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章 美國勢力的不斷增大

北美地區的生活方式因為交通工具的發展而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使其受到了世界的矚目。美國的政治體制所體現的是18世紀中期的自由思想,而美國憲法也是自由的結晶。美國廢除了國家教會和王權,取消了貴族頭銜,不過卻小心謹慎地保護著私有財產,並將它視為某種自由。在這樣的制度下,幾乎每一個成年男性都被賦予了選舉的權利,只不過剛開始實行的時候各州的情況各不相同。不過,由於選舉方式十分粗陋,所以政治生活很快便落入了高度組織化的政黨機構手中。但這並沒有妨礙這些剛剛獲得解放的人民發揮出巨大的——超越同時代任何人群的活力、事業心和公共精神。

接下來,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到交通工具速度的提高方面。因交通提速而受益最多的國家是美國,但令人驚訝的是美國人自己對此卻沒什麼感覺。在他們看來,鐵路、輪船和電報等這一類東西的出現只是國家發展的一個必然過程。其實不然,這些發明的問世恰恰及時地拯救了合眾國的統一。美國這個遼闊的國家之所以能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首先是因為有了輪船,後來又是因為鐵路的出現。如果不是因為它們,那麼這個幅員遼闊的大陸國家——美利堅合眾國或許根本就不會存在了;人口西遷的速度會十分緩慢,也許始終無法穿過中部大平原。如果缺少這些交通工具,東海岸移民大概要花費200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密蘇里州,而這一段遷徙之路的旅程甚至還不到美國大陸寬度的1/2。公元1821年,密蘇里河對岸第一個州被建立起來了,而它就是「輪船州」密蘇里州,而移民從密蘇里州到太平洋那段剩下的距離,他們僅花了幾十年的時間。

如果用放映機將公元1600年以後的美國每一年的地圖一一放映出來,那一定十分有趣。在地圖上,我們以小黑圈代表人口,一個黑圈就表示100個人,一個星號便代表一座10萬人以上的城市。我們便能夠清楚地看到,小黑圈在200年里沿著河岸或是可以航行的水域慢慢向前遷徙,當小黑圈移動到印第安納州、肯塔基州後,其行進速度便逐漸減慢了。但是到了公元1810年前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沿著河流的航道,黑圈迅速增加並擴散開來,一改往日慢騰騰的遷徙速度,或許是因為當時有了輪船。不久,開拓者從沿河的碼頭地區,逐漸擴散到內布拉斯加州及堪薩斯州。

公元1830年左右,代表鐵路的黑線條在美國的地圖上出現了。從這個時候起,小黑圈不再緩慢蠕動了,而是以極快的速度飛奔向前。它們移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好像是被噴墨機突然噴出來一樣。突然間,在一些地區出現了代表10萬人以上的城市的星號。起初地圖上只出現了一兩個星號,到後來這種星號便不再是一兩個的出現,而是大量地噴涌而出,而每一個星號都像是不斷延伸的鐵路黑線上的結。

在全世界範圍內,美國的發展道路是從來沒有過的,這是一種嶄新的發展模式。如果是在以前,像美國這樣的社會幾乎不可能出現,即便是出現了,也一定會因為沒有鐵路而迅速崩潰。如果沒有鐵路和電報,那麼管理加利弗尼亞,或許在北京要比在華盛頓還要容易些。美國人口數量急劇增加,但是這個國家卻沒有趨於分裂,反而越來越統一。一個世紀以前,弗吉尼亞人和新英格蘭人已經十分相似了,但今天的舊金山人與紐約人比他們還要更相似。而且,這樣的同化作用,仍在不斷進行著。由於鐵路和電報的共同作用,美國逐漸形成一個越來越巨大的統一體,其不管是在語言、思想,還是在行動上,都顯得那樣協調。不久,航空事業誕生,它也加入到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行列中來。

美國這個大共同體絕對是歷史上的一件新生事物。歷史上人口超過1億的大帝國也曾出現過,不過那些都是多民族加在一塊的,除了美國,世界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由單一民族組成這樣規模的國家。對於這一新生事物,我們希望能找到一個新辭彙來稱呼它。我們將美國稱為「國家」,就像我們稱法國、荷蘭為國家一樣。不過,就像汽車和馬匹之間的區別一樣,美國與法國、荷蘭等國也存在天壤之別,美國和它們完全是兩碼事兒。美國誕生的環境背景與時代背景完全不同於以前那些國家誕生的背景,而且它們各自以不同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發展。就規模和可能性而言,美國恰恰是那種介乎歐洲式國家和全世界聯合國家之間的這類國家。

