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 尾張戰線

秀吉必須不擇手段,搶回戰機。

「晚了!被那廝搶先一步……」

秀吉事關決戰,總是充滿自信,覺得普天之下唯我有才。但此時的秀吉卻感到從未有過的焦急。事實上家康確實搶在秀吉之前,秀吉也確實落後。秀吉在上方(大坂)處理完各種棘手的外交問題後,匆忙奔赴戰場,進駐尾張時,家康已完成了野戰陣地。

但秀吉並未向部下顯露出絲毫內心的動搖。武將應該比任何名優都會演戲。

「久違了。」

進駐犬山城後,秀吉像虻翅一樣振動鼻尖不停地哼出調子,顯得非常興奮。「久違故鄉(尾張)之春啊!」確實,季節已是春日。而且春意正濃,從犬山城放眼望去,木曾川兩岸美濃與尾張的田園,金黃色油菜花一望無際,霧氣叆叇。秀吉看到眼前景象,似乎想起童年往事,他說:「打仗多麼無聊,此時只想郊遊。」他還說:「與家康之類對戰,恰似郊遊散心。」

話雖如此,但他進駐犬山城後卻本性畢露,立刻說:「郊遊散心,同時物見」,命立刻「大物見」。「大物見」指大將親自偵察敵情,秀吉眼下當然無心郊遊。

「以犬山城為大本營,毫無意義。」

這裡離前線太遠。秀吉想把己方陣地推向前方,更加靠近敵陣。他急於「大物見」的目的,就是想儘快選定構築陣地之處。

秀吉三下兩下吃完午飯,便立刻動身。他火燒火燎,近臣們大部分都只好扔下飯碗,匆匆跟上。

出犬山南下,沿田間小道前行兩里左右,就看到一塊起伏高地,叫二宮山。秀吉登上二宮山道:

「此山有俺兒時記憶。」

為在山頂眺望四方,秀吉爬坡登頂。半山腰懸崖峭壁,陽光刺眼,照耀草木。陽光照耀的山坡上,有一片蒲公英。看到盛開的蒲公英,秀吉衝動地跑過去,摘下一大把蒲公英。那行為,更像一個天真爛漫的幼童。近臣們不由都笑了。

但稀奇的是秀吉卻未笑。

「莫非大將想起童年時光?」

近臣高山右近對秀吉說。右近覺得,秀吉肯定是想起自己童年時代摘蒲公英玩耍的美妙時光。

「不,並非如此。」

秀吉想說理由,但卻止住未說。他知道即使自己說了別人也不會理解。秀吉並無右近那貴族少爺般幸福童年,他不知自己是否有過摘野花的閑情雅緻。他能想起自己童年的,只有悲慘的記憶。對蒲公英,他照樣只有苦難的記憶。有次從美濃流浪到三河,行走在野山小路。那是多大時候?總之他如今還清晰地記得走到這一帶瘋人坡時的凄慘狀況。因為飢腸轆轆,兩腿發酸,實在爬不上瘋人坡。他回頭偶然看見山坡上有蒲公英,便發瘋般撲過去亂摘一通,不顧一切吮吸花莖汁液,吞吃花瓣。他今天還能感到口中發苦。

「還是苦的嗎?」

他想著,把手中蒲公英放入口中,嚼了嚼花瓣。竟然並無特別感覺,也不覺太苦。

「或許其他野草的記憶夾雜進去也未可知。」

秀吉爬坡。

最後爬上山頂。山頂上光禿禿的,確實能放眼看到尾張全域。東南方向是一片寬廣原野。在寬廣的原野中間,有一小塊古墳般隆起的高地,那就是德川家康中軍陣地小牧山。

「那便是小牧山。」

身旁一將領介紹說。他不說秀吉也知道。秀吉知道小牧山一草一木。當年信長還是清洲城主時,曾想把主城移築到這裡,並大興土木,開始建城。後因佔領美濃,信長移住到岐阜城,遂被廢棄。

「因緣之山啊!」

但現在不是秀吉抒情感懷之時。

總之家康中軍所在小牧山,是一座標高僅有六十米左右的小山包。小山包像一個圓饅頭,外形無起伏變化,因此雖築城建塞,但並不可能修築複雜的防衛陣地,再下工夫,也很難構成障礙。但雖已遭廢棄,當年挖掘的護城河痕迹應該還在,家康肯定重新挖掘為己所用。

不過秀吉還是直搖頭:

三河竟把中軍陣地設置在那種地方!

