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秋雨邊關

浙江錢塘之潮,天下之偉觀。海浪鋪天蓋地而來,吞天沃日,勢極雄豪。弄潮兒手持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那是他心底深處最愛的一幕。他雖不善泅水,卻常常幻想自己也是一名弄潮兒,憑藉嫻熟的水性,搏立於驚濤駭浪之中,掌握著命運之舟。

朦朧淡月帶疏星,喔喔殘雞報五更。燈火一攢開野店,鼓笳三疊啟嚴城。

霜凝峻阪鳴騶緩,曉起疏林宿鳥驚。風透重裘寒不耐,郵亭駐節候天明。

——于謙《曉行》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明宣宗朱瞻基逝世。太子朱祁鎮時年九歲,無力主持朝政。部分朝臣及明宣宗生母張太后欲立宣宗同母弟襄王朱瞻墡為帝,然遭到內閣大學士三楊反對。經過三楊一番努力,終於排除異議,使得太子朱祁鎮於正月十日登上大寶之位,即為明英宗,年號「正統」。

朱祁鎮後來懂事,從宦官王振口中得知真相,深怨祖母太皇太后張氏,遂全心全意依賴王先生。王振敢放手干預朝政,與太皇太后及朝中重臣作對,即是因背後有皇帝的傾力支持。

除此之外,朱祁鎮對三楊亦很感激。後來王振與五輔臣爭權,敢廷杖英國公張輔,卻不敢對三楊下毒手,即是此因。王振欲獨攬大權時,亦利用個人過失排擠打壓三楊,如楊榮受賄、楊士奇長子殺人等,但均為朱祁鎮庇護,三楊終得善終。

朱祁鎮即位之日,距離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已整整六十七個年頭。朱元璋以猛治國三十年,其繼承者建文帝朱允炆性格仁厚,本可以做個出色的守成之君,偏偏又有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難」,奪取皇位,導致內戰紛起,持續長達四年之久。

朱棣一死,大明開創奠基的時代就此結束,於是,守成之世落到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朱瞻基的頭上。父子二人均採取了全面收縮的無為之政,任用賢良,輕刑薄役,核查冤獄。

只是到了此時,太祖、成祖兩朝繁榮強盛、聲威遠播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雖然號稱「仁宣致治」「海內富庶,朝野清晏」「用人行政,善不勝書」,其實已經是吏治敗壞,弊病滋生,危機開始逐漸顯露。尤其是蒙古瓦剌的日益強大,對明朝北部邊防構成了嚴重威脅。

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手中,前幾朝留下的後遺症日益突出。從正統初年開始,接連發生了農民起義,如浙江山區的葉宗留領導的礦徒起義,福建的鄧茂七起義,廣東的黃蕭養起義,廣西大藤峽瑤壯人民起義和荊襄地區的流民起義,等等。發展中的大明王朝遭遇了嚴重的挑戰和威脅,正處於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

如果朱祁鎮像其祖父、父親一樣,做個中規中矩的守成之君,那麼大明內憂外患的局面會有所緩和。偏偏皇帝打破了「禁止宦官干政」之鐵令,寵幸大宦官王振,任其胡亂干涉朝政。

這雖然破壞了開國皇帝朱元璋制定的祖制,但在歷史上倒也不乏先例,幼主即位,大權往往旁落。然皇帝漸漸長大後,便有奪回大權的願望。只是皇帝處於深宮之中,身邊只有宮女太監,於是宦官便作為皇帝的親信勢力登上歷史舞台,充當奪權的工具。除此之外,王振還是英宗皇帝的啟蒙老師,關係更是非同一般。於是自朱祁鎮稍稍懂事起,王振便以極為強勢的姿態出現在大明朝堂,無人能與其爭鋒。

但正統一朝最重大、最關鍵的事件,並不是王振干政,亦不是紫禁城三大殿的重建,而是明英宗朱祁鎮親征。

朱祁鎮的成長經歷與前幾朝皇帝都有所不同。明太祖朱元璋原本是一個窮苦的放牛娃,在群雄並起的亂世脫穎而出,經歷了一系列的磨礪和鬥爭,逐個擊潰起義軍政權,最後才當上皇帝。這其中的艱辛自然不用多說。正因為如此,朱元璋對權力格外珍視,甚至廢除了中國傳統的宰相制,將中央大權盡收己有。由於事務繁劇,事必躬親,皇帝日夜操勞不已。他曾感嘆道:「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猶擁被。」

儘管如此,朱元璋仍然不願意放權。由於朝無重臣,至後世,大權遂入於閹宦之手。重任公侯伯之子孫,開軍政腐敗之端。其封建諸子於各地,則直接引起了「靖難之變」。

朱元璋生前指定的繼承者建文帝朱允炆倒是個仁慈柔弱的君主,沒有什麼野心,只是他皇帝寶座還沒坐熱,就被叔叔朱棣用武力驅趕了下來。

明成祖朱棣是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英主,嗜武如命。無論是內戰,還是外戰,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戎馬中度過,就連最後都是死在北征蒙古的戰場上,因而在歷史上有「馬上天子」之稱。