不過,美國人民在擁有今天的強大與安寧之前,也曾經歷過可怕的戰爭。由於輪船、鐵路和電報等相關設施出現得還不夠早,所以還不足以化解美國南部諸州與北部諸州日益加深的利益與思想衝突。當時,美國的南方實行奴隸制度,而北方各州人民則都是自由人。輪船和鐵路剛開始在美國使用的時候,不僅沒有化解其南北矛盾,反而是加深了它們之間的衝突。新的運輸工具使得統一的步伐越來越快,但同時也使得南北方精神發生了激烈的對抗,雙方的關係日益緊張,幾乎沒有調和的可能。美國的南方精神是鼓勵大地主和名門貴族奴役黑奴,而北方精神則極為重視自由和個人主義。

隨著人口的大規模西遷,州組織逐漸建立,而每一個新加入這個快速發展的國家的州,都成了南北之爭的戰場。每一個新成立的州都面臨一個選擇:是加入崇尚自由和個人主義的北方陣營,還是支持奴隸制度與等級制度?這是完全不同的水火不相容的兩種觀念。自公元1833年開始,美國的一個反對奴隸制的協會,為徹底廢除奴隸制度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宣傳,並鼓動國人廢除奴隸制度。最終,奴隸制與反奴隸制的這一對抗,由是否要接納得克薩斯州加入合眾國的討論而最終演變為公開的衝突。得克薩斯原來是墨西哥共和國的一部分,不過它卻是由支持奴隸制的美國各州的移居者開闢的,它在1835年時脫離墨西哥而獲得獨立,並在1844年時被劃入美國領土範圍。根據墨西哥的法律規定,得克薩斯州是禁止役使奴隸的,然而此時南方又聲稱得克薩斯州可以實行奴隸制,並且還真的付諸行動。

這一時期,由於遠洋航海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移居到了美國,使得北方各州的人口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包括愛荷華、威斯康星、明尼蘇達、俄勒岡在內的幾乎所有的北方農業區都被提升為州,使得反對奴隸制的北方在參議院與眾議院中很可能在人數上佔優勢。作為棉花產地的南方,一方面為因為日益強烈的廢除奴隸運動而感到了巨大的威脅;另一方面又因為擔心北方在國會中佔據優勢,所以開始商討從聯邦脫離出去。南方人設想著吞併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然後建立一個直抵巴拿馬的龐大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1860年,堅決反對奴隸制度的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南方決定脫離聯邦。南卡羅來納州為此還通過了一項「脫離法令」,並做好了戰鬥準備。之後,包括密西西比、佛羅里達、亞拉巴馬、喬治亞、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薩斯在內的南部各州聯合起來,並在亞拉巴馬的蒙哥馬利召開會議。傑斐遜·戴維斯在會議上被選舉為「美國南方各州同盟」的總統,會議還通過了一部擁護黑人奴隸制的憲法。

林肯是美國獨立戰爭以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美國人中的典範。在他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是西遷大軍中的一員。他出生於肯塔基州(1809年),童年時代生活在印第安納州,後來又遷至伊利諾伊州。當時,印第安納州還屬於一個半開墾地區,生活十分辛苦,他們住的房子是隨便在曠野中蓋起的一座木頭小屋。由於學校的教育十分落後,而且時有時無,所以他的母親便自己教他讀書寫字。他十分熱愛書籍,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如饑似渴地讀書了。17歲那一年,林肯成為一名運動高手,賽跑與摔跤都是他的長項。有一段時間,他曾在一家商店做僱員,後來又跟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合夥做生意,結果卻欠下了一筆讓他足足還了15年的巨額債款。公元1834年,25歲的林肯就已經成為伊利諾伊州眾議院的議員。

在當時的伊利諾伊州,奴隸制問題十分引人關注,因為議會中主張擴張奴隸制的政黨的黨魁正是伊利諾伊州的參議院議員道格拉斯。道格拉斯能力出眾,也頗具威望。在若干年裡,林肯一直採用派發小冊子和公開演講的方式和他論戰,並逐漸成為他的勁敵,最後還戰勝了他。在公元1860年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中,林肯與道格拉斯的鬥爭達到了最激烈的程度。公元1861年3月4日,林肯就任美國總統。而此時,南方各州已經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打算一舉脫離華盛頓聯邦政府。

就這樣,美國內戰爆發了,即美國南北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軍隊大多是臨時招兵組建的,起初先是幾萬人,之後逐漸發展到幾十萬人,最後聯邦兵力竟高達百萬人之多。這場戰爭的主要戰場是新墨西哥至東部海洋之間的廣闊區域,雙方爭奪的焦點是華盛頓與里士滿。在這裡,我們就不為大家詳細介紹這場穿越了田納西州與弗吉尼亞州的森林與丘陵地帶並在密西西比河沿岸越打越激烈的史詩般的戰鬥。這場戰爭造成了大量物資被摧毀、大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