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滅佛取財 多滅取

趙匡胤看了一眼奏摺上自己親手壓封的蠟印形狀,便確認這正是自己當初留給柴榮的那份密折。但是打開摺子後一看,他的心不由猛地驚顫了一下。

「摺子上的內容不全是自己寫的。」趙匡胤在心裡很肯定地對自己說。他明明記得自己只是在正頁頁面上豎著寫了「佛財」二字,但是現在前面翻啟的副頁上卻多了豎著的「滅取」二字。怎麼會多出這兩個字的?這密折加了自己親手壓的蠟印,然後又是親手交給宰相范質轉遞,中間不應該出現偷偷篡改的可能。趙匡胤仔細辨看了下那四個字,字跡倒是都像是自己的手筆。只是字體上「滅取」兩個字比「佛財」兩字要小一些,筆畫也顯得要工整些。另外,這四個字在排列上也不十分規範,稍有錯開。墨色也比自己當時書寫時要淡了許多,皇家用墨不應該這麼快就褪色的。

但是趙匡胤最終還是沒有將心中的疑問說出,此時正是柴世宗最為開心的時候,而且還給自己記上了一筆功勞。如果自己將原有用意和現在做法的差異以及可能釀成的後果說出,那不但是給柴世宗頭上澆涼水,也是在給自己的頭上栽罪責。而且估計柴世宗肯定不會相信這變戲法般的兩個字、四個字之說。

就在趙匡胤心中輾轉之時,趙普已經搶先向柴世宗恭賀並乘機提出自己的建議:「恭祝皇上決斷有果、度困在即,也恭祝趙大人計涉方外、妙得豪資。但這些佛財再多也只是解一時之需,所以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時的機會,出兵蜀國,一勞永逸。」

「不可,出兵無名,而且也沒有任何跡象看出蜀國對我國意圖不軌。」趙匡胤馬上制止,據他所搜集到的訊息所報,蜀國的確沒有出兵突襲大周腹地的企圖。

「啊,剛才九重將軍來得晚了,未曾聽到我們此次蜀國之行的經過。趙普大人,你就將經過給九重大人複述一遍,然後我們再共同商討該如何應對。」王策覺得趙匡胤並不清楚真實情況。

趙普立刻將他們出使蜀國的經過對趙匡胤講述了一遍。雖然柴世宗剛才已經聽趙普講述過了,但此時仍是在旁邊凝眉細聽。他是想了解更多細節以便自己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

趙普的講述很有條理,他是從自己和王策入境被拒講起的,然後講到鳳州兩官員朱可樹、余振揚被刺之事。

說到此處時,趙普卻沒有問一下是不是趙匡胤部署的,而是直接認定刺殺應該是針對自己和王策的刺殺行動。只是因為請員朱可樹、余振揚先行將周國使隊儀仗帶入鳳州,而導致刺客誤殺。然後聯繫第二次趕往成都途中的刺殺以及南唐使隊同時到達成都的情況來看,趙普覺得這兩次針對他們的刺殺應該為南唐所為。如果不是自己和王策到成都後直接以此事質問孟昶,使得蜀國暗中向南唐施加壓力,他們可能還會繼續遭遇刺殺,因為此舉的目的就是要破壞蜀國與大周間的盟約。而質問孟昶之後便立刻停止了刺殺行動,則說明了蜀國與南唐間的關係十分密切。這一點雖然從孟昶對待南唐特使的態度上看不出來,但表面文章也許就是做給自己和王策看的。而其後他們從其他途徑探聽到的南唐太子李弘冀派遣親信總管密會孟昶和王昭遠,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然後趙普重點講述了蜀國與大周易貨的幾點異常。首先,在自己前往蜀國時並未見到大規模的易貨行動,蜀國運往邊界說是用以易貨的糧鹽都儲備在軍營之中,這一點應該可以說明他們往邊界運輸糧草的初衷並非易貨,至少也是囤貨等待大賺的時機。其次,是在回來途中雖然見到蜀國和大周邊民開始了大規模的易貨交易,但蜀國定價很高,與南唐提稅後的貨物價格相比,大周所能得到的優惠和支持猶如雞肋。再有,蜀國雖然仍在繼續往邊界運送大批糧鹽,但奇怪的是押運的都是蜀國的正規軍隊。後來探聽得知,這次易貨之事蜀方竟然一直都是太子玄喆和樞密院事統制使王昭遠主持,由軍隊負責運輸,並且南唐李弘冀派遣的密使德總管也相隨而行,一同前往四州邊界督管易貨之事。最後還有一點比較奇怪,就是易貨中蜀國方面很刻意地要求易取大牲口,重點是馬匹。

趙匡胤和柴世宗都是從古至今少有的厲害人物,趙普這些話才說完,趙匡胤腦子裡已經從蜀國種種奇怪的行為上圈定了一些背後意圖來。而柴世宗已經聽過一遍敘述,不僅早就看出了些企圖,而且腦子裡已經認真梳理出一些應對的方法。

