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統北方的雄霸之主

——太武帝拓跋燾

拓跋燾出生時,「體貌瑰異」,當時的道武帝拓跋珪見到這個大胖孫子,「奇而悅之」,嘆道:「成吾業者,必此子也!」

北方的敵國柔然聽說魏國明元帝死,也來個因喪伐人,急遣六萬鐵騎突入雲中(今內蒙和林格爾西北),殺掠吏民,攻陷代國舊都盛樂。

柔然似乎也是鮮卑族的一個近支,北魏立國時,柔然也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個東起外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北括貝加爾湖、南到大漠的強大農奴制游牧帝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柔然一直是北魏在北方最主要的敵人。

年方十四歲的拓跋燾聞訊大怒,自率輕騎,馬不停蹄,疾馳三天兩夜,直抵雲中。柔然國主紇升蓋見魏帝傘蓋,立刻下命進圍,鐵騎層層,共五十餘重。如果換了哪個漢族君主,甭說十四歲,就是四十歲,也會驚得魂飛魄散。鮮卑少年拓跋燾骨子裡只有驍勇殺傷,望見敵騎重重,神色夷然,魏軍將士見此,懼心頓消,殺心頓起,並在陣中射殺柔然大將於陟斤,柔然國主紇升蓋見勢不妙,掉轉馬頭逃去。

太武帝始光二年(425)十一月,拓跋燾又親自率軍,分五道征伐柔然,越過大漠直擊柔然腹地,致使紇升蓋部落離散,大敗而逃,好長時間不敢興兵窺邊。

赫赫武功之一:擊滅赫連夏國

公元425年(太武帝始光二年,宋文帝元嘉二年)9月,夏國國主赫連勃勃暴死,這位赫連勃勃就是曾幫助前秦大帝苻堅滅掉什翼犍代國的劉衛辰唯一跑掉的兒子。所以,赫連勃勃本來應該叫劉勃勃。

勃勃身材魁偉,高八尺五寸,姿容秀麗,後秦的國主姚興一見就很喜歡他,讓高平公沒弈於收留他,沒弈於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勃勃做妻室。姚興派勃勃為安北將軍,配以鮮卑族兩萬餘戶幫助沒弈於鎮守朔方。沒幾年,這位貪暴無情的勃勃就殺掉老丈人,並領其眾,自稱大夏天王,自立為國。

至此,勃勃改姓為赫連,意思是家族顯赫與天相連,與自己有血親關係的部落均改姓為鐵伐,意思是剛銳似鐵,皆能伐人。劉裕攻滅後秦後,赫連勃勃乘劉裕回朝時大舉破晉,大敗劉義真,積數萬人頭為京觀,號為「骷髏台」。同年稱帝,定都統萬。

赫連勃勃最出名的是他的兇殘暴虐,視民眾如草芥。他命工匠蒸土築統萬城,城牆完工一段,就以鐵錐試驗,扎進一寸,就立殺築牆匠人,並把屍體築進牆內再換一批工匠更築。製造兵器的匠人最慘,必死無疑。制弓的匠人獻弓,如果射甲不透,立殺;如果射甲透入,馬上把製作鎧甲的匠人殺頭。循環往複,反正難逃一死。他又常常喜歡坐在城上,置弓刀於側,隨便看誰不順眼就殺掉誰。

在長安時,赫連勃勃征隱士韋祖思入朝為官。韋隱士知道勃勃殘暴成性,見面時趕忙誠惶誠恐地下拜,孰料這一禮貌的舉動也惹得赫連勃勃大怒,說:「吾以國士征汝,奈何以非類處吾!汝昔不拜姚興,何獨拜我?我今未死,汝就不以我為帝王,吾死之後,汝輩弄筆,當置吾何地!」立即下令殺掉這位大知識分子。

赫連勃勃「志向遠大」,名其京城南門為朝宋門(意即使宋國來朝),東門為招魏門(意指使魏國懷服),西門為服涼門(意指征服西涼),北門為平朔門(意指一統朔北)。

這位大夏國主統治末期,更加荒淫殘暴,臣下有直視他的,立刻用刀上前捅瞎對方雙眼;臣下有上朝時不經意地笑一下的,勃勃也會用刀把對方嘴唇劃成兩半。敢有進諫者,一律先割舌頭然後處斬。「夷夏囂然,人無生賴。」雖如此,赫連勃勃以其赫赫武功,連史臣也不得不贊上幾句:「然其器識高爽,風骨魁奇,姚興睹之而醉心,宋祖(劉裕)聞之而色動。豈陰山之韞異氣,不然何以致斯乎?」

赫連勃勃原來的太子是赫連NFDA8,胡人喜幼子,他後來又想立小兒子赫連倫。赫連NFDA8惱怒,興兵攻殺弟弟赫連倫。赫連勃勃第三子赫連昌聞訊,立刻提兵殺掉赫連NFDA8。赫連勃勃一高興,就立赫連昌為太子。赫連勃勃死後,赫連昌即帝位。

少數民族的鮮卑君主不像漢族(或高度漢化的少數民族)那樣講究什麼「禮不伐喪」。聽聞赫連勃勃死訊,拓跋燾就召集眾臣,商議攻伐夏國的事情。魏國宗室勛貴們大多力主先伐柔然,然後再伐夏國。

