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請勿在此碰瓷 後記之二 那一日——那些關於畢業的青春

編輯華斯比讓我給《墜樓要在畢業前》那篇寫個後記。

我問:已經給全書寫了篇後記了,為何還要單獨給《墜樓要在畢業前》寫個後記?

華斯比說:所有文稿裡面,我覺得只有《墜樓要在畢業前》寫得最假,因為沒有哪個學生能掛那麼多門。

我笑了,說:就那一篇沒有虛構。

華斯比說:那你單獨給《墜樓要在畢業前》寫個後記吧,就當是紀念青春!

我說:都過去七八年了,真沒感覺了。

當我說完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寫作風格的改變,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像今天這麼合適的機會,用文字來祭奠自己的青春了。

於是,整個周六的下午,我對著電腦屏幕欲言又止,我的手指則在鍵盤上方懸空不動。我一遍一遍地放著空間音樂,卻無動於衷,無話可說。

我想,自己沉迷於懸疑情節的構造太久了,幾乎已經喪失了用文字表達情感的本能。我像是一個陷入迷途不知所歸的孩子,在曾經擅長的文字之間掙扎、彷徨,不知所措。

最後,我給華斯比留言說:罷了,青春離我太遠,我已記不起它的樣子。

華斯比說:那就把《墜樓要在畢業前》放在第一話吧。

我笑了笑,那本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在一大堆搞笑文里,顯得無處安放。既然無處安放,就放在最前面吧。

於是,有一天,當你們翻開這本偽裝成長篇的充斥著搞笑、幽默、滑稽、諷刺的短篇小說集的時候,你們絕對不會想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篇很悲傷的故事,只是它的悲傷遮掩在我慣用的幽默裡面,只有陷進去的人才會心痛不已。

有一種心痛,你以為只會發生在當時,你以為過去許多年你一定會遺忘,也許時間真的會過去很多年,但到那一日,你會猛然發現,原來那份心痛依舊在,只是它痛得不銳利,而是沉重,沉重且冗長。

我習慣於在QQ空間里「單曲循環」播放同一首歌,也習慣於把自己沉浸在同一個旋律里,這樣可以讓我忘卻歲月如水,讓我忘卻物是人非,讓我忘卻自己已離開大學許多年。我以為我還站在嘈雜的校園裡,身邊還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就像夢裡見到的那樣,灼灼不滅,清晰可辨。

至今我仍依稀記得自己參加完大學最後一門補考的情景,所有人在那個季節都已離開,我獨自一人背著包從考場往外走,我的頭頂是夕陽漸落的黃昏。那一日,我在黃昏下走得太久,突然發現自己在這大學四年的青春里,竟幾乎沒見過黃昏。我見到的是旭日東升,是朝陽將我的身影拖在我的腳下,就如小說里描寫的那樣。

不知道,當我的哥們在七八年後的今天,在告別青春許多年後已經結婚生子的今天,當他們看到我小說里那段關於朝陽的描寫時,他們的心會不會像我一樣有所觸動,會不會像我一樣懷念逝去已久幾乎已經忘卻了的青春。

也許,他們會像我一樣;也許,不會。也許,他們早已忘卻,沒有感覺。畢竟,四年的大學時光對於人生來說實在太短,對於我們彼此也離得太遠。這些都已顯得無所謂,而對於善於用文字表達感情的我來說,能有這麼一個故事,這麼一篇小說對青春進行祭奠,足矣。

那麼,關於她呢?

我笑。

確實,在每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裡,都會有一個姑娘。

至今我仍依稀記得,在青春剛開始的時候,我曾對那個姑娘說,大學四年,你不找男朋友,那麼我也就不找女朋友了。

於是在大學四年的青春里,我確實沒有找女朋友,我有的是一幫兄弟,我們夜以繼日地在煙霧繚繞的網吧里窮叫八叫。

至今我仍依稀的記得,在我徘徊於網吧和宿舍之間的時候,總有個姑娘給我打電話,質問我為什麼不去上課,問我天天曠課最後考試怎麼辦。

我總是笑著告訴她,我有後勁兒,最後考試複習複習就能過。

至於最後,我的成績,就像小說里寫得那樣爛。所以當華斯比審完所有文稿,告訴我《墜樓要在畢業前》寫得太假,哪有學生成績會那麼爛的時候,我笑了,我的思緒也跟著回到了七八年前。我說:不假。

確實,當我掛掉那麼多門科目的時候,我覺得就是我再有後勁兒也救不了自己了,連我自己都已經放棄了。然後,我突然發現那個姑娘也已經有好久沒有打我手機質問我了。也就在那一日,我對著色彩斑斕的遊戲屏幕,終於疲憊地倚靠在電腦椅上,雙目獃滯,一言不發。

後來,我考完最後一門,背著夕陽走出考場,走出二教,走出校園。

後來,我坐在「阿娟燒烤」獨自一人吃烤肉喝啤酒的時候,突然就想起來,在我大一大二的時候,曾經有個姑娘不止一次地質問我,成天曠課,最後考試能過嗎?

那個時候我總是以有後勁兒來搪塞,搪塞到最後連我自己都不信了,我都以為我是在說大話了。但在補考完的那一日,我才發現原來自己說的不是大話,而是大實話。大學四年所有掛的科在最後的時候,居然真的都讓我一牟勁兒考過了。

接著我又想起,在那段青春剛開始的時候,我曾經說過大學四年不找女朋友。誰曾想在不知不覺間竟真是這樣了。

原來,我這個人從來沒有說過大話。

於是,在那段青春里,我沒有善男信女們的風花雪月,有的是和兄弟們的不離不棄、同榮共辱。

我懷念你們,所以我寫了這篇《墜樓要在畢業前》。

我懷念你們,所以在所有的搞笑文里,那是唯一一篇悲傷的文字。

同樣,還是因為我懷念你們,所以今天在這裡,我又單獨給我們的青春寫下了這篇後記。

亮亮

2014年6月22日於青島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