也是,秀吉想,家康或覺得依賴要塞堅固,還不如相信自己屬下強悍的三河兵和甲州兵。秀吉覺得唯此最難對付。

不能貿然發動號稱十萬,實際僅有八萬的大軍去強攻,試圖蕩平小牧山。採用野戰上的正面進攻,顯然對自己不利。家康小牧山陣地後方四里之地,便是與家康結為同盟的織田信雄百萬石清洲城。兩者若互相呼應,結成戰鬥同盟共同對付秀吉,那秀吉即使擁有大軍,也難保證取勝。

「看來我方亦只好築城。」

修築野戰城堡。

既然要修,秀吉想,便要修築一座能成為後世傳說的大規模野戰陣地,用規模壓倒家康方,使他們失去戰意,達到不戰而勝的結果。要擊潰家康三河兵團和甲州兵團,只有這一戰法可取。

「唯此可用,別無他法。」

秀吉做出決定後,把手下將領召集到山頂,開始滿嘴唾沫星子講說自己的構想。他手裡還有剛才摘下的蒲公英。他揮舞手中的蒲公英,手指眼下的寬闊原野,給各個將領安排詳細的工事設計等。秀吉與歷史上其他武將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在戰役中多用土木工事。

「此亦可稱作戰?」

新加入的將領們都覺得秀吉的戰術特別不可思議。

「不管怎說,先深挖溝,高築壘。具體作戰隨後再論。」秀吉命令道。

秀吉計畫在這寬闊的原野上修築一條長達一里的土壘,因此應該先挖溝,用挖出的土版築土壘。而且不是一條,秀吉慎重地命令深挖雙重溝壑。雙重深溝這種野戰工事,秀吉也是第一次。

按秀吉設計,在土壘頂部還要設置堅固木柵。不僅如此,還在各處設置出擊口,修築瞭望樓。修築這種工事,攻打中國地區鳥取城和高松城時已有經驗,秀吉幕僚們輕車熟路,指揮修築工事。

當日傍晚工程開始。幾萬名士兵滿身泥土,挖溝運土,砍伐木材,組編木柵。一里長工事,不出五日便顯出雛形,確實令人驚訝。

家康靜觀秀吉工程進展。他每日觀望。但他從未向部將提及一字一句對秀吉工事的感想。他早已向部將們傳達並嚴命了本次作戰的戰術方針,他不允許部下有任何違背戰術方針的行動。

其戰術方針是:絕不可出陣地。單等敵人從陣地出來,像貝類失去貝殼,成為毫無防備的肉蟲時再出擊。除此之外,絕無取勝之可能。

「出陣地者敗」,因此眼看敵人修築工事,家康也未命令趁機出擊。

「修築工事,亦為秀吉之計謀。」

家康早已看出。秀吉在敵人眼皮底下修築工事就像是一把雙刃劍。秀吉的戰術是故意在家康面前露出修築工事的被動場面,若家康趁機出擊,他就會發動總攻徹底打垮家康。然而家康卻並沒有上當。但看著眼前的巨大工事,家康也不由感嘆道:

「果然名不虛傳,確為曠世奇才!」

家康對秀吉這種能力,不得不由衷佩服。竟能計畫構築如此巨大規模野戰工事,僅此一事本身便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更不用說巧妙分段配置施工士兵,使數萬士兵能有效展開,而且這數萬士兵像走火入魔,為完成工事拚命挖掘堆砌。而這都僅出於秀吉一人的思維與精神。家康知道,秀吉這種堂堂正正的高尚格調,自己望塵莫及。但他絕沒有向部下任何一人流露出哪怕任何一點「望塵莫及」。他向部下說:

「秀吉當年在織田大人手下時,據說亦算多少有些智慧。然如今看來,似並無甚可取之處。頭暈眼花啊!」

頭暈眼花?家臣問何意,家康答曰:

「秀吉似視我德川家康同武田勝賴。」

家康意指木柵。木柵戰法有先例。當年織田信長在長篠大戰武田勝賴甲州軍時,用的就是這種木柵戰法。信長在野戰中最早使用這種戰法。當時武田勝賴不知道這是信長圈套,親率騎兵隊猛衝上去主動進攻,卻遭木柵阻攔,木柵內射出織田軍彈雨,最後勝賴只能落荒而逃。家康覺得:秀吉難道認為我家康與武田勝賴同等水平?他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想告訴家臣們,秀吉如此目中無人,可見其眼光有問題,他同時也想通過此事安定家臣們的軍心。

但家康也並沒有眼看秀吉修築木柵束手無策。他不甘示弱,也發動士兵構築木柵。只不過與秀吉陣地木柵相比,規模小得可憐,其長度不過六七丁。不過對家康來說僅此足矣。家康即使不修木柵,僅小牧山原有防禦陣地就足以保證攻防。而且後方還有清州城遙相呼應。

總之,兩軍進入陣地戰、持久戰。中間下過兩日雨,有過一日大霧。其餘日子都是晴天麗日。

如此這般,兩軍均未敢妄動。誰動誰敗無疑。雙方都深知此理。戰局僵持不動,像兩個高手對局一樣。

「應引蛇出洞!」

秀吉每日苦思。他相當焦急。這就是他不如家康之處。因為秀吉必須考慮天下政局,而家康僅為一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