獨崔浩表不同意見,認為:「柔然鳥集獸遁,舉大眾追之不能及,輕兵襲之不足以滅敵。赫連氏土不過千里,政刑殘虐,人神共憤,宜先伐之。」

拓跋燾從計。始光三年(426)十月,他先派奚斤率四萬多大兵突襲蒲阪(今山西永濟),然後,又自率大軍繼後,直撲夏國。

到君子津(今內蒙古准格爾旗),天寒冰結,他自率二萬輕騎渡河直襲統萬(今陝西靖邊縣),夏主赫連昌出城迎戰即敗,退入城內。魏軍在周圍殺掠一番,獲牛馬十餘萬,揚長而去。

同年夏天,拓跋燾又自率輕騎三萬倍道先行,再撲統萬。到了城下,魏人知道攻城最難,就把老弱殘兵繞城示弱,把精兵埋伏於深谷之間。夏兵中計,鼓噪出城追擊。正好當時有風雨從統萬城方向順風朝魏軍而來,拓跋燾的親信太監趙倪勸道:「現在天不助人,風雨方向正和我軍相逆,衝殺看不清,將士又饑渴,不如陛下您率兵躲躲,來日再戰。」

崔浩一旁叱道:「我軍千里制勝,正是掩襲不意,怎能改變主意?」

拓跋燾大聲說「好」,揮兵迎前。

混戰中,拓跋燾身中流箭,戰馬中傷倒地,自己差點為夏兵俘虜。換馬再戰,魏帝親手刺殺騎兵十餘人,又殺夏國大將一名。

魏軍乘勝追夏主到城北,赫連昌來不及入城,奔逃上邽。拓跋燾只率少數幾個從人直追入城,夏兵發覺,緊閉四門。拓跋燾等幾人慌忙用婦人裙子系在槊上往下吊人,才勉強逃出城外。

夏國無主,又值天色已黑,堅城厚牆再也無用,一會兒功夫就被魏軍乘亂攻破,魏國軍人盡俘夏國王公后妃,獲馬三十萬匹,牛羊數千萬頭,珍寶無數。

天亮後,拓跋燾進城,看著窮極文采、雕樑畫棟的壯大台榭,再摸摸堅硬得可以磨礪刀斧的統萬城牆,他嘆道:「蕞爾小國,使用民力至此地步,怎麼能不亡國?」

赫連昌退保平涼(今甘肅平涼),大勢已去,不久即被魏軍生擒。拓跋燾見赫連昌體貌不凡,惺惺相惜,竟把妹妹始平公主嫁給他,封其為會稽公,常帶他一起涉山越谷打獵遊玩。赫連昌雖是被擒敗亡之主,「素有勇名」,力大善射,群臣皆勸拓跋燾提防他。拓跋燾大大咧咧,說:「天命有在,亦何所懼?」

赫連昌被俘後,赫赫勃勃第五子赫連定自立為帝,不斷襲擾魏軍,並一度俘獲北魏名將奚斤、娥清等人。後來,赫連定又襲擊西秦國主乞伏慕末。乞伏慕末當時被北涼沮渠氏打得厲害,已經向北魏投降,接受北魏封爵,向魏人指定的平涼方向集合。半路,遇見赫連定,這位天生殺才打得乞伏慕末大敗出降,旋即被殺。拓跋燾聞訊又親率大軍去攻伐,赫連定向河西方向逃竄,在黃河邊卻被鮮卑另一個旁支吐谷渾偷襲,大軍敗亡,赫連定自己也被活捉,送至拓跋燾處。赫連定不像赫連昌那麼走運,當即被拓跋燾斬殺。

又過了幾年,已獲封為北魏秦王的赫連昌想趁機外逃,被魏國守將殺死,並誅其眾弟。至此,赫連一族灰飛煙滅。這個號稱要一統天下萬城、皇族赫赫上與天連的國家,從赫連勃勃自己算起,一直到赫連定,滿打滿算才二十五個年頭的命祚。

赫赫武功之二——痛擊宿敵柔然

擒俘赫連昌後,拓跋燾又想北擊柔然。

當時,「朝臣內外皆不欲行」,對朝政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拓跋燾的乳母保太后也勸阻。赫連昌昔日的大臣張淵等人也認為柔然地荒人遠,其地不可耕田,其民不可馭使,敗之無用,又耗費國家財物,勞損士馬。

唯獨崔浩一人力主拓跋燾北擊柔然:

柔然乃我大魏北邊叛隸,今誅其惡首,收其善民,復舊役,非無用也。漠北高涼之地,水草豐美,夏則北遷。田牧之地,非不可耕而食也。高車之族,號為名騎,非不可臣而畜也。如以南人(漢人)追之,則患其輕疾難及。但於我國兵(魏軍)則不然。柔然軍能遠遁,我大魏兵也可遠逐,與之進退,非難制也。而且,柔然數年入境侵邊,民吏震恐。如果今夏不乘虛掩進,破滅其國,後必為患復來!

聞此,拓跋燾大意已定,決定攻伐柔然。

朝臣知道帝意已決,都不敢再辯。下朝後,好多人紛紛指責崔浩:「當今吳賊(宋國)南寇,卻舍之北伐。北面柔然逃遁遠蹤,後有吳人攻至,至危至險,怎能出這種餿主意?」

崔浩胸有成竹,朗聲言道:「根本不用顧慮宋國。今年不摧滅柔然,則無以御南賊(宋國)。先前擊柔然,宋國也高言欲擊我大魏,往還之間,不見其來。為什麼呢?正是他們舊傷未愈呵!當年劉裕得關中,留其愛子,精兵數萬,良將勁卒,猶不能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