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我回來了」 第二節

「納西維爾」號重巡洋艦駛離了荷蘭地亞港。它走著Z字形的反潛航線,目標對準真方位315度,那就是一五二一年三月十六日,偉大的西班牙航海家費迪南德·麥哲倫橫渡太平洋以後遇到的第一片廣袤的土地。西班牙人在一五六O年征服了它,管它叫做菲律賓。

「納西維爾」號匯合在一支太平洋上空前龐大的遠征船隊里。它們從荷蘭地亞和馬努斯島彙集起來,光水手和海軍就有五萬人;千舟跨海,無數鋒銳的艦艏劈開白浪,場面宏大,蔚為壯觀。在「納西維爾」號的艦橋上站著一位高大的老人。他雙手反握在背後,嘴裡叼著一隻玉米芯煙斗,鼻樑上架了一副太陽鏡。一九四二年三月十四日,他從菲律賓的千島之中被趕出來,九死一生,落魄逃亡到澳洲。當時,日本帝國凶焰萬丈,一輪旭日有如中天,反攻的前景非常暗淡。然而,他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努力、挫折、奮鬥、沮喪,博戰,犧牲。近千個日夜過去了,他臉上多了許多皺紋,他的心臟也漸漸負擔不了繁重的工作了,他的大腦經常由於操勞過度而發昏,使他有時說起話來語無倫次。然而,重新回到菲律賓的信念是堅不可摧的,他一生的榮辱、興衰、偉大與卑微、輝煌與暗淡都融合在這個目標里了。他生命的價值就在於重返菲律賓,重返馬尼拉。為此,他不得不保衛莫爾茲比港,爭奪索羅門群島,挺進一千五百英里從新幾內亞的鳥尾打到鳥頭,並且在另一條戰線上同海軍和總統周旋。現在,一切都完成了。赫爾克利斯完成了所有分配給他的難以置信的工作,阿爾戈的英雄們克服了千難萬險就要拿到了金羊毛。「納西維爾」號航程的終點站就是菲律賓的土地,它叫做萊特島。隨著螺旋槳推進器的每一下轉動,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就一英尺一英尺地接近他畢生追求的目標。

在麥克阿瑟將軍賭命打回菲律賓的同時,日寇鐵蹄下的菲律賓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除了中國以外,菲律賓是日本佔領區反抗最激烈的國家之一。早在奎松總統從巴丹乘潛艇流亡之前,菲律賓政府就布置了大規模的地下抵抗運動。各種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人——天主教徒和回教徒、華人和馬來人、中產階級和農民、共產黨人和長年與美國合作的人,漁民和聖托馬斯大學的教授,都在抗日的旗幟下,用各種形式、各種手段進行了抗日鬥爭,許許多多的菲律賓人為抗日流了血。到美軍大舉反攻前夕,一千八百萬菲律賓人中有二十萬人直接間接地打擊著日本佔領軍。儘管日本南方軍司令部在菲律賓派駐了四十萬部隊,數量僅次於駐中國的侵略軍,然而,日軍僅僅佔領了幾十個較大的海島上的大居民點,廣大的山區和森林都在游擊隊的控制下。這些游擊隊大多數在各個海島上各自為戰,也有些受到麥克阿瑟指揮。他派出潛艇給游擊隊送去軍官、武器和電台,接到游擊隊報來的各種日軍情報。他自認為控制著相當於法國地下抵抗運動的龐大情報網,隨著日本帝國敗勢越來越明顯,游擊隊發來的情報越來越多,使麥克阿瑟了解到日軍每一個小隊的調動和每一門九二式步兵炮的設置。光有記錄的電文,他在荷蘭地亞的司令部中每月就收到四千封。

日本佔領軍愚蠢而瘋狂地殺人。他們照例象對待所有佔領區的人民一樣,放肆地發泄自已的淫威,馬尼拉的聖地亞哥堡里關滿了菲律賓愛國者,日本人企圖用這座十六世紀西班牙的「巴士底獄」來鞏固自己的法西斯統治。當然,他們也沒忘記了培養自己的菲奸,他們扶植了傀儡政府——「獨立菲律賓共和國」。其首腦是尤斯·勞雷爾,前菲律賓政府司法部長,日本東京帝大的畢業生。說來也傷心,勞雷爾先生曾是奎松總統的好朋友。

日軍佔領當局除了關人、拷打人、殺人之外,任何一件有益於公共事業的事兒也沒幹。馬尼拉垃圾成堆,乞丐滿銜,大米早換成了「橡子面」,池塘的水發臭了,西班牙的洛可可式石質建築物更陳舊了,老鼠更多了,人更窮了,那些熱鬧的賣辣子雞、芒果和椰乾的小販星散了。樂天的菲律賓人陰沉下來,準備拿起槍杆子,象當年黎薩爾反抗西班牙人一樣,把日本鬼子消滅在這片憤怒的群島上。

從正統的觀點來看,菲律賓一部分抗日運動的旗幟是奎松和麥克阿瑟。因為奎松歷來唯美國人馬首是贍,而麥克阿瑟則是個徹頭徹尾的反共分子。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寫的。他們根本就不承認馬克思主義的菲律賓共產黨和菲共領導的人民抗日軍——「胡克」。儘管「胡克」們牽制和殺傷了許多日軍,麥克阿瑟重返呂宋的頭一件大事就是解除人民抗日軍的武裝。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亂了各國資產階級和國際帝國主義的方寸,因此,在許多國家中共產黨象燎原野火似的發展壯大。美英資產階級非常擔心,在戰後的世界裡,會有一系列的共產黨國家同他們抗衡。(後來,這種擔心終於成了現實。)