「第一,南唐提稅導致我國陷入困境,蜀國有趁亂入中原之地的想法,這從他們開始運糧鹽卻不易貨而囤于軍營便可以看出,這也是你們最初到達邊界卻不讓你們入境的原因。第二,南唐和蜀國暗中聯合,是想先從經濟上給我大周沉重的打擊,讓我大周失去應付大戰的能力,所以他們才會將價格定得十分苛刻。對了,你們遭遇刺殺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南唐派出殺手,以防你們出使蜀國打亂了他們的聯盟。還有一種就是蜀國自己派出的刺客,是沒有正當理由阻止你們入境,然後又害怕你們發現到邊界運糧、運兵卻不易貨的真相,所以殺死你們是最為簡單也便於將責任推卸給別人的辦法。」趙匡胤也不客氣,搶先說出自己的看法,他知道柴世宗和程普、王策都在期待自己的看法。

趙普朝趙匡胤豎起了大拇指,這不是簡單的阿諛奉承,其實還有暗中對自己的肯定。因為之前他向柴世宗敘述出使經過時也說出了與此類似的分析。

「還有呢?」柴世宗很沉穩,他想聽取更多意見。

「不過他們顯然還沒有準備好,也可能覺得我們大周還沒到可一舉擊破的程度。你們面斥孟昶時,他並未表現出怒意,反是立刻答應你們的要求,並且再未出現對你們的刺殺,這就是所謂的欲蓋彌彰。表面看是履行與我國的盟約,實際卻是要進一步侵吞我國資產,並且暗中運籌,做好對我國突然出兵的準備。否則這易貨之事怎麼會派遣太子玄喆和樞密院事統制使王昭遠主持,並且全部採用軍隊運送。這做法其實是將糧送到了、兵也派到了。但是運送糧草不需要大量騎卒和馬匹,所以易貨之時他們便可以要求易取大牲口,特別是馬匹,這樣他們隨時都可以就地裝備快騎馬軍。」趙匡胤繼續自己的分析。

「但是有一點非常奇怪,蜀國與我國邊界易貨不管是真是假,卻為何會讓南唐太子李弘冀的親信相隨?」柴世宗對這一點一直都無法想通。

「南唐李氏中也就李弘冀頗具王者之風,有雄才偉略。他雖被立為太子,皇位卻是要傳與他的皇叔李景遂的。我覺得南唐與蜀國真正的聯合其實應該是在李弘冀與孟昶之間,那李璟絕沒有這樣精明的頭腦和運籌的手段。所以李弘冀讓親信參與蜀國與大周間的易貨事宜,那是想借力奪位。」

「借力奪位,借誰之力奪誰之位?」王策覺得趙匡胤這說法很新鮮。

「借大周之力,奪他南唐至尊之位。」

「他怎借得我大周之力?」王策越發糊塗。

「李弘冀派遣親信參照南唐提稅後的貨物價格給蜀國易貨的糧鹽定價,那麼既可以讓蜀國不失盟約又可以堂而皇之地賺取最大利潤。而我國依舊是財物流失並無太大得益,如食雞肋有味無肉更不能果腹。這樣我大周最可能做的事情是遷怒始作俑者——南唐,在與蜀國易取到一定糧鹽後會立刻聯合一些國家對南唐用兵。那麼到時候南唐要想力挽狂瀾,就只有將所有大任與權力交於李弘冀。而李弘冀擁權之後可以立刻聯合孟昶,採取由南唐方面正面力拒我軍,蜀國則偷襲我腹地的方法。一旦到了這種狀況之下,不管蜀國、南唐的聯合成功與否,我大周都必然被耗成強弩之末。易貨所得的糧鹽很快消耗殆盡,時日稍拖得久些,到時不用攻殺便會自滅。至於我國附屬吳越、楚地,其實都是牆頭草之流。一旦見我大周勢弱,肯定都會作壁上觀。當大周頹敗難復之時,這幫人絕不會雪中送炭,只會落井下石。」趙匡胤的分析縝密到位,讓人不得不服。

「還有個北漢,如果他們藉此機會聯合遼國從我北面出兵,那麼我大周便完全沒有回手之力了。」柴世宗終於聽到了他想聽到的,也印證了自己的想法。北漢不除,燕雲十六州不收,他始終覺得是如芒在背。

「這樣說來,南唐暫時是不能動的,動了不但是為別人做嫁衣,而且還會給自己重新立一個強悍的對手,陷自己於絕地。蜀國與我們易貨,現在已經成為我國的後備支撐,所以也不能動。哪怕他懷有叵測之心,也只能是多加防範。而北漢有遼國支撐,如果我們軍備糧草上不能儲備充足,也是不能動的。所以目前我國最好的策略便是韜光養晦,渡過難關。待積聚到足夠力量時再作宏圖之想。」王策雖然對軍事局勢的分析和了解不夠深入,但他一旦搞清其中的聯繫,做出的總結卻是十分準確到位的。

「不,我覺得這樣太被動,大周如此的話就像被套在一個鐵桶中,隨時等著別人下刀,應該從一個方面打破這種局面。」趙普提出了異議。

「所以你覺得應該是從蜀國下手?」從柴世宗的神色上看,他似乎對趙普提出的異議更加感興趣。

「北漢和遼國剛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