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一篇 御虎:中國遠征軍裝甲部隊作戰紀實

隨著《我的團長我的團》的熱播,中國遠征軍反攻緬甸的戰鬥在75年後再次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在追尋遠征軍戰士血戰異域足跡的同時,這支部隊獨特的裝備也成為軍迷們矚目的焦點。頭上有飛機掩護,地面有坦克開路,一個排長能呼叫榴彈炮群的火力……讓人忍不住質疑:當時的中國軍隊,可能有這樣精良的裝備么?

遠征軍,的確是當時中國軍隊中的異類,甚至是亞洲軍隊中的異類。

事實上,當時遠征軍在印度的部隊,裝備水平甚至超過美軍步兵師的平均標準。這是因為,為了裝備遠征軍在印度的部隊,史迪威曾按照美軍的裝備標準運送了三個師的武器彈藥到達印度。可是當時中國遠征軍在印度只有兩個師,結果孫立人的新38師和廖耀湘的新22師瓜分了這三個美軍師的武器。因為這個原因,遠征軍擁有上面提到的裝備並不奇怪,甚至在緬北作戰中,中印緬戰區還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直升機救護部隊!

提到遠征軍的裝備,最吸引人的大約就是它的裝甲部隊。中國遠征軍的戰車部隊,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我國裝甲部隊的巔峰,在整個緬北戰場縱橫馳騁,戰績輝煌。它使用的謝爾曼式中型坦克全重30噸,主炮口徑75毫米,超過所有日軍在二戰中使用過的制式坦克。日本陸軍同樣水準的四式中型坦克直到戰敗還在試驗階段。

遺憾的是,這支精銳的裝甲部隊,由於美軍戰後收回戰車和其成員不願打內戰而大量流失,以及眾所周知的歷史問題,其詳細的戰鬥過程至今鮮為人知,隨著老兵們漸漸逝去,中國戰車部隊在緬北戰役中的英勇戰鬥很有隨著時間而消逝的危險。好在當時這支部隊是由中美官兵共同組建的,一部分參戰的美軍人員在戰後留下的回憶,還能夠讓我們從他們的眼中,重現當時的戰場。

所謂緬北戰役,是中國遠征軍在美軍和英軍的配合下,為打通中印公路,1943年開始從印度和雲南兩個方向,對緬甸北部日軍發動的攻擊。由於地形的限制,在此戰中只有從印度反攻的戰線上中國軍隊使用了裝甲部隊。

從印度反攻的中國遠征軍代號「X部隊」,主力為新編第一軍和新編第六軍,總指揮為美國陸軍中將史迪威,其所屬的裝甲部隊直屬總部指揮,番號為「中美聯軍坦克暫編第一支隊」(Joint ese-Ameri 1st Provisional Tank Group),中方則多稱其為「遠征軍裝甲兵團」。

這支裝甲部隊,是1943年10月1日在印度蘭姆伽成立的。作為一支中美聯合部隊,它的編製和軍銜都獨樹一幟。其中方總指揮為黃埔八期生趙振宇上校,美方總指揮為羅斯韋爾·H.布朗(Rothwell H.Brown)上校,全支隊下轄六個營,其中第一營和第二營為主力戰鬥部隊(第一營營長由趙振宇兼,後由趙志華升任;第二營營長湛志立),第三營至第六營為訓練部隊(各營長分別為沈文、譚寶霖、王先沂、鍾民達等)。布朗上校於1930年至1934年曾在中國軍隊中擔任顧問,是典型的「中國通」,甚至可以說一些中國方言。他本來是步兵軍官,在中國任職期間,親眼目睹日軍裝甲部隊的橫行,深感戰車在東方戰場的價值,回國後即改修裝甲兵戰術,以優異成績為軍界所重視,也因此受到史迪威的青睞。史迪威親自出面,調動布朗到中印緬戰區,以在戰術和管理方面指導年輕的中國裝甲部隊。布朗上校和性情暴躁的史迪威不同,性格比較活潑,與大多數中國軍官相處融洽。

遠征軍總指揮史迪威和布朗上校,嚴格說來布朗上校有些違反軍紀,裝甲部隊不允許留大鬍子或長發,據說是為了避免被絞進機械裡面意外受傷。

在整個裝甲兵團中,美軍有一個龐大的顧問團,總人數231人,其中包括九名軍官,中方人員總計約1800人。按照原第一營坦克手李九齡的回憶,當時能夠加入這支部隊的中國官兵,都堪稱精銳。他所在的第一營補給連,連長劉奎斗就是復旦大學畢業的(後證實為浙江大學)。

儘管如此,當時美軍中對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普遍持懷疑態度,「中國人到底會不會打仗」是他們經常爭論的一個問題。曾在這支部隊中服役的老兵克勞福德(Joe Crawford)下士回憶他第一次見到布朗上校時,上校談起未來的中國戰友是這樣評價的:「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不過,天知道是什麼人把他們精挑細選出來的!」