明仁宗朱高熾因身體肥胖,患有足疾,不能騎馬,所以未能跟隨父皇征戰沙場,這也是朱棣不喜歡他的根本原因。但朱高熾也經歷了不少戰事。靖難之役爆發以後,朱高熾曾與母親徐氏一起,以微弱兵力成功地阻擋了朱允炆派來的五十萬大軍,保住了北平城。因為北平是朱棣的後方及根本,這一戰對整個靖難之役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之役中最光彩的一筆。

明宣宗朱瞻基早在明成祖朱棣當政時,便經常隨同祖父檢閱部隊,學習戰法,並北征漠北。當時明軍與蒙古軍遭遇,展開了激戰。宦官李謙自恃驍勇,自作主張地帶著朱瞻基加入戰局。朱棣得知皇太孫身涉險境,急忙派軍將朱瞻基救出戰場。李謙自知犯下大錯,自殺身亡。

這次出征給朱瞻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接養成了他果決機敏、處事周全的性格。後來漢王朱高煦謀反,朱瞻基也是御駕親征,並以大獲全勝、生擒朱高煦而告終。

雖然朱瞻基當上皇帝後未再主動出擊蒙古,但他常常親自巡視邊防。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當明宣宗朱瞻基巡邊石門 時,剛好遇到蒙古兀良哈部騷擾會州。朱瞻基親率三千精兵,出喜峰口進擊,在寬河與敵軍交鋒。明軍見皇帝親自衝鋒陷陣,頓時氣勢如虹,人人爭先。朱瞻基更是引弓搭箭,接連射倒敵人的三名前鋒。此戰中,明軍以少勝多,擊敗兀良哈部萬餘人。

朱瞻基又有《題胡騎圖》詩道:「絕漠茫茫百草寰,秋風數騎立沙隈。可憐部落今星散,近日多隨詔使歸。」極有大明皇帝不可一世、唯我獨尊的優越感。

朱祁鎮雖在太平盛世下長大,但時常聽到先人們的事迹。從未見習過戰事的他對祖先的豐功偉績既羨慕又嚮往,自小心中滋生著英雄的夢想,渴望有朝一日能像祖先們那樣建功立業。然而,這只是他少年人的好奇心性,而並非胸懷遠大的志向。況且朱祁鎮的啟蒙老師是大宦官王振,王振一直縱容皇帝玩樂,朱祁鎮既無才幹,又未受過系統教育,對兵事沒有深入了解,所謂建功立業,只能是美好的願望而已。

只是朱祁鎮本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孫太后壽誕前夜,皇帝收到來自大同前線的敗報——瓦剌太師也先已率軍至大同一帶,塞外城堡盡陷,明將吳浩、宋瑛、朱冕先後敗死,明軍死傷慘重。

朱祁鎮聽到消息後,反而因之一振,莫名地興奮起來,異想天開地想要御駕親征,過過打仗的癮,最好也能像先祖明成祖朱棣那樣,耀兵塞外,勒石紀念。

剛好皇帝所倚重的先生王振也有耀武揚威的念頭。王振本是儒士出身,作為書生本色,尚懷有建功立業的夢想。他此時的權力已經達到巔峰,富貴也到了極限,倘若能立邊功,做出些驚天動地的偉績,便能像鄭和那般留名青史,一洗他閹宦的形象。於是,王振極力宣稱瓦剌區區外番,不配與天朝對抗,攛掇朱祁鎮效法祖宗,親自率兵出征,迎戰也先。

師徒二人不謀而合,朱祁鎮立即拍案決定御駕親征,甚至還為此叫停了次日孫太后的壽筵,表示以國家大事為先。

當然,年輕的皇帝此時還預見不到,他冒失輕率的決定,將會成為對大明國政影響極大,並全然改變他本人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

本來瓦剌入關只不過是一種報復性的掠奪行為,並無大的企圖和野心。明廷經營北部邊防多年,佔據長城沿線的重鎮要塞。京師更有數十萬京軍精銳,實力強於瓦剌數倍。明軍只要嚴守邊關,堅壁清野,主力伺機而動,完全可以從容打敗瓦剌的進攻。但明英宗朱祁鎮對戰爭懷有浪漫的情懷,一直想圓心中的英雄夢,滋生了御駕親征的想法後,便一發不可收拾,無論如何也不肯改變。

當時因大宦官王振力主對西南用兵,明軍主力均調往西南作戰,倉促間難以調回。北京雖有數十萬大軍,但卻肩負著保衛京師的重任,不能輕出。朝中重臣如兵部尚書鄺埜、兵部侍郎于謙等人極諫朱祁鎮不要親征。吏部尚書王直甚至率百官力諫說:「士馬之用未充,兵凶戰危。」但始終改變不了朱祁鎮的決定。

兵部尚書鄺埜見大勢無可挽回,退朝之時緊握副手于謙雙手,誠懇地道:「御駕親征,凶多吉少,國家大事就要敗壞在王振手裡了!皇帝既要親征,我是兵部尚書,職責所在,不能不去!君有高才,將來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