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 ,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 ?」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曰:「可。」於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 ,皆令持戟 。令人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 ?」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後,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 ,乃設鉞 ,即三令五申之 。於是鼓之右 ,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 ,吏士之罪也 。」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台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 :「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 ,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遂斬隊長二人以徇 。用其次為隊長,於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 ,無敢出聲。於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 ,寡人不願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 ,不能用其實。」於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 。

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 ,乃陰使召孫臏 。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 ,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 ,欲隱勿見 。

齊使者如梁 ,孫臏以刑徒陰見 ,說齊使 。齊使以為奇 ,竊載與之齊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 。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 ,馬有上、中、下輩。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 ,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 ,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 ,卒得王千金。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

其後魏伐趙,趙急,請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 。」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軍,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 ,坐為計謀。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 ,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搗虛 ,形格勢禁 ,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 ,老弱罷於內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據其街路,沖其方虛 ,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也 。」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 。孫臏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 ,素悍勇而輕齊 ,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 。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 。」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孫臏度其行 ,暮當至馬陵。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 :「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 。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 。讀其書未畢 ,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 。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吳起者,衛人也,好用兵。嘗學於曾子 ,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 ,而魯疑之。吳起於是欲就名 ,逐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 。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魯人或惡吳起曰 :「起之為人,猜忍人也 。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 。遂破其家。鄉黨笑之 ,吳起殺其謗已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 。與其母訣 ,嚙臂而盟曰 :『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遂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 ,而與起絕 。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 。且魯衛兄弟之國也 ,而君用起,則是棄衛。」魯君疑之,謝吳起 。

吳起於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貪而好色 ,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於是魏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 。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襄贏糧 ,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 ,起為吮之 。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 。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 ,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 ,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 ,中流 ,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 。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 ,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 。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武侯曰:「善。」

(即封)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魏置相,相田文。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 ?」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東鄉 ,韓趙賓從 ,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 ,何也?」文曰:「主少國疑 ,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之於子乎 ?屬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 ,而害吳起 。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吳起為人節廉而自喜名也 。君因先與武侯言曰:『夫吳起賢人也,而侯之國小,又與強秦壤界 ,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群因謂武侯曰:『試延以公主 ,起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君因召吳起而與歸,即令公主怒而輕君 。吳起見公主之賤君也 ,則必辭。」於是吳起見公主之賤魏相,果辭魏武侯。武侯疑子而弗信也 。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聞吳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 ,捐不急之官 ,廢公族疏遠者 ,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 ,破馳說之言縱橫者 。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

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 ,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 。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屍者。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餘家 。

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 ,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旋設者 。語曰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孫子籌策龐涓明矣 ,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 。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水恩亡其軀 。悲夫!

這是我國古代三位著名軍事家的合傳。作者著重寫了孫武「吳宮教戰」,孫臏以兵法「圍魏救趙」、馬陵道與龐涓智斗,以及吳起在魏、楚兩國一展軍事才能,使之富國強兵的事迹。全篇以兵法起,以兵法結,中間以兵法作骨貫穿始末。

孫武子兵法十三篇,是傑出的軍事著作,歷來被推崇為「兵經」、「武經」,為後世代代相習,流傳至今,被國內外所重視。本傳雖然只記述了「吳宮教戰」,但他在教習操練中,強調將士的軍紀,號令嚴明,為達目的竟以「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則,斬吳王兩位寵姬示眾,使隊伍達到「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的效果,仍能窺知孫武用兵之有方。儘管本傳未能正面記述孫子兵法在戰略戰術上的實地應用,但傳末強調了吳王打敗強楚、攻克郢都、威鎮齊晉、名顯諸侯,「孫子與有力焉」。雖然虛此一筆,孫武的軍事才能、其兵法的實用價值,便兀然突現了。

孫臏是孫武的後代子孫,和龐涓一起學習兵法。龐涓做了魏國將軍,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及孫臏,產生妒嫉之心。暗中召來孫臏,假借罪名,斷其雙足,並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