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與孝景帝同母。母,竇太后也。

孝文帝凡四男:長子曰太子,是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參;次子勝 。孝文帝即位二年 ,以武為代王,以參為太原王,以勝為梁王。二歲,徙代王為淮陽王。以代盡與太原子 ,號曰代王。參立十七年,孝文後二年卒 ,謚為孝王。子登嗣立,是為代共王,立二十九年,元光十年卒 ,子義立,是為代王。十九年,漢廣關 ,以常山為限 ,而徙代王王清河。清河王徙以元鼎三年也 。

初,武為淮陽王十年,而梁王勝卒,謚為梁懷王。懷王最少子,受幸異於他子。其明年,徙淮陽王武為梁王。梁王之初王梁,孝文帝之十二年也。梁王自初王通曆已十一年矣 。

梁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 ,留 ,其明年,乃之國。二十一年,入朝。二十二年,孝文帝崩。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復入朝。是進上未置太子也。上與梁王燕飲 ,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王辭謝。雖知非至言 ,然心內喜。太后亦然。

其春,吳、楚、齊、趙七國反 。吳、楚先擊梁棘壁,殺數萬人。梁孝王城守睢陽 ,而使韓安國、張羽等為大將軍,以距吳、楚 。吳、楚以梁為限 ,不敢過而西,與太尉亞夫等相距三月 。吳、楚破,而梁所破殺虜略與治中分 。明年,漢立太子。其後梁最親,有功,又為大國,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 ,西至高陽,四十餘城,皆多大縣。

孝王,竇太后少子也,愛之,賞賜不可勝道。於是孝王築東苑,方三百餘里。廣睢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為復道 ,自宮連屬於平台三十餘里 。得賜天子旌旗,出從千乘萬騎 。東西馳獵,擬於天子 。出言 ,入言警 。招延四方豪桀 ,自山以東遊說之士 ,莫不畢至,齊人羊勝、公孫詭、鄒陽之屬 。公孫詭多奇邪計,初見王,賜千金,官至中尉,梁號之曰公孫將軍。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數十萬,而府庫金錢且百巨萬 ,珠玉寶器多於京師。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節乘輿駟馬 ,迎梁王於天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親故。王入則侍景帝同輦 ,出則同車遊錯,射禽獸上林中 。梁之侍中、郎、渴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門 ,與漢宦無異。

十一月,上廢栗太子 ,竇太后心欲以孝王為所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關說於景帝 ,竇太后義格 ,亦遂不復言以梁王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辭歸國。

其夏四月,上立膠東王為太子 。梁王怨袁盎及議臣,乃與羊勝、公孫詭之屬陰使人剌殺袁盎及他議臣十餘人 。逐其賊,未得也。於是天子意梁王 ,逐賊,果梁使之。乃遣使冠蓋相望於道,覆按梁 ,捕公孫詭、羊勝。公孫詭、羊勝匿王后宮。使者責二千石急 。梁相軒丘豹及內史韓安國進諫王,王乃令勝、詭皆自殺,出之。上由此怨望於梁王 。梁王恐,乃使韓安國因長公主謝罪太后 。然後得釋。

上怒稍解,因上書請朝。既至關,茅蘭說王 ,使乘布車,從兩騎入,匿於長公主園。漢使使迎王,王已入關,車騎盡居外,不知王處。太后泣曰:「帝殺吾子!」景帝憂恐。於是梁王伏斧質於闕下 ,謝罪,然後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復如故。悉召王從官入關。然景帝益疏王 ,不同車輦矣。

三十五年冬,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忽忽不樂 。北獵良山,有獻牛,足出背上,孝王惡之。六月中,病熱,六日卒,謚日孝王。

孝王慈孝 ,每聞太后病,口不能食,居不安寢,常欲留長安侍太后。太后亦愛之。及聞梁王薨,竇太后哭極哀,不食,曰:「帝果殺吾子!」景帝哀懼,不知所為。與長公主計之,乃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男五人為王,女五人皆食湯沐邑 。於是奏之太后,太后乃說,為帝加一餐。

梁孝王長子買為梁王,是為共子 ;子明為濟川王;子彭離為濟東王;子定為山陽王;子不識為濟陰王。

孝王未死時,財以巨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余黃金尚四十餘萬斤 ,他財物稱是 。

梁共王三年,景帝崩。共王立七年卒,子襄立,是為平王。

梁平王襄十四年,母曰陳太后。共王母曰李太后。李太后,親平王之大母也 。而平王之後姓任,曰任王后。任王后甚有寵於平王襄。初,孝王在時,有罍樽 ,直千金 。孝王誡後世,善保罍樽,無得以與人。任王后聞而欲得罍樽。平王大母李太后曰:「先王有命,無得以罍樽與人。他物雖百巨萬,猶自恣也 。」任王后絕欲得之 。平王襄直使人開府取罍樽 ,賜任王后。李太后大怒,漢使者來,欲自言,平王襄及任王后遮止,閉門,李太后與爭門,措指 ,遂不得見漢使者。李太后亦私與食官長及郎中尹霸等士通亂,而王與任王后以此使人風止李太后 ,李太后內有淫行,亦已。後病薨。病時,任後未嘗請病 ;薨,又不持喪 。

