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紀州淺野

淺野家日後獲封安芸廣島四十二萬六千石,成為德川時期典型的「大」大名之家。

在大名家中,常常使用「家運」一詞。

雖然同樣身為德川家的大名,可淺野家沒有毛利氏、上杉氏那樣功勛卓著的祖先,也不像島津氏那樣自鎌倉時代起就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簡而言之,「家運」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成就了這個大大名之家。淺野家一直延續到明治時期,明治之後作為侯爵家繼續發展了下去。德川中期淺野家的分家赤穗淺野氏發生動亂。以這個故事為主要內容的《忠臣藏》成為戲曲、講談中的名曲目。淺野家因此為百姓所熟知。

「淺野氏雖是舊豐臣家的外樣大名,也必須予以優待。」這是家康對淺野家的一貫政策。這與淺野家本身的實力無關。

或許和上文已經提及的內容略有重複,讓我們再來說說這個大名的具體情況。

秀吉死後,家康欲成為豐臣政權的繼承者,為此他費盡心機策划了慶長五年的關原之戰——日本歷史上規模空前的繼承權爭奪戰。在這場合戰中,戰鬥還沒開始,家康就在政治策略上佔據了優勢。這種優勢給他在戰場上帶來了很多好處。

簡而言之,家康這一時期的政略方針建立在「豐臣家有黨禍」的基礎上。

「秀吉生前還不明顯,他死後才凸顯出來。我們的方針是使他們的派系鬥爭更加激烈,讓兩派自相殘殺。然後拉攏其中一派,進而取而代之。」家康長期貫徹這一方針,終於在關原之戰中取勝,奪得天下。

眾所周知,當時豐臣家的「黨禍」是指以石田三成為首的文治派,與以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為首的武斷派的鬥爭。兩派的對立根深蒂固,牽扯了各方面勢力,很難簡單地用「文武之爭」四個字來概括。回過頭想想,他們之間的爭鬥與其說關乎利益,不如說是更加單純的感情問題。

已故秀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過是織田家的一介官吏,沒有自己的家臣。他以官吏的身份帶領信長的部隊,成為大將,在戰場上揚名立萬。然而,在織田政權末期,秀吉被封為近江半國二十萬石的大名,不得不大量召集家臣。

當時在近江召集來的人,形成了日后豐臣家中的「近江派」。近江是日本的發達地區,出身於近江的人擅長處理財政、行政事務。其中的佼佼者進入了豐臣政權的核心。如石田三成、長束正家、增田長盛等人。他們中大多數人與已經滅亡的北近江的戰國大名淺井氏有著直接或間接的主僕關係,因此對出身於淺井氏的淀殿抱有特殊的感情——不妨稱之為「忠心」,形成了一個以淀殿及其子秀賴為中心的派系。如果豐臣政權一直存在下去,這些近江派的中央官僚也會一直掌握實權吧。

因反感近江派的作風,與秀吉夫妻同樣出身於尾張的一群人走到了一起。他們也是秀吉成為北近江大名時招來的家臣。秀吉從家鄉招來這群能力出眾的少年,組成了「小姓團」。秀吉一直把他們帶在身邊,讓他們經歷各種戰役,想把他們培養成武官,以便日後擔任自己的親衛隊。這其中包括了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我們不妨稱之為「尾張派」。這群人從少年時代起就受到秀吉正室寧寧的關照,連衣服都是寧寧幫他們縫補的。因此,他們對寧寧一片忠心——就像近江派對待淀殿一樣,自然站到了寧寧這邊。

豐臣政權成立後,尾張派獲得了遠國 的大片封地,近江派獲得了上方 的小片封地。尾張派一心認為「被疏遠了」。秀吉的想法是讓尾張派掌管遠國的大片封地,從而使其手握重兵,以便關鍵時刻能在戰場上發揮威力。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尾張派不得不服從在中央處理政務的近江派的命令。這讓尾張派覺得十分痛苦。他們一方面極度厭惡石田三成,另一方面又對他心存恐懼。只要三成手裡有淀殿與秀賴,秀吉死後三成等人就將掌握豐臣家的政權。尾張派為此極為憤懣。結果,秀吉死後,他們在受到家康關照的同時產生了「與其讓三成執政,不如讓外人家康上位」的想法。最終,兩派之間上演了一場大決戰——關原之戰。從某種意義來說,在關原之戰中,家康既是尾張派的監護人,也是他們的守護者。家康在關原之戰中獲勝後,福島正則曾揚言「是我讓家康打贏的」。這話可謂一語道破天機。福島正則在關原之戰中浴血奮戰是為了尾張派的利益,並不是出於對家康的忠心。正則等尾張派的人根本沒想到家康會消滅豐臣家開創德川幕府。他們不過是想讓家康當「豐臣家的掌權人」。這一時期,家康口口聲聲說「為了秀賴大人」,俘獲了尾張派的心。也難怪他們會被家康矇騙。

