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養狼反噬 悔之無及

——侯景進攻梁朝

大敗徬徨之餘,侯景進退失據,估計再多幾天,這瘸哥們也就該用褲腰帶把自己弔死在哪棵樹上了。天不亡曹。梁朝起先任鄱陽王蕭范為南豫州刺史,蕭范偷懶磨蹭,一直遲遲未至。梁朝當地有個戍壘小校劉神茂,一直與監州事(代理刺史)韋黯關係惡劣,聽聞侯景敗逃至此,便翻蹄亮掌前去迎候,勸侯景趁間佔據壽陽(今安徽壽縣)以為遠圖。

韋黯開始並不想接納侯景,劉神茂派老友徐思玉連勸帶嚇唬,說:「侯景是朝廷客人,你不接納,這位御封的河南王被殺城外,你吃不了兜著走!」韋黯害怕,忙出城迎接侯景。

侯景倒乾脆,入城就派自己人分守四門,拿下韋黯,「詰責(韋)黯,將斬之,既而撫掌大笑,置酒極歡」。不費一兵一卒,侯景就把堅城壽陽騙到手。

梁廷接到侯景敗訊後,起初還不知他的死活「咸以為憂」。太子詹事何敬容獨對太子說:「侯景如死,乃朝廷之福。此種反覆亂臣,終當覆人國家。」不久,徐敬容又對學士吳孜說:「從前西晉祖尚虛玄,使中原喪亡於胡羯。現在太子又喜自講老莊,清談瀟洒,江南恐怕又要為戎胡所亂!」

很快,侯景派人馳告敗聞,並假惺惺地要「自貶封爵」,梁朝「優詔不許」。侯景又派人索求軍需物資,朝廷照發不誤。梁武帝還「哀憫」侯景新取敗破,不忍心調他去別處為官,立授他為南豫州牧,改封鄱陽王蕭范為合州刺史。大臣蕭介等人極諫,蕭衍不聽。

梁武帝如此「善待」侯景,除了他老邁昏庸、信任佞臣以外,可能也有他自己的道理:侯景敗亡之將,兵少人稀,地生人陌,看上去確實掀不起什麼亂子。而且,撫納侯景,也可以給北人來降樹立個「樣板」,爭取更多的降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蕭梁禍起蕭牆,國內矛盾激烈,梁武帝均一無所知,而後多米諾骨牌一倒,連鎖反應,五十年繁華江左,就這樣毀在一個羯族跛子手裡。

東魏高澄收復舊地後,多次移書遣使,表示要與梁朝恢複昔日「友好」關係。「朝廷未之許」。於是,高澄找來俘虜後一直好吃好喝養著的蕭衍侄子蕭淵明,表示說如果兩國重修舊好,蕭淵明等被俘諸人以及侯景家屬肯定會得以遣返回梁朝。蕭淵明當然幫忙,馬上給叔父梁武帝寫信,轉達高澄的意思,並告知自己一直在東魏獲得優待。

梁武帝得信,覽之淚下,忙招朝臣商議。老頭子真是婦人之仁,這麼一個不爭氣的侄子,損兵折將十來萬,死有餘辜,竟還有臉來信。朱異等人希旨,都表示要和東魏重新和好,唯獨司農卿傅岐表示異議:「高澄本來得勝,何須請和,這明顯是在搞離間計。如果與其講和,侯景聽說後肯定生出疑心,必會闖出禍亂。」梁武帝救侄心切,當然不聽傅岐之言。

侯景在壽陽,恰好把梁朝回報東魏的使臣截個正著,獲悉全部實情。侯景寫信給梁武帝,強烈反對與東魏言和,並「語重心長」地表述高澄內外交逼,偶然取勝,不足以與其通和,「以傷萬民之心」。同時,侯景又寫親筆信給梁武帝寵臣朱異,並送三百兩黃金作為「孝敬」。朱異「納金而不通啟」。

未幾,高歡下葬,梁武帝遣使弔祭。侯景急忙上奏,力陳:「今陛下復與高氏連和,將使臣(指他自己)何地自處。」梁武帝回信敷衍,表示:「朕為萬乘之主,豈可失信於一物!」安慰侯景甭瞎想,肯定不會算計、加害他。

侯景天生是個政治動物,當然不會放心。他偽造一封東魏國書,派人裝扮成東魏使節,表示東魏同意以蕭淵明換回侯景。梁武帝不知是計,救侄心切,決定答應此請。又是傅岐出班,勸諫:「侯景以窮歸義,棄之不祥。況其百戰勇將,怎會束手就擒?」

朱異等人附和梁武帝:「侯景奔敗之將,派一介使臣宣詔即可立馬擒來。」

梁武帝派人寫信回告「東魏」,表示「貞陽王(蕭淵明)旦至,侯景夕返」。侯景從自己派出的假東魏「使臣」中得到此信,非常憤怒,對左右說:「我本來就知道蕭衍老頭是個黑心腸!」於是,在謀士王偉等人攛掇下,侯景磨拳擦掌,準備造反。他不僅把轄下城鎮男丁征為軍士,又四處搶掠百姓子女,分配給轄下的壯士為奴為妾。同時,侯景不停地向中央政府索要軍糧、軍服、鑄造武器的鍛匠,「朝廷未嘗拒絕」。其屬下官吏因懼禍逃回建康,把侯景準備造反的消息報告給梁武帝,梁廷也沒有任何表示和準備。

