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重計 己為誘

鬼黨之人真的不能小覷,他們能讓元宗信賴肯定是有著過人之處的。比如說這顧子敬,他能在如此艱苦、如同牢獄的環境下待了兩個多月,其忍韌力是所有人都難以想像的。

兩個多月里,外面尋找他們、圍堵他們的人已經焦躁、鬆懈。而這個時候顧子敬決定釆取下一步計畫,這計畫的做法讓別人再次感到難以想像。

如果尋找顧子敬的人還在堅持和繼續,並且已經有所覺悟在朝正確方向進展的話,那麼在煙重津刺殺後的第七十五天,他們會發現顧子敬帶人再次出現在煙重津。但此時煙重津上再沒有預先布設好的厲害殺兜,所以他們平平靜靜地迅速通過了。

某些人的任務是要截住顧子敬,救出或殺死被擒刺客。如果他們的任務仍舊在持續,那麼當顧子敬顯露蹤跡之後,這些人肯定會立刻做出相應部署,阻止顧子敬押帶著裴盛回南唐。但是顧子敬剛過煙重津,便立刻擇路趕往了南平王都荊州,所以做出相應部署的人會發現所有設在通往南唐道路上的兜子殺局全部落了空。

顧子敬在南平王都又盤桓了足有半月,而且始終沒有絲毫離去的意思。這個現象非常反常,如果對付顧子敬的某些人是具備豐富江湖經驗的高手,他們應該馬上重視到這個情況。因為顧子敬可能真的不急著回南唐,因為有很多事情並非一定要回到南唐才可以做的。比如說逼供被擒刺客,他就可以在南平王都利用九流侯府的人力、手段、器具來進行,等問出真相後直接密信傳給元宗就可以了。而一旦某些人意識到這種情況後,他們肯定會立刻改變原有部署,將所有人向荊都集結,然後採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對顧子敬和被擒的刺客下手。

不知道別人會怎樣去做,但顧子敬卻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實施了計畫。從這計畫上看,最後應該有場發生在荊州的大對決,而且顧子敬會身陷這場對決。但是直到顧子敬離開南平王都,這個對決最終都沒有發生。這和顧子敬預料的完全一樣,因為在這個計畫之外,顧子敬另外還有個計畫在同時實施。而那個計畫實施到一定程度,最終的對決就不會再發生。

另外一個計畫其實很簡單,只是非常出乎別人的意料,一般人怎麼都不會想到顧子敬這麼一個鬼黨成員會這麼去做。

就在顧子敬被一幫高手保護著走煙重津、去南平王都,實施一系列計畫的同時,顧子敬另外安排了神眼卜福和另外一個九流侯府的高手押送著裴盛,緩緩悠悠地從官道往南唐金陵而去。

顧子敬將蕭儼當誘子拋出,這是他的第一重計。然後自己調頭回去,尋個隱秘之處藏匿起來,並且一藏就是兩個多月和對手比耐心,這是他的第二重計。但是真正厲害的是第三重計,他接下來以自己為誘子,走煙重津,滯留南平王都荊州,那是別人很難預料到的。鬼黨之中雖然不乏小聰明者,但很少有人能做出這種大計謀,更沒什麼人膽敢將自己當誘子。而且這樣的做法會將自己已經拿在手裡的大功勞丟掉,一般鬼黨中人是絕不幹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情的。

也正是因為別人預料不到,所以顧子敬的三重計策才能夠成功。雖然並不清楚背後操控之人是如何針對顧子敬的三重計進行調整部署的,但知道自己是否成功並不需要清楚別人是怎麼做的,只需看到最終的結果就可以了。而顧子敬的計畫,以及計畫外的計畫,得到的結果是圓滿的。神眼卜福押著裴盛順利地回到了南唐金陵,一路上沒有遇到分毫的阻礙。因為從時間差上推測,這個時候本該在各條道路上布局設兜的殺手刺客都應該往荊州聚集了。而顧子敬的這三重計對他而言也是沒有實際危險的,因為不管卜福是將裴盛順利押送到金陵城還是半路被人截殺,任何一個結果都意味著繼續對付顧子敬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最終針對他和被擒刺客的大對決都不會發生。

「唐使出蜀滯荊都」,這個事情在《五代十國外史》上也有記載,但是沒有說明其滯留原因。只大概推測是周國指使南平將唐使扣留,想從其口中知道他們出使蜀國的目的。

而之前蕭儼闖過無數血腥殺機回到了南唐金陵,早就將字畫中所藏真相告知了韓熙載,繼而在韓熙載的引領下,再向元宗李璟細訴端詳。如果只是憑著蕭儼空口訴說畫中存在的詭異刺殺手段,李璟是很難相信的。但是蕭儼在獲知真相趕回南唐的路途之上,遭遇重重截殺,並被人奪去「神龍綿九嶺」的畫,這就不得不讓李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如果只是為了一幅畫,又何必大動干戈,在煙重津不惜將整個使隊和護行的南平兵馬殺光?然後為了一個被擒的無名刺客,又是不惜血本地重重圍堵截殺,顯然是下了決心要將刺客救出或滅口。這些做法已經很明顯地說明了問題,就是「神龍綿九嶺」那幅畫真的是暗藏詭殺之道用來刺殺自己的。而如此千方百計阻止刺殺的真相和證據傳遞到自己手中,那是因為刺殺自己的主謀不是外敵,而是內賊,並且就在自己的身邊。

