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 張儀列傳第十

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 ,學術 ,蘇秦自以不及張儀。

張儀已學而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 ,門下意張儀 ,曰:「儀貧無行 ,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 ,掠笞數百 ,不服,醳之 。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 ?」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蘇秦已說趙王而得相約從親 ,然恐秦之攻諸侯,敗約後負,念莫可使用於秦者 ,乃使人微感張儀曰 :「子始與蘇秦善,今秦已當路 ,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願?」張儀于是之趙,上謁求見蘇秦 。蘇秦乃誡門下人不為通,又使不得去者數日。已而見之,坐之堂下,賜仆妾之食。因而數讓之曰 :「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寧不能言而富貴子 ,子不足收也。」謝去之。張儀之來也,自以為故人,求益,反見辱,怒,念諸侯莫可事,獨秦能苦趙 ,乃遂入秦。

蘇秦已而告其舍人曰 :「張儀,天下賢士,吾殆弗如也 。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 ,獨張儀可耳。然貧,無因以進。吾恐其樂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為我陰奉之 。」乃言趙王,發金幣車馬,使人微隨張儀,與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車馬金錢,所欲用,為取給,而弗告。張儀遂得以見秦惠王。惠王以為客卿 ,與謀伐諸侯。

蘇秦之舍人乃辭去。張儀曰:「賴子得顯,方且報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蘇君憂秦伐趙敗從約,以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 ,使臣陰奉給君資,盡蘇君之計謀。今君已用,請歸報。」張儀曰:「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吾不及蘇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謀趙乎?為吾謝蘇君,蘇君之時,儀何敢言。且蘇君在,儀寧渠能乎 !」張儀既相秦,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從若飲,我不盜而璧 ,若笞我。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

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於秦。秦惠王欲發兵以伐蜀,以為道險狹難至,而韓又來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韓,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韓襲秦之敝,猶豫未能決。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惠王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

儀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王之罪 ,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寶器必出 。據九鼎,案圖籍 ,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倫也 ,敝兵勞眾下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 ,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 ,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願先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 ,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 ,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請謁其故 :周,天下之宗室也 ;齊、韓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并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謂危也。不如伐蜀完 。」

惠王曰:「善,寡人請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貶蜀王更號為候 ,而使陳庄相蜀。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秦惠王十年,使公子華與張儀圍蒲陽,降之。儀因言秦復與魏,而使公子繇質於魏 。儀因說魏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無禮。」魏因入上郡、少梁 ,謝秦惠王。惠王乃以張儀為相,更名少梁曰夏陽。

儀相秦四歲,立惠王為王 。居一歲 ,為秦將,取陝。築上郡塞。

其後二年,使與齊、楚之相會嚙桑。東還而免相,相魏以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魏王不肯聽儀。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復陰厚張儀益甚 。張儀漸,無以歸報。留魏四歲而魏襄王卒,哀王立。張儀復說哀王,哀王不聽。於是張儀陰令秦伐魏。魏與秦戰,敗。

明年,齊又來敗魏於觀津。秦復欲攻魏,先敗韓申差軍,斬首八萬,諸侯震恐。而張儀復說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 ,卒不過三十萬。地四平,諸侯四通輻湊 ,無名山大川之限 。從鄭至梁二百餘里,車馳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與楚境,西與韓境,北與趙境,東與齊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萬 。梁之地勢,固戰場也。梁南與楚而不與齊 ,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且夫諸侯之為從者,將以安社稷尊主強兵顯名也 。今從者一天下,約為昆弟 ,刑白馬以盟洹水之上 ,以相堅也。而親昆弟同父母,尚有爭錢財,而欲恃詐偽反覆蘇秦之餘謀 ,其不可成亦明矣。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據卷、衍、〔燕〕、酸棗,劫衛取陽晉 ,則趙不南,趙不南而梁不北,梁不北則從道絕,從道絕則大王之國欲毋危不可得也。秦折韓而攻梁,韓怯於秦,秦韓為一,梁之亡可立而須也 。此臣之所為大王患也。

「為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卧 ,國必無憂矣。

「且夫秦之所欲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楚雖有富大之名而實空虛;其卒雖多,然而輕走易北 ,不能堅戰。悉梁之兵南面而伐楚,勝之必矣。割楚而益梁,虧楚而適秦 ,嫁禍安國 ,此善事也。大王不聽臣,秦下甲士而東伐 ,雖欲事秦,不可得矣。

「且夫從人多奮辭而少可信 ,說一諸侯而成封侯,是故天下之游談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齒以言從之便 ,以說人主。人主賢其辯而牽其說 ,其得無眩哉 。

「臣聞之,積羽沉舟 ,群輕折軸 ,眾口鑠金 ,積毀銷骨 ,故願大王審定計議,且賜骸骨辟魏。」

哀王於是乃倍從約而因儀請成於秦。張儀歸,復相秦。三歲而魏復背秦為從。秦攻魏,取曲沃。明年,魏復事秦。

秦欲伐齊,齊楚從親,於是張儀往相楚。楚懷王聞張儀來,虛上舍而自館之 。曰:「此僻陋之國,子何以教之?」儀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 ,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 ,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此北弱齊而西益秦也,計無便此者。」楚王大說而許之 。群臣皆賀,陳軫獨吊之 。楚王怒曰:「寡人不興師發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賀,子獨吊,何也?」陳軫對曰:「不然,以臣觀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齊秦合,齊秦合則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說乎?」陳軫對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齊也。今閉關絕約於齊,則楚孤。秦奚貪夫孤國 ,而與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張儀至秦,必負王 ,是北絕齊交,西生患於秦也,而兩國之兵必俱至。善為王計者,不若陰合而陽絕於齊 ,使人隨張儀。苟與吾地,絕齊未晚也;不與吾地,陰合謀計也。」楚王曰:「願陳子閉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援張儀,厚賂之 。於是遂閉關絕約於齊,使一將軍隨張儀。

張儀至秦,詳失綏墮車 ,不朝三月。楚王聞之,曰:「儀以寡人絕齊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 ,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而下秦 。秦齊之交合,張儀乃朝,謂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願以獻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聞六里。」還報楚王,楚王大怒,發兵而攻秦。陳軫曰:「軫可發口言乎 ?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賂秦,與之並兵而攻齊,是我出地於秦,取償於齊也,王國尚可存。」楚王不聽,卒發兵而使將軍屈匄擊秦。秦齊共攻楚,斬首八萬,殺屈匄,遂取丹陽、漢中之地。楚又復益發兵而襲秦 ,至藍田,大戰,楚大敗,於是楚割兩城以與秦平 。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 ,欲以武關外易之 。楚王曰:「不願易地,願得張儀而獻黔中地。」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張儀乃請行。惠王曰:「彼楚王怒子之負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於子。」張儀曰:「秦強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鄭袖,袖所言皆從。且臣奉王之節使楚,楚何敢加誅。假令誅臣而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願 。」遂使楚。楚懷王至則囚張儀,將殺之。靳尚謂鄭袖曰:「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 ?」鄭袖曰:「何也?」靳尚曰:「秦王甚愛張儀而不欲出之 ,今將以上庸之地六縣賂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謳者為媵 。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不若為言而出之。」於是鄭袖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