這支部隊中的美軍人員,主要來自美國陸軍第527炮兵團,其兵員中有很多北卡羅來納州高速公路的維修工人。中美雙方都認識到緬北戰場環境惡劣,戰車的維護和作戰一樣重要,因此從這個部隊大量抽調人員進入遠征軍裝甲部隊。克勞福德回憶,1942年11月,他正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拉克爾營地接受訓練,忽然接到調令,通知他和第527團其他44名官兵立即啟程前往印度卡拉奇,在那裡組建一個訓練基地,他們55人統歸士官長卡爾·伯克(Carl Beck)指揮。

卡爾·伯克在2008年,這位美國老兵在緬甸和遠征軍並肩作戰,又在朝鮮和志願軍惡鬥,在接受NBC的採訪中他表示對中國感情複雜,但承認中國士兵是優秀的戰士。

這些美國大兵接收這份工作的時候,認為自己的任務無非是訓練中國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人員,他們大多沒有預料到,自己會和這些中國軍人一起在緬北前線經歷血與火的考驗,其中很多人就此長眠在了這片亞洲最蠻荒的土地上。直到今天已到耄耋之年,這些老兵中的倖存者依然對中國抱有深厚的感情。

克勞福德等人在卡拉奇接收了145輛美製M3A3斯圖亞特式輕型坦克,200輛六輪大卡車和50輛吉普車,它們成為遠征軍裝甲部隊最早的裝備。說起來,M3A3坦克雖然在美軍中被劃入輕型坦克,但其全重14.7噸,與全重15噸的日軍主力九七式中型坦克屬於同一級別,也是中國裝甲部隊從來沒有裝備過的「大傢伙」。M3A3斯圖亞特式戰車,這種美製輕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最廣泛的戰車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裝備美國陸軍外,還提供給中國、英國等同盟國軍隊使用。

1943年10月,依靠這批車輛,為中國遠征軍建立的戰車學校在蘭姆伽正式成立。克勞福德等則成了軍校的教官。

中國軍人很快就以吃苦耐勞和勤勉聰明,獲得了美國教官的信任。當時在蘭姆伽擔任教官的林尼·豪斯(Linnie House)回憶:「我的班裡有18名中國官兵,最年輕的只有14歲。從維修到駕駛都屬於我們要教授的課程。這些中國人入伍前都是普通的農民和手工工人,大多從未見過卡車,更不要說坦克了,但他們中的軍官可以講英語。他們對我們講授的內容學得十分認真,令人欽佩,最終我和他們中的很多人變成了朋友。」

為了更好地教學,豪斯給每個學員起了英文名字,因為他實在無法記住對美國人來說要命的中國姓名。令豪斯吃驚的是,教學僅僅進行了兩個月,史迪威將軍就傳來了命令,要求中國遠征軍的坦克部隊投入戰鬥!

這個命令讓大多數美軍顧問措手不及,因為他們還根本來不及向這些中國學員教授坦克戰術。而且,從印度後方到當時中日兩軍的前線胡康—孟拱河谷,要翻越險峻的野人山,途中山高路險,溪流縱橫,在雨季讓剛剛掌握坦克駕駛技術的中國官兵把坦克開上去,未免拔苗助長。結果,駕駛坦克到前方的任務,就落在了豪斯等一班美軍教官的身上。1944年1月,在中美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中國裝甲部隊出現在了胡康河谷前線。

在北緬戰役的前期戰鬥中,遠征軍裝甲部隊的主要車輛就是前面提到的M3A3輕型坦克,這種坦克是焊接車體,裝備一門37毫米炮,三挺機槍,車上有無線電通信設備,是M3系列坦克最完善的型號,其出色的越野能力在地形複雜的緬北戰場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緬北前線,儘管隨時有戰鬥損耗,中國遠征軍通常保持有100至125輛M3A3坦克,是對日軍作戰的鐵拳。

不過,這種坦克也有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裝甲還不夠厚。卡爾·伯克士官長評價,「日軍的47毫米反坦克炮炮彈可以從炮塔的一面鑽進來,又從另一面飛出去,如果被它打中了車裡的彈藥,會給所有乘員帶來滅頂之災。」直到1944年4月,遠征軍開始裝備M4A4謝爾曼式中型坦克。謝爾曼坦克在歐洲戰場面對德軍56噸的虎式坦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但在亞洲戰場根本找不到對手,其最厚178毫米的正面防禦裝甲讓日軍所有的反戰車武器無能為力,其75毫米的重炮卻可以擊穿任何日軍戰車的裝甲。這種「變態」的戰車成了遠征軍裝甲部隊在緬甸戰場的殺手鐧。

不過,由於謝爾曼坦克的重量,使它在緬北叢林作戰中略顯笨重。而且,1944年10月史迪威與蔣介石失和被解職回國,美軍對國民黨軍的軍援自此轉入消極。因此,在緬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