蕭儼帶回有人密謀刺殺元宗的消息很快在朝堂上下傳開,於是南唐的大小官員人人自危、個個謹慎,怕自己被利用、被誤會捲入到這個是非的漩渦中。然後皇家、官家所有重要成員間都在相互猜忌提防,有些肖小甚至藉此機會散布流言打擊異己。

也就在這個時候,南唐皇家畫院里的字畫修補高手瞞天鬼才蕭忠博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就像煙塵一樣從人間蒸發了。

韓熙載手下的夜宴隊展開了調查,是為了尋找到蕭忠博,也是為了找到利用畫作刺殺元宗的幕後主謀。韓熙載手下這些高手的介入便如同有利刃雪鋒在大家身邊遊走,讓人不寒而慄。所以這段時間中,金陵城就如同過早地進入了寒秋,冷簌蕭瑟。

當裴盛被押送到金陵城,在整個南唐朝堂上下打了一記冬雷。雷聲是震耳欲聾的,但冬雷之後,隨之而來的是寒徹入骨的冷風冷雨。他將南唐再次過早地推入了寒冬。

南唐皇宮的御梅閣里,元宗李璟站在窗前,他望著滿園橫伸斜展卻尚無一花一瓣的虯墨梅枝,心中煩亂糾雜更勝這滿園梅枝。在他身後不遠的梅幾前站著韓熙載和馮延巳,這兩人是李璟最為信任的朝臣,同時權衡之下也是最不會以謀害自己獲取到利益的人,所以最近這些日子李璟將心中疑慮之事交給了這兩個人。今天他將兩人召來詢問一下事情的勘察的結果,然後才能對以畫刺殺自己之事做出正確判斷。因為這個事件必須儘快解決,對朝廷上下有個交代。否則所有人惶惶不可終日,各種政事正務都有懈怠,同時還有損他一國帝王的威儀。

韓熙載和馮延巳他們兩個心中則是忐忑難安,他們知道元宗私召自己二人來御梅閣密議肯定是為了以畫行刺的事情。但對於這件事情他們兩個人都未能順利進行到底,到現在為止所獲訊息也無法準確給出判斷。

如果是要比較一下這兩位重臣誰的心中更加忐忑,那毫無疑問會是韓熙載。此刻他心中所藏事情可能比李璟和馮延巳加起來還多。

對於以畫刺殺這件事,他其實是掌握信息最多的。但是他卻不願將這些信息推斷出的結果公布出來,因為那會在南唐引起軒然大波,會讓李唐基業發生動搖。而且也只有他最為清楚,操縱之人可能已經做好了內變的準備,此時戳穿真相其實是對李璟不利的。

所以為了了結這件事情,在煙重津刺殺失敗之後,韓熙載索性派出了自己夜宴隊的高手,試圖替那個最大的嫌疑者太子李弘冀將此事消於無形,以維持南唐現有的安定。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夜宴隊幾次的突殺都鎩羽而歸,並非因為特使護衛隊和南平護送軍隊的實力強悍,而是有暗中的力量在幫助護衛和軍卒打擊夜宴隊。

出現這情況讓韓熙載感覺事情不是那麼簡單,有人是下了決心要將證據送回南唐搞掉李弘冀或者搞垮李家基業。所以他先通過正常官家途徑探出顧子敬讓蕭儼先回是做誘子,他自己帶著被擒刺客並未與蕭儼同行。於是,再次增派人手在南平至金陵的所有道路守候,定是要將被擒的刺客殺了滅口才能安心。

不過就算老謀深算的韓熙載卻怎麼都沒有能窺破顧子敬的二重計和三重計。直到聽說卜福將被擒刺客已經押入天牢了,他才恍然大悟知道被扔在荊州未回的顧子敬擺了一道。但此時能做的只有即刻發飛令,撤回正在往荊州集結的夜宴隊高手。

不過,好在追查真相的大任最終還得落在自己身上,事情仍然可以加以控制。所以韓熙載並不十分焦急,他現在心中忐忑是因為在想如何用一個妥善的辦法讓李璟自己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追查下來只會有害無利。從而放棄追究此事,既可以顯得皇上仁厚慈善,又可以給予某些人不知底細的震懾,然後南唐還可以安枕無亂。

「韓愛卿,你之前說過要查清此事必須理清兩個環節。既然方向如此明確,為何到現在卻始終沒能查出細末真章?」雖然李璟涵養很好,但還是聽出慍怒之意。

「方向確實明朗,而且我和馮大人還分了工,各查一個環節,最後將所有結果聚集對口。但是在盤查過程中卻不斷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