得寸進尺的侯景更加貪婪,又上表要求娶王、謝大族之女為妻。梁武帝答書,委婉拒絕了侯景的請求,說:「王、謝高門,非君之偶,可考慮朱異、張綰以下諸大族的女兒。」

侯景得詔憤恨,大言道:「待我得志,必將吳境子女全部配給兵士當奴僕!」侯景身殘志也殘,屬於那種心理畸型變態之人,報復心極強。想當初,慕容紹宗軍隊打得侯景大敗,狂逃半路,有個人在一座小城上笑唱:「他說地不平,我說地有坑!下面一隻大跛驢,一走一晃燈!」侯景不顧追兵在後,與左右猛攻小城,非把笑話他的人殺死後才走,其褊狹心理,可見一斑。

鄱陽王蕭范密啟朝廷,以確鑿證據證明侯景要反,並多次反覆上告,結果都被朱異頂了回去:「鄱陽王怎麼就不讓國家容下侯景這一個客人呢?」隨後數次啟報,皆被朱異壓住不準。

侯景又密派人與駐軍淮上的梁將羊鴉仁一起造反,羊鴉仁逮捕其使人,連人帶信押送建康。「敕以使者赴建康獄,俄解遣之」。可見蕭衍昏庸,已至其極,真不知他當時是如何想的。

事已至此,侯景完全放開,變成一副潑皮無賴相,上奏梁武帝,要梁廷殺掉羊鴉仁。同時,他又指斥梁廷與東魏講和,讓他自己沒面子,威脅說如果不割江西一塊地給他屯兵,他就要帶領甲騎攻打閩越,給朝廷不好看。

接到如此悖慢之書,侯景完全是造反的架勢,依理梁武帝應「勃然大怒」才對。估計老頭佛經讀得太多,反而讓人對侯景表示抱歉:「貧窮人家招致五個、十個客人,尚可使人人歡喜。朕唯君一客,致有怨言,亦朕之失也。」同時大遣使團,滿載錦NFDAD錢布,以慰侯景之意。

侯景一直尋找叛亂後自己在梁朝的內應,尋來找去,最後看中臨賀王蕭正德。

蕭正德是蕭衍六弟蕭宏的第三子。起先,蕭衍無子,把蕭正德養為己子。蕭衍稱帝後,蕭正德覺得自己可為皇太子。沒高興多久,蕭衍自己生齣兒子,立蕭統(昭明太子)為儲君,封蕭正德為西豐侯。蕭正德憤恨之下,竟在普通六年叛國投東魏。由於魏人待其甚薄,這小子轉年又逃回梁朝。對於這樣一個賣國小人,由於是自己親侄,蕭衍「泣而恕之」,又封其為臨賀王。雖如此,蕭正德仍抱非分之想,「陰養死士,儲米積貨,幸國家有變」。他接到侯景書信後,聽說要立自己為帝,大喜過望,馬上答應,並勸侯景速發:「今我為其內,公為其外,何患不濟!機事在速,今其時矣。」

梁武帝太清三年九月,侯景正式在壽陽造反。由於當時朱異等人「皆以奸佞驕貪,蔽主弄權,為時人所疾」,所以侯景就託辭以誅殺朱異等人為名起兵。

梁武帝聞侯景起兵,竟然笑了,說:「這瘸賊又能成什麼大事?待我用鞭子抽他一頓!」雖輕視侯景,梁廷仍舊遣將布兵,下詔以合州刺史南陽王蕭范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蕭正表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禮為西道都督,通散騎常侍裴之高為東道都督,派宗室邵陵王蕭倫持節督諸路軍討伐侯景。

聽聞梁朝大軍調動頻繁,侯景問計於王偉。王偉說:「如果邵陵王集大軍主攻壽陽,彼眾我寡,必為所困。不如棄淮南,決志東向,率輕騎掩襲建康,蕭正德反於內,大王攻其外,天下不足定也。」

侯景聽勸,留其小舅子王顯貴守壽陽,自己佯稱出城遊獵,率眾出軍,「人不之覺」。接著,他聲東擊西,降譙城(今安徽滁縣),下歷陽(今安徽和縣)。歷陽太守庄鐵投降後,又向侯景獻上一條毒計:「國家承平日久,人不習戰。聞大王舉兵,內外震駭,宜乘此際速驅建康,可兵不血刃而成大功。倘若朝廷徐得為備,內外小安,遣羸兵千人直據採石,大王雖有精甲百萬,也渡不了江啊。」庄鐵這廝也太王八蛋了,食梁祿多年,降也就降了,竟還出此一劍封喉之策,要老東家性命。

庄鐵「所憂」,梁朝都官尚書老將軍羊侃早有所提防,建議梁武帝發兵兩千急據採石,催促邵陵王蕭倫急攻壽陽,以使侯景「進不得前,退失巢穴」。這樣一來,「烏合之眾,自然瓦解」。

又是朱異出來力阻此議:「侯景必無渡江之意。」武帝當然聽朱異的話。

羊侃長嘆:「今茲敗矣!」

如此節骨眼上,不僅未派兵急據採石,梁廷又下詔派臨賀王蕭正德為平北將軍,都督京師諸軍事,屯守長江邊上的丹陽郡。蕭正德窩裡反,準備數十艘巨船,以渡蘆葦為名,準備把侯景大軍都密渡過江來。

侯景渡江前,還怕採石有梁兵,恰巧換防採石的梁將誤期,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