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帝國官僚制度簡述 一 宰相制度

宰相一詞,戰國時期即已出現(《韓非子·顯學》就有「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的說法)。宰,就是主持(主宰);相,就是輔佐(輔相)。主持政務、輔佐君主的人,就是宰相。所以,宰相又稱宰輔。

在帝國的所有官員中,宰相或者是地位最高的,或者是權力最大的,或者地位既高,權力又大。民間的說法,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然,這種說法並不嚴謹,但宰相最重要,則毫無疑問。因為從法理上講,或者從名義上講,皇帝是「國家元首」,宰相是「政府首腦」。皇帝權力最大,但管事少。宰相權力小一點,但管事多。有的時候,宰相既有決策權,又有執行權。所以,宰相又稱鼎輔、鼎鼐。而且,所謂「明君善於擇相,賢相竭誠事君」,歷來就是帝國時代的政治理想。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帝國時代的宰相,並不等於現代國家的總理。第一,歷朝歷代的宰相,正常情況下,編製都不止一人。第二,除了遼代,都不以「宰相」為正式官名。也就是說,宰相只是身份、職務,不是「官銜」。第三,從秦漢至明清,宰相所用官名,五花八門;擁有職權,從大到小;政治地位,一路下滑。最後,宰相制度被朱元璋廢除。明清兩代,在法理上不再有宰相,只有類似於宰相、又名不正言不順的輔臣。

以下便分而述之。

1. 武帝前之宰相

西漢的宰相是三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號稱「三公」。三公都是宰相,平時各自獨立辦公。如有大事,則由三公「會議」(一起討論),拿出方案,交皇帝批准。他們在皇帝那裡彙報工作、討論政務,是坐著的,叫「三公坐而論道」(《晉書·李胤傳》)。這是很高的待遇。因為依照《周禮·考工記》的說法,「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當然,論道不是談哲學,是「謀慮治國之政令」(前書鄭玄注)。邦國時代,天子之宰為「公」,諸侯之宰為「相」。秦漢是帝國,故以三公為宰相。宰相是「公」,故又稱相公。

三公的地位極其崇高,被看作天上的巨星,叫台鼎。台,就是「三台」,屬太微垣,在大熊星座。天有三台,人有三公,鼎足而立,拱衛北辰,所以叫台鼎,也叫台衡,即三台星和玉衡星。此外,還叫台鉉(鉉是舉鼎的工具)、台袞(袞是三公的命服)。

三公當中,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他的權力最大,地位也高,金印紫綬,禮遇隆重。其中待遇最崇高的,還要拜為「相國」(比如蕭何、曹參)。丞相有設一人的,有設二人的。如果是兩個人,就分左右,叫「左丞右相」。但不論一人二人,叫丞相還是叫相國,都同時應該是侯。前期以列侯充任,後期則在拜相以後立即封侯。所以,丞相又稱君侯。封侯拜相或拜相封侯,在後世也成為榮華富貴、光宗耀祖、位極人臣的代名詞。

太尉是最高軍事長官,也是金印紫綬。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廢。

御史大夫是最高監察官和執法官,銀印青綬。他同時也是副丞相,但不是丞相的副手和僚屬。丞相職位如果空缺,就例由御史大夫遞補,可謂「備位丞相」,故又稱亞相。他的主要職權是掌管文書和監察百官,實為朝廷的秘書長和監察長。

三公都有自己的施政機構,也都叫「府」。丞相的叫丞相府,太尉的叫太尉府,御史大夫的叫御史府。合起來,叫公府(三公之府)。宰相設立府署,自選僚屬,就叫開府。開府施政,是漢代宰相制度的緊要之處。是否開府,決定著宰相地位的高低、權力的大小。東漢末年,曹操恢複丞相制度並任丞相一職,就開府。蜀漢丞相諸葛亮,魏明帝輔臣曹真、陳群、曹休、司馬懿,也都開府。李嚴與諸葛亮同為顧命大臣,不能開府,意見就很大。

開府施政的宰相擁有自己的系統和班子,其機構獨立於皇室,其人員則由宰相自己選定,皇帝一般不予干預。其官邸和衙署,也都設在皇宮之外。也就是說,皇帝有「宮」,叫皇宮;宰相有「府」,叫相府(或公府)。皇宮與公府,一個宮廷,一個朝廷,都有自己的「職能部門」,也都有各自的經費來源。相府的職能部門叫「曹」,皇宮的叫「尚」。朝廷的經費,來源於田賦收入;宮廷的經費,來源於工商稅收。田賦收入是大頭,用作「公款」。工商稅收是小宗,算是皇帝的「私房」,叫「禁錢」。宮中府中,涇渭分明。