當年,奎松同麥克阿瑟一起逃走。如今,道格拉斯形單影隻地踏上歸途,奎松則已經返歸天國去了,就在他和羅斯福總統拍板定下反攻呂宋後一周,奎松因患了肺結核死在紐約市薩拉南科醫院。在各種系列的抗菌素問世之前,那也是一種不治之症。

奎松是很細心的人,早在巴丹被困之初,為後事計,他就指定了塞爾吉歐·奧斯梅里亞當他的繼承人。他甚至指定了他和奧斯梅里亞之後總統的接力捧應交給馬努埃爾·羅克薩斯博士。博士留在了日本佔領的馬尼拉,麥克阿瑟曾派「長尾鯊」號潛艇專程去偷接他,羅克薩斯先生在馬尼拉市雷班託大街893號他的住宅中,鎮定地對冒險潛回虎穴的克魯茲博士說:我不離開馬尼拉。替我回謝奎松總統。我在此地還有重要的事干。我要勸那些抵抗分子策略點兒,目前的行動只能招致日軍更多地槍斃人質。

麥克阿瑟雖然在菲律賓多年,仍然不太理解那些信奉天主教的亞洲島民的心理。他不理解羅克薩斯,也不理解奧斯梅里亞。在他眼裡,奧斯梅里亞不是菲律賓的「當選」總統,而是「指定」總統。奧斯梅里亞遲鈍,內向,緊要關頭不決斷,缺乏個性的魅力。他的青年時代被他的中學教員稱為「斯芬克斯」。麥克阿瑟認為他沒有想像力,沒有判斷力,是個平庸的人,當年還批評麥克阿瑟在防務上花錢太多。奇怪的是:他所信任的奎松為什麼一口咬定奧斯梅里亞就是當總統的料。麥克阿瑟連羅斯福都不放在眼裡,更不把菲律賓本地官員當回事兒。就算他奧斯梅里亞是個謎,一切也得聽他道格拉斯的。他統帥著兩個龐大的美國集團軍,他才是菲律賓的救世主,他才有能力把號稱「馬來亞之虎」的山下奉文大將趕出或消滅在菲律賓。

往事如煙,畢竟俱往矣。奧斯梅里亞也好,羅薩克斯也好,都是以後的事情。當前的事是全力以赴踏上萊特灣的灘頭。

選擇萊特島登陸也費了一番心計。九月初,哈爾西的一名海軍駕駛員托馬斯·凱拉少尉在菲律實內海區機毀跳傘,降落在萊特島上。他受到了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並向哈爾西報告:萊特島上幾乎沒有日軍。哈爾西向麥克阿瑟建議在萊特登陸,那樣可以兵不血刃地獲得一塊二千七百八十六平方英里的巨大前進基地。迄今為止,美軍在太平洋上所奪占的地方,除了彈丸小島,就是幾個環礁,作為向呂宋、台灣、沖繩甚至日本本土進軍的後勤基地,非得有萊特這樣的大島不可。

麥克阿瑟不以為然。他通過自己的情報系統得知萊特島駐守著牧野四郎中將的第十六師團兩萬人,並有司令部設在宿務島的鈴木宗作中將的三十五軍其他部隊的支援,並不好啃,更談不上佔便宜。麥克阿瑟的計畫是先奪回棉蘭老島。因為他是從棉蘭老逃離菲律賓的,而且,等於六倍的萊特島大的棉蘭老島上僅駐有日軍一個不滿員的旅團。棉蘭老海岸很長,各處都可以選做登陸點,這才是「兵不血刃」的登防。

九月底,麥克阿瑟從情報得知:日本駐中國關東軍第一方面軍司令山下奉文大將已授命調往菲律賓。山下在馬來亞和新加坡作戰中,表現了高超的叢林戰指揮能力和堅定的決心。加果他防守呂宋和菲島,整個戰役一定會非常艱苦。山下奉文有駐瑞士、德國、奧地利武官的履歷,又擔任過日本陸大兵學教官,閣熟歐美戰術。這一點在他對英將帕西瓦爾的攻擊中就顯示出來了。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上看,山下部是麥克阿瑟旗鼓相當的對手。

麥克阿瑟於是決定在萊特島登陸。

萊特島的面積在菲律賓群島中排第八。它的位置在以呂宋和米沙焉群島為主的北菲律賓以及棉蘭老為中心的南菲律賓之間,非常重要。美軍一旦佔領它,就可以把菲律賓群島一切為二,然後各個擊破被孤立的海島上的敵軍。鑒於敵軍的統帥非等閑之輩,敵軍數量又多,菲律賓又遠離美軍在太平洋上的各個後勤補給基地,麥克阿瑟襲占萊特島後,日軍將會從南北兩面進行增援。萊特將成為「鐵砧」:它將吸引日軍蜂擁而來,並把他們殲滅在萊特。在萊特島上消滅的日軍越多,攻佔呂宋和其他海島就會更輕鬆些。

麥克阿瑟的作戰設想,和日軍統帥部的「捷一」號作戰方略不謀而合。日軍指揮機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