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 這本書和一般的推理小說有什麼不同?

2014年8月,日本著名推理作家島田莊司和麻耶雄嵩在上海書展舉行了簽名會。簽名會結束後,我收到編輯華斯比的邀請,去書展會場附近的一家日本料理店用餐,那是我第一次見到華斯比和亮亮。當時的我不但沒有看過亮亮的作品,就連他的身份也不清楚,再加上心裡緊張和酒精的作用,席間我只能說些諸如「你喜歡的推理小說家是誰?」之類的閑話。

後來,我在微博上發現華斯比特別推薦亮亮的幽默推理小說《季警官的無厘頭推理事件簿》,於是也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讀完書後,我立即為日本的推理迷寫了評論,並將其發布到日本海外推理專業網站「翻譯推理大獎聯合組織」上。另外,我對作者本人也十分感興趣,於是就決定次回的網站專欄一定要寫一期有關亮亮的專訪。

通過微信,我聯繫上了亮亮本人。專訪當晚,我開口便說「初次見面」,但亮亮卻明確地吐糟說「我們並不是第一次見面哦」。直到那時我才驚覺,原來亮亮就是當天坐在我旁邊的那個男生。於是,我在擔心自己得了健忘症的同時,也深深地覺得,人世間的確有「緣分」存在。

這個緣分讓我在「季警官系列」第二部正式出版之前就有機會先睹為快!其實,在開始讀之前我還是有些擔心的——亮亮能寫出超越前作的續篇嗎?但在讀了幾頁之後,我意識到這只是杞人憂天罷了,本書仍充滿了黑色幽默和對傳統推理的諷刺。

拋開小說的具體內容不談,相比於系列第一部,從整體結構方面能看出書中每一話之間的關聯性明顯加強了。同時,相對加強的還有主人公季警官的人物形象。在第一部中,季警官更像是一種為了劇情需要而被安插的舞台裝置;可是到了這一部里,作者明顯加強了對他「自負」的一面的描寫。某些讀者看到這樣的季警官也許會感到失望,並可能會發出「啊,他原來不是什麼好東西!」的感嘆。但是,我覺得名偵探應該是這樣的。

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名偵探的推理往往都是天衣無縫的。他們有強大的自信心,斷言自己的推理絕對沒有錯,並敢於大膽地發表自己腦洞大開的推理,季警官當然也不例外。

那麼,季警官和一般的名偵探有什麼不同呢?

讀過「季警官系列」第一部的讀者會發現,季警官本就不是當名偵探的料。在一般的幽默推理小說(例如:東川篤哉的一些作品、東野圭吾的《名偵探的守則》、日劇《33分鐘偵探》等)中,如果出現季警官這種擅自行動、固執己見的角色的話,他一般肯定都會作為名偵探的搭檔或助手,而且會是——作者為了誤導讀者而設置的提供「偽」解答的「偽」偵探。「偽」偵探在發表推理演說時,真兇一般會害怕自己的詭計已經被看穿,可結果往往是「偽」偵探卻陷入了兇手設計好的圈套之中。

但季警官和一般幽默推理小說中的名偵探的不同之處在於,他的推理雖然有錯誤,但依然會像名偵探一樣帶給兇手很大的壓迫感。只不過,揭開最後真相的並非名偵探本人,而是隱藏在幕後的作者本人罷了。

也就是說,季警官對於案件的解答,只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但卻並沒有一個比他推理能力更強的名偵探給出最終的完美解答。

真相,只有作者和身為讀者的你才知道!

不過有趣的是,作者在本書中塑造了一個新角色,一個神經有些脫線的女偵探,叫王小貌。那麼,她是來幹嗎的呢?當然是——挑戰季警官的智商!哈哈哈哈!

在專訪中亮亮曾經說過,「季警官系列」雖然受到日本作家東川篤哉幽默推理小說的影響,但二者風格卻迥然不同,「季警官」系列更偏重以推理小說來介入社會現實,以黑色幽默的筆法來諷刺社會現象。這也是該系列的一大亮點,使得小說兼具了幽默感和社會派元素!

東川篤哉認為,在日本流行本格推理後才開始流行社會派推理,然後才會流行幽默推理。

我並不認為中國的推理小說也會走一模一樣的路,因為中國並未真正流行過本格推理。但「季警官系列」第一部出版後卻獲得不少好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推理小說的讀者是可以接受幽默推理這一類型的,而且中國已經有了接受諷刺社會的推理小說的土壤。

我認為,在推理小說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諷刺傳統推理小說的幽默推理,亮亮算得上以「季警官系列」開拓了中國幽默推理小說的市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系列會被貼上「中國幽默推理小說的先驅」這一標籤吧。

也許在未來,我會將「我和一般警察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不一般!」等口頭禪翻譯成日文也說不定呢!殷切地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日]阿井幸作

2015年8月26日於北京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