那一時期,對家康而言,拉攏尾張派是他竊取豐臣政權的唯一手段,為此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這件事上。福島正則所說的「是我讓家康打贏的」,就算是真相,也不過是表面上的事實。家康隱藏了更為本質的「真相」。對他而言,加藤、福島等人不過是樹枝,既不是樹根,也不是樹榦。尾張派的主心骨是秀吉的遺孀北政所寧寧。家康抱著不惜一切代價的「誠意」接近北政所,獲得了她的信任。關原之戰後,家康之母於大曾拜訪隱居於京都東山的北政所,照顧她的生活起居。關原之戰以前,她也曾屢屢去探訪北政所,打探她的想法。為了討北政所歡心,家康甚至利用了自己的母親。

家康的看法是「只要能抓住北政所的心,尾張派自然會站在我這邊」。這個看法十分正確。為了獲得北政所的支持,家康對她說:

「小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豐臣家的統治,為了秀賴大人。可只要那群小人在秀賴大人身邊,就會引發內亂。豐臣家不知會變成什麼樣。」

在這一點上,北政所與家康持相同意見。「小人」可以說是淀殿,也可以說是淀殿身邊的三成等人。關原之戰前夕,北政所命加藤、福島等人「不論發生何事,你們都要以德川大人馬首是瞻」。這句話可以說改變了歷史。

事實上,北政所等同於「淺野家」。

淺野家是北政所的娘家(準確說是養父母家)。她由織田家的低級將領淺野又左衛門長勝撫養成人。長勝的妻子是她的姨母,長勝對她疼愛有加,勝過親生骨肉。她和長勝的養子長政一起長大,兩人情同手足。

稱霸天下之後,本身沒有什麼親人的秀吉格外恩待妻子的娘家——淺野氏,重用淺野長政。長政雖然不是什麼有能之人,在戰場上卻十分英勇,平時盡心幫助秀吉治理豐臣家。其子幸長也受到秀吉的重用。幸長在朝鮮之陣中與加藤清正一同據守蔚山城,經歷了一場惡戰,是一個耿直勇敢的野戰軍司令官。

關原之戰時,北政所命淺野幸長「幫助德川大人」。戰後,北政所也讓他繼續協助家康。

家康也知道「要拉攏北政所,一定要格外優待幸長」。關原之戰後,他賜給幸長紀州一國三十七萬六千石的領地。上文也提到過,家康還通過多次聯姻使淺野家與德川家建立起了密切的姻親關係。

家康知道,與北政所及淺野家保持緊密的聯繫,既是讓豐臣家的大名相信「自己絕對沒有疏遠豐臣家之意」,也是讓世人安心的唯一辦法。在家康看來,淀殿不過是已故秀吉的側室,官至從一位的北政所才是已故太閣在現世的代言人,理應尊重她。

總而言之,淺野家本來不過是織田家的低級將領,歷代沒有一個人付出過相應的努力,卻幸運地成為了豐臣家的大名,後來又成為德川家的大名。家康認為「老夫優待淺野家也就是不忘已故太閣的情誼」,他希望以此平息世人的批判。因此,淺野家一直處於家康的「過度」保護之下。歷史上,像淺野家這樣沒有付出努力就成為紀州這樣的大國之主的家族實屬罕見。

淺野家的居城在和歌山城,位於大坂附近。

「奉家康之命攻打大坂城。」

出於以上所述種種,淺野家把家康的旨意奉為圭臬。問題在於出兵的日子。

前文已經提及,淺野家的女兒嫁給了家康的第九子——尾張名古屋城主德川義直。四月十二日,婚禮在名古屋城舉行。家康親自主持了這場婚禮。婚禮持續了三天。把女兒嫁到名古屋的淺野家為此事忙成了一團。

「出兵前往大坂一事,無需著急。」

淺野家是這麼想的。淺野家的老臣們也知道這場婚禮是家康的策略。可他們沒有意識到前往名古屋參加婚禮本身就是家康攻擊大坂戰略行動中的一環。

淺野家認為「遠國的諸侯集中到上方地區尚需時日。我們只要配合這個時間出兵即可。」

「但州在磨蹭什麼!」

四月十五日離開名古屋的家康,一進入京都就馬上派人前往紀州和歌山叱責淺野家。淺野家的家督淺野長晟官稱「但馬守」,所以家康叫他但州。淺野長晟時年二十九歲。

四年前,已經退隱的長政撒手人寰。兩年前,在朝鮮蔚山城一戰成名,不到四十歲、正當壯年的幸長逝世。為此,幸長的二弟長晟匆匆繼承了家督之位。

「我這個『半路大名』,歷練還遠遠不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