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帝國官僚制度簡述 二 中央部門

中華帝國實行的,是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因此,帝國的中樞,除了宰相和宰相機關,還有大量的其他官員和部門。其中最重要的,是行政部門、監察部門和司法部門。至於其他部門,則不勝枚舉,已不能盡述。

1. 概述

中華帝國的中央官制,兩漢是公卿制,隋唐宋元是省部制。

所謂「公卿制」,就是以三公(或五公)為宰相,九卿為中央各職能部門長官。三公相當於國務總理,官署叫「府」;九卿相當於政府部長,官署叫「寺」。因此,兩漢的中樞機構,就是公府和卿寺。公府是宰相機關,卿寺則包括行政部門和其他部門。公府有三,即三府(三公之府);卿寺有九,即九寺(九卿之寺)。一帝、三公、九卿,或一宮、三府、九寺,就構成了兩漢帝國「權力金字塔」的塔尖。

所謂「省部制」,則是以三省(或政事堂,或中書省)為宰相機關,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為行政部門。三省相當於三府,六部相當於九寺。因此,帝國的中央政權,仍然呈現為金字塔結構。隋唐在皇帝之下,六部之上,有中書省(隋稱為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即一帝、三省、六部。宋在皇帝之下,六部之上,有政事堂、樞密院、三司;元在皇帝之下,六部之上,有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即一帝、三權、六部。

明清兩代無宰相,但六部仍如隋唐宋元,是帝國的中央行政部門。

2. 九卿

九卿,按照《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說法,就是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中尉。他們的官俸,都是「中二千石」(月谷一百八十斛)。當然,所謂「九卿」,只是一種說法。是否只有九個(《漢書》列出的就有十個),或九卿之外還有列卿,有爭議。很可能,稱其為「九卿」,只是為了表示「一、三、九」( 一帝、三公、九卿)的層級和結構。總之,名為九卿或九寺,實則中央各機關總稱。但這些機關和官員,倒有半數以上是為皇家服務的,或者本來只是皇帝的家臣。真正值得一說的,反倒是他們的某些屬官。以下做簡單介紹。

郎。郎是光祿勛的屬官。光祿勛也叫郎中令,是宮廷侍衛的總管。郎中本是廊中。秦制,殿上不準攜帶兵器,侍衛們都站在廊檐之下,所以叫「廊中」。可見郎中令就是侍衛長,郎官就是侍衛。因為接近皇帝,所以成為做官的一個捷徑。

尚書。尚書原本是少府的屬官,也是皇帝的政治秘書,地位不高權力不小。依照當時的制度,大臣上書,要寫正副兩份。尚書先看副本,然後決定是否上奏。皇帝的詔令,尚書也要留底。大臣上奏,常使尚書宣讀。大臣有罪,也派尚書問狀。所以,漢武帝能用「領尚書事」來架空宰相。東漢設立尚書台,在皇帝左右處理政務。初入台的叫守尚書郎(一說稱郎中),滿一年叫尚書郎(也叫台郎),滿三年叫侍郎(都是郎)。長官尚書令,秩千石。唐代,尚書令成為尚書省長官,是當然的宰相(但只有李世民一個人當過)。

中書。中書也原本是少府的屬官,是皇帝的機要秘書。中書的長官是中書令,早期由宦官擔任,司馬遷受刑後就曾任此職。唐代,中書令成為中書省長官、宰相。

侍中。侍中在秦是丞相屬官,漢代成為皇帝的生活秘書,管皇帝的「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初學記》引《齊職儀》),所以俗稱「執虎子」。說白了,就是幫皇帝捧痰盂夜壺的,但在當時卻是「官二代」們競爭的崗位,曹魏時還有「仕進不止,執虎子」的說法(吉茂譏諷魏文帝侍中蘇則的話)。因為接近皇帝,侍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東漢已「比二千石」,唐代更成為門下省長官、宰相。

3. 六部

六部制度,是隋文帝的創造,後為唐、宋、元、明、清五代繼承、發展、完善,一直延續到晚清。事實上,六部制度的建立,使帝國有了分工嚴密的行政機關。因此,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以後,鴉片戰爭以前,六部制度基本不變。

第一,部數不變,都是六個。

第二,部名不變,都叫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第三,職能不變。吏部管官員,即組織部或人事部;戶部管度支,即財政部兼稅務局;禮部管禮教,即文化部、教育部兼外交部禮賓司,還兼精神文明辦公室和國家重大活動辦公室;兵部管軍政,即國防部;刑部管刑律,即司法部;工部管營造,即建設部。