元朔中 ,睢陽人類犴反者,人有辱其父,而與睢陽太守客出同車。太守客出下車,類犴反殺其仇於車上而去。睢陽太守怒,以讓梁二千石 。二千石以下求反甚急,執反親戚 。反知國陰事 ,乃上變事 ,具告知王與大母爭樽狀,時丞相以下見知之,欲以傷梁長吏,其書聞天子。天子下吏驗問,有之。公卿請廢襄為庶人。天子曰:「李太后有淫行,而梁王襄無良師傅,故陷不義。」乃削梁八城,梟任王后首於市。梁余尚有十城。襄立三十九年卒,謚為平王。子無傷立為梁王也。

濟川王明者,梁孝王子,以桓邑侯孝景中六年為濟川王 。七歲,坐射殺其中尉 ,漢有司請誅 ,天子弗忍誅,廢明為庶人,遷房陵,地入於漢為郡。

濟東王彭離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為濟東王。二十九年,彭離驕悍,無人君禮 ,昏暮私與其奴、亡命少年數十人行剽殺人 ,取財物以為好。所殺發覺者百餘人,國皆知之,莫敢夜行。所殺者子上書言。漢有司請誅,上不忍,廢以為庶人,遷上庸,地入於漢,為大河郡。

山陽哀王定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為山陽王。九年卒,無子,國除,地入於漢,為山陽郡。

濟陰哀王不識者,梁孝王子,以孝景中六年為濟陰王。一歲卒,無子,國除,地入於漢,為濟陰郡。

太史公曰:梁孝王雖以親愛之故,王膏腴之地,然會漢家隆盛 ,百姓殷富,故能植其財貨 ,廣宮室,車服擬於天子 。然亦僭矣 。

褚先生曰:臣為郎時,聞之於宮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稱道之也。竊以為令梁孝王怨望,欲為不善者 ,事從中生 。今太后,女主也,以愛少子故,欲令梁王為太子。大臣不時正言其不可狀 ,阿意治小 ,私說意以受賞賜 ,非忠臣也。齊如魏其侯竇嬰之正言也 ,何以有後禍?景帝與王燕見 ,侍太后飲,景帝曰:「千秋萬歲之後傳王。」太后喜悅。竇嬰在前,據地言曰 :「漢法之約,傳子適孫 ,今帝何以得傳弟,擅亂高帝約乎!」於是景帝默然無聲。太后意不說。

故成王與小弱弟立樹下 ,取一桐葉以與之,曰:「吾用封汝。」周公聞之,進見曰:「天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與戲耳 。」周公曰:「人主無過舉 ,不當有戲言,言之必行之。」於是乃封小弟以應縣。是後成王沒齒不敢有戲言 ,言必行之。《孝經》曰:「非法不言,非道不行。」此聖人之法言也 。今主上不宜出好言於梁王。梁王上有太后之重,驕蹇日久 ,數聞景帝好言 ,千秋萬世之後傳王,而實不行。

又諸侯王朝見天子,漢法凡當四見耳。始到,入小見 ;到正月朔旦 ,奉皮薦璧玉賀正月 ,法見 ;後三日,為王置酒,賜金錢財物;後二日,復入小見,辭去。凡留長安不過二十日。小見者,燕見於禁門內 ,飲於省中 ,非士人所得入也 。今梁王西朝,因留,且半歲。入與人主同輦,出與同車。示風以大言而實不與 ,令出怨言,謀畔逆 ,乃隨而憂之,不亦遠乎 !非大賢人,不知退認。今漢之儀法,朝見賀正月者,常一王與四侯俱朝見,十餘歲一至。今梁王常比年入朝見 ,久留。鄙語曰「驕子不孝」 ,非惡言也。故諸侯王當為置良師傅,相忠言之士 ,如汲黯、韓長孺等,敢直言極諫,安得有患害!

蓋聞梁王西入朝,謁竇太后,燕見,與景帝俱侍坐於太后前,語言私說 。太后謂語曰:「吾聞殷道親親 ,周道尊尊 ,其義一也。安車大駕 ,用梁孝王為寄。」景帝跪席舉身曰:「諾。」罷酒出,帝召袁盎諸大臣通經術者曰 :「太后言如是,何謂也?」皆對曰:「太后意欲立梁王為帝太子。」帝問其狀,袁盎等曰:「殷道親親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質 ,質者法天 ,親其所親,故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 。故立長子。周道,太子死,立適孫。殷道,太子死,立其弟。」帝曰:「於公何如?」皆對曰:「方今漢家法周,周道不得立弟,當立子。故《春秋》所以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