會被推翻,就連過去以為永恆不變的事物也不例外。

讓我們回到1000年前的1018年,當時的人對未來懂得不多,但相信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在未來不會有什麼不同。如果1018年你住在中國,會知道到1050年可能出現朝代更替,遼國可能從北方入侵,也可能發生瘟疫,讓幾百萬人喪命。但你也很清楚,就算到了1050年,大多數人仍然是農民或織布工,皇帝還是要靠人來組建軍隊和朝廷,男人的地位還是比女人高,預期壽命還是大約40歲,而且人體構造也絕不會有什麼不同。所以,在1018年的時候,宋朝的窮人家會教小孩如何種稻或織布,有錢人家則是教男孩讀經寫字、騎馬射箭,教女孩三從四德,當個好妻子。毫無疑問,這些技能到了1050年還是很重要。

相較之下,對於中國或世界其他地方到2050年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實在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那時人類如何謀生,不知道軍隊或政府會如何運作,也不知道兩性關係會是什麼模樣。到那個時候,有些人的壽命可能會比今天長得多,而且因為有了生物工程和直接的腦機介面,就連人體本身也可能發生前所未見的改變。所以,現在孩子學的各種科目技能,到2050年絕大多數可能沒有什麼用了。

目前有太多學校的教學重點仍然在於灌輸信息。這在過去說得通,因為過去信息量本來就不大,而且就連那一點信息,也不斷受到各種審查制度的阻隔。比如,如果你住在1800年墨西哥的某個偏僻小鎮,就很難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畢竟,那時既沒有收音機、電視機,也沒有報紙或公共圖書館。 就算你識字,也能進入某家私人圖書館,書架上多半也只有小說和傳道小冊子,因為西班牙帝國嚴格審查當地印刷的所有文本,而且也只允許極少數通過審查的出版作品由外界輸入。 如果你當時住在俄國、印度、土耳其的偏僻小鎮,情況大致也是如此。現代學校出現,所有孩子都能學到讀寫技能,了解地理、歷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實,這其實是個極大的進步。

但是,在21世紀,我們被大量的信息淹沒,而審查機構甚至都沒有去阻擋信息的打算,反而忙於散布錯誤的信息,或是用不重要的事來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如果你現在住在墨西哥的一個偏僻小鎮,有一部智能手機,光是看維基百科、TED演講、免費在線課程,就可以花掉大把的時間。一方面,現在沒有任何政府有能力隱藏它們不喜歡的所有信息;另一方面,現在如果想用各種互相矛盾的報道、無關緊要的話題來影響大眾,完全是輕而易舉。比如,全球民眾現在如果想知道敘利亞的阿勒頗(Aleppo)遭轟炸的情況,或是南極冰蓋融化的最新情形,只要上網點一下就能得到信息。然而網路上眾說紛紜,實在難以判斷哪些內容可信。正是因為只要點一下就能得到無數其他信息,也就令人難以專註。如果政治或科學看起來太複雜,我們很容易就會想轉去看些可愛的貓貓狗狗、名人八卦。

在這樣的世界裡,老師最不需要教給學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學生手上已經有太多信息,他們需要的是能夠理解信息,判斷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夠結合這點點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觀。

事實上,西方自由主義教育的理想幾百年來一直如此,但時至今日,甚至許多西方學校也從未實現這個理想。教師只是把資料硬塞給學生,再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出於對集權主義的恐懼,自由派的學校特別害怕教學生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s),認為只要給學生提供大量資料和一點自由,學生就會構建自己的世界觀。就算這一代學生還沒辦法打造出一個有頭有尾、有意義的故事,未來也總有時間讓我們好好消化這一切。但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我們在未來這幾十年所做的決定,將會影響生命本身的未來,而我們只能依據自己目前的世界觀來做出這些決定。如果我們這一代人無法對宇宙有整體的認識,生命的未來就只能依賴隨機的決定。

除了太強調提供信息,大多數學校也過於強調讓學生學習一套既有的技能,例如解微積分方程式、用C++語言寫計算機程序、識別試管中的化學物質或是要外國人學著講中文。然而,我們並不知道2050年的世界和就業市場會是什麼模樣,所以我們也不會知道人類需要哪些特定的技能。我們可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孩子如何用C++語言編程、學說中文,但可能到了2050年,人工智慧比人類更會寫程序,谷歌翻譯應用也能讓只會說「你好」的外國人,近乎完美地用普通話、粵語或客家話來交談。

那我們該教什麼呢?許多教育專家認為,學校現在該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溝通(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創意(creativity)。 說得寬泛一點兒,學校不應該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強調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夠隨機應變,學習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環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類不只需要發明新的想法和產品,最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這麼做的原因在於,隨著改變的步伐加速,除了經濟會改變,就連「作為一個人」的意義也可能不同。早在1848年,《共產黨宣言》就聲稱「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只不過,馬克思和恩格斯當時講的主要是社會和經濟結構。而到2048年,物理和認知結構或許也會煙消雲散,或是散成大量數字信息。

1848年,幾百萬人失去了鄉間農場的工作,遷移到大城市去工廠里上班。但他們到了大城市之後,性別並不會改變,也不會忽然多個第六感。而且只要在某間紡織廠找到了工作,就能在這個行業待上一輩子。

但到2048年,人類可能要面臨的就是遷移到網路空間、流動的性別認同,以及計算機植入裝置所帶來的新感官體驗。就算他們找到了一份有意義的新工作,如為3D虛擬現實遊戲設計最新的流行趨勢,但可能短短10年內,不僅是這個職業,甚至是所有需要類似藝術創意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所以,你在25歲的時候,交友網站上的自我介紹可能是「25歲的異性戀女生,住在倫敦,從事時尚業的工作」。但到了35歲,就變成「年齡調整中,非特定性別,新大腦皮層活動主要發生在『新宇宙』虛擬世界,人生的使命是要前往其他時尚設計師未曾踏足的領域」。到了45歲,就連「約會」和「自我定義」都成了過時的概念,只要等待演算法幫你找到(或創造)完美的另一半就行了。還想要從時尚設計中找到人生意義嗎?現在演算法的作品已經比你的作品強太多了,如果再去回顧你在10年前最滿意的作品,只會讓你無地自容,再也沒有半點自豪的感受。而且,你也才45歲,後面還有好幾個10年,等著你發生巨變。

上面這個例子當然只是個假設。沒有人真正知道未來將如何變化,而且任何假設都可能與真正的未來相去甚遠。如果某個人向你描述21世紀中葉的世界,聽起來像是一部科幻小說,那麼他很可能是錯的。但如果某個人向你描述21世紀中葉的世界,聽起來一點兒都沒有科幻小說的意思,那他肯定是錯的。雖然我們無法確定細節,但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一切都會改變。

未來的重大改變,很有可能改變人生的基本架構,讓「不連續性」成為最顯著的特徵。從遠古時代開始,人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學習階段和工作階段。你先在第一階段累積各種信息,發展各種技能,建構起自己世界觀的同時,也建立起穩定的身份認同。就算在15歲的時候沒去上學,而是在自家田地里工作,你仍然是在「學習」:學習怎樣讓水稻長得更好,怎麼和大城市貪婪的米商談判,以及怎樣解決和其他稻農之間搶水搶地的問題。在人生的第二階段,你依靠累積下來的技能闖蕩世界、謀取生計,貢獻社會。當然,就算到了50歲,你還是會在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