這就是不折不扣的「分庭抗禮」了。同時,它也意味著帝國有兩個政治中心,即皇宮和相府;存在著兩種最高權力,即皇權和相權。這時最好的方案,是君主立憲、虛君共和、皇帝世襲、宰相民選。退而求其次,則不妨明確分工,精誠合作。皇帝擔任國家元首,象徵國家的主權和統一;宰相擔任政府首腦,帶領官員管理國家,並負政治上一切實際之責任,即「主權在君,治權在相」。可惜這兩條,都不可能。

結果,也只能鬧矛盾。宰相制度,也就開始發生變化。

2. 武帝後之宰相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廢除了太尉建制,宰相三府只剩下二府。但是,就連丞相和御史大夫這兩位,也被撇在一邊,成為名義上的宰相。實際上行使相權的,卻另有其人。這些人,開始的時候是大司馬。名分,則是「領尚書事」(東漢叫「錄尚書事」)。到後來,即便沒有大司馬稱號,只要「領尚書事」,就是總攬朝政的人。

大司馬其實就是太尉,但不再是職務,而是加在將軍官銜之上的名譽稱號。擔任大司馬的,也不一定只有一個人。比如後來把持朝政的霍光,頭銜就是「大司馬大將軍」;跟霍光作對的上官桀,頭銜則是「大司馬左將軍」。

尚書,原本是「皇宮六尚」之一。其他五尚(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是「生活秘書」。只有尚書,是「政治秘書」。漢武帝為了以宮廷壓朝廷,甚至以宮廷代朝廷,就讓大司馬統率和管轄尚書的工作,叫「領尚書事」,尚書也就由秘書機構變成決策機構,丞相府反倒由決策機構變成執行機構。

這樣一來,輔佐皇帝的機構,就由一套班子變成了兩套班子,即外朝和中朝(也叫內朝)。外朝之首為丞相,中朝(內朝)之魁為大司馬。兩套班子一內一外共理朝政,有學者稱之為「雙軌輔政制」(韋慶遠、柏樺《中國官制史》)。但大司馬位高、權重、親近皇帝,丞相為首的外朝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只有諾諾承命辦事而已。

結果,不是宰相的人,反倒比宰相還宰相,甚至真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比如「領尚書事」的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就是。

3. 東漢之宰相

東漢宰相,包括太傅、大將軍和三公,號稱「五府」。

太傅在西漢與太師、太保合稱「上公」。東漢無太保,太師只有董卓一人,還是自封的。故東漢上公,是太傅和大將軍。三公,則是太尉、司徒和司空,也叫三司。不過,是不是真宰相,要看是否「錄尚書事」(錄,總領、主持)。否則,就只享受待遇,沒有實權。

受命「錄尚書事」的,多半是太傅和大將軍,但也不一定。比如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曹操就已經「錄尚書事」。迎獻帝到許之後,才被任命為大將軍。後來,曹操將大將軍一職辭讓給袁紹,改任司空,仍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不但有「尚書事」,還有尚書台。因為其官署設在皇宮禁省之中,所以又叫台閣、台省。尚書事是任務,尚書台是機構。有了尚書台,尚書主政,就變成了制度。於是,東漢就有兩個宰相機構。一個叫公府,也就是「上公與三公之府」;一個叫台閣,也就是尚書台。公府是擺設,台閣掌實權,這就叫「事歸台閣」(《後漢書·仲長統傳》)。這其實是以「宮廷辦公廳」取代中央政府。結果,台,就成了中央的代名詞。東晉以後,中央官稱台官,中央軍稱台軍。設於大行政區,代表中央行使職權之機構,則叫行台。

綜上所述,武帝以後,前後兩漢,都既有名義上的宰相(三公),又有實際上的宰相(領尚書事、錄尚書事)。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恢複丞相一職,這種不正常的情況才一度得以改正。但是到了南北朝,又仍然是「政歸台閣」。所有的權臣,必加「錄尚書事」名號,被時人稱為錄公。

1. 三省

建國之初,唐因隋制,以三省長官為宰相,這就是「三省制」。

三省,就是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省,本義是「皇宮禁署」,也就是外人輕易不得入內的禁區,所以叫「禁中」。後來因為避諱,改叫「省中」。

由此可見,省,就是由宮廷機構轉變而成的朝廷機構。

前面講過,漢武帝為了強化皇權,發明了由親信權臣主持的「尚書事」。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又正式建立「尚書台」。南朝劉宋時,尚書台改稱尚書省。

尚書權力膨脹,威脅皇權,漢宣帝劉詢便以「總掌禁中之書」的中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