第四,排序不變,即吏、戶、禮、兵、刑、工。但官員的流轉,則另有序列,即吏部和兵部為前行,戶部和刑部為中行,禮部和工部為後行。如果要升遷,則工部尚書升禮部尚書,禮部尚書升刑部尚書,刑部尚書升戶部尚書,戶部尚書升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升吏部尚書(請參看《宋史·職官志九》)。

第五,結構不變。部有長貳,部下有司,部、司兩級。

第六,官名不變。六部長官都叫尚書,次官都叫侍郎;各司正職都叫郎中,副職都叫員外郎,屬官則有主事等。因為漢代有九卿,所以六部尚書也稱六卿。但明清兩代,各部尚書、侍郎,同為六部長官(第一長官,第二長官),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彙報工作,因此都稱為堂官,也叫部堂,各司官員則稱司官。

略有不同的,是六部官員的官階:

尚書,唐正三品,宋從二品,元正三品,明正二品,清從一品。

侍郎,唐正四品,宋從三品,元正四品,明正三品,清正二品。

郎中,唐從五品,宋從六品,元從五品,明正五品,清正五品。

員外郎,唐從六品,宋正七品,元從六品,明從五品,清從五品。

主事,唐從九品,明正六品,清正六品。

論官階,清代最高;論權力,明代最大。因為明代沒有宰相,六部直屬皇帝,大學士的官階又只有正五品。所以閣臣們通報官名時,要先說某部尚書,然後才是殿閣大學士的頭銜。清代尚書雖然官階最高,但上面有兩個「婆婆」,一個內閣,一個軍機處,就不如同時是大學士的明代尚書。至於宋代六部,因為有樞密院分兵權,三司分財權,權力也不大。

1. 御史

從秦漢到明清,中央的監察官員,無論什麼級別,都叫御史,從不改名。他們的職位高低,靠附加在御史二字上的其他名詞來識別。這就說明,第一,歷朝歷代都極其重視監察。行政、軍政、財政,都可以調整,也必須調整,唯獨監察不變,所以不改名。第二,無論職務大小、級別高低,只要是監察官員,就有監察權,所以統統叫御史。

御史的地位很崇高。但凡重大的彈劾案,御史要頭戴一種名叫「獬豸冠」的法冠,身穿內白外紅的法袍,當著皇帝和百官的面在朝堂上宣讀「起訴書」,被彈劾的官員則必須立即站出來等待處分,地位再高,權力再大,也不例外。

御史的地位也很特殊。首先是許可權大。上至宰輔重臣,下至地方州縣,甚至包括其他監察官員和自己的頂頭上司,都可以彈劾。其次是責任輕。只要聽到風吹草動,甚至流言蜚語,就可以舉報,不必負核實的責任,也不受反坐的處分,叫「風聞奏事」,也叫「風聞彈事」。再次是獨立性強。御史彈劾官員,不必通知照會有關部門,也不必經自己的長官批准。因為監察機關是直屬天子的獨立部門,監察官員也只對皇帝負責。因此,不但不受其他官員和部門的制約,反倒有權監督一切部門和官員。

除了設在中央機關的御史以外,許多朝代還有派往地方的監察官員。他們有的叫御史(比如秦和漢初派往各郡的監御史),但大多另有官名。這些官員,後來又大多變成了地方上的行政長官,比如漢代的刺史,唐代的觀察使,宋代的監司。

2. 御史府(西漢)

西漢的監察機關是御史府。

御史府即御史大夫府,也叫御史大夫寺。前面說過,作為三公之一和副丞相的御史大夫,是帝國的最高執法官和檢察官,朝廷的秘書長和監察長,當然也是御史府的長官。

御史大夫有兩個副手,官秩都是千石,一個叫御史丞,一個叫御史中丞,不注意的人很容易搞混,但也不難弄明白。那時,但凡官銜中有一個「丞」字的,都是副職。比如丞相,就是皇帝之副;縣丞,就是縣長之副。官銜前面有一個「中」字的,則都在皇宮裡辦公,比如中尉、中大夫。他們官銜里的那個「中」,不是上中下的中,是宮中的中。同樣,宦官叫「中人」,也因為在宮中服務之故。

所以,御史大夫有兩個副手,一個在府里辦公(御史丞),一個在宮裡辦公(御史中丞)。在宮裡辦公的,又比在府里辦公的重要。御史中丞的辦公地點叫蘭台,屬官叫侍御史,自己叫中執法。這個「中」,當然也是皇宮的意思。也就是說,御史中丞的任務有兩個,一是充當御史府與皇宮的聯絡官,二是負責皇帝直接交辦的監察工作。